2024-11-27 21:35

上海交通大学第九届创新设计论坛 · 回顾 | 创新设计:一场技术与人文的对话

创新设计:一场技术与人文的对话

为持续宣传创新设计理念,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于11月16日—17日举办上海交通大学第九届创新设计论坛暨FourC Challenge颁奖典礼。海内外近50位知名设计学者、行业专家等齐聚线下,聚焦设计学科前沿理论,开启了一场关于“创新设计:技术与人文”的深度对话,共同探讨全球化语境下的设计发展。

本届创新设计论坛下设主论坛、五个分论坛、IIDE产学融合选题发布会及FourC Challenge颁奖典礼等活动,吸引600余名观众线下参与。开幕式及主论坛由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副院长常丹妮主持。

设计学院党委书记张丹丹致欢迎辞。她代表设计学院对莅临本次活动的嘉宾、师生及观众表示热烈的欢迎。她简要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着力于构建大设计平台,交融人文艺术与科学技术,服务国家及地方发展战略的愿景。她指出,创新设计作为时代发展的关键驱动力,搭建技术与人文之间沟通的桥梁。同时,她表示,社会各界需要通力合作,共同培养具有全球视野、人文情怀及创新精神的设计英才,为设计行业的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主旨演讲 

从文明对话到AI未来

仰观:从穹顶画到藻井画——以异域、西域和敦煌石窟为文明比较

葛承雍 / GE Chengyong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教授,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

葛承雍教授以跨文化的视野,从西方穹顶和穹顶画的异域博兴,到西域浸润,再到敦煌画意,在呈现丝绸之路上穹顶与藻井在建筑设计文化交流中真实面貌的同时,进一步探讨了为什么在敦煌几乎没有出现表现神祇和人物的穹顶画,认为敦煌藻井画的出现或与印度石窟平棊、阿富汗石窟三角天井构造有一定联系,但巴米扬、龟兹和吐鲁番石窟都有穹顶画,到了敦煌就停滞了空间创作与传播。敦煌藻井画由北朝隋初唐的艺术动感,发展为中唐的静态设计,晚唐五代繁复极致却僵硬成为程式化装饰,显然与异域穹顶人物画的写实本真相差甚远,并制约了后世藻井画的整体创新,失去了外来文化激活开新,影响到吸纳新艺术潮流的演变推进。

从技术环境与艺术关系的嬗变看AI时代设计表

李超德 / LI Chaode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李超德基于技术嬗变的时代背景,用两个追问引出技术环境的改变给设计所带来的新的问题与挑战。通过对“‘从超越时代新方式’的技术环境不可回避”“AI时代技术环境的改变难道设计技术一定中立?”“从创意设计到生成式样设计”三个问题的分析,认为AI时代“超越时代新方式”的新技术环境,即将迎来第四个以应用智能技术为引领的技术创造高峰,或许即将又将艺术与技术整合起来。设计本来在技术变革条件下就有多重属性,设计技术会影响人的观念,但技术变迁仍然是设计学科金字塔结构的底层逻辑,智能化时代的设计技术仍然是由人掌握的。最后指出AI可以当作草图用,警惕大学设计教育,唯工具论和技术功利论,在扁平化的幌子下悬置设计思想,堕落为新的“蓝翔技校”,AI替代不了真正的设计师。


设计文化学引发的思考

夏燕靖 / XIA Yanjing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特聘教授

夏燕靖教授以“设计文化学引发的思考”为题,剖析了设计文化学的多维度内涵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他强调设计不再仅是物质形态的创造,更是文化意义的赋予和传递,是人类创造和传承文化的重要手段。他主张融合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和视角,深入挖掘设计文化的根源和内涵,为设计领域的创新提供新的思路和灵感。夏教授的发言,提示我们在追求创新的同时,不应忽视设计的文化价值和社会责任,要努力通过设计传承和弘扬人类文化,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作出贡献。

产品设计中的日常性研究:仪式重构与主体介入

张明 / ZHANG Ming

南京艺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院长

张明以《产品设计中的日常性研究:仪式重构与主体介入》为题,首先引入日常生活的概念,关注其作为微观视角下的研究趋势,聚焦日常性与非日常性的边界模糊现象,对比高技术与低技术日常用品,分析二者不同侧重及对生活的影响。随后,从青铜器礼仪性到实用性的转变,思考产品设计如何重构日常仪式,并结合互动灯具设计等实践应用,说明如何以有意识的设计,实现无意识的行为,从而与消费者产生深刻情感共鸣。他指出应通过创新形态和材质赋予产品新的仪式感和情感价值。最后,强调了设计创新从对象到主体,如何围绕用户、技术介入等内容,引导观众深入理解产品设计与日常生活的关系,表明设计不仅是塑造日常的工具,更是连接人与物、情感与记忆的桥梁。


AI与设计思想展望 —— 一次未完成的展览

王昀 / WANG Yun

中国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院长

王昀以AI托邦与超设计的项目为缘起,展示了梦游华胥、奇肱之境、偃师预言、万镜楼台四个篇章,阐述了元创新、元生产、元生活、元世界的无限可能与多样哲思。他指出,符号主义、连接主义、行为主义的三大流派已经走向智能时代,智能大爆炸质变出人机2.0模式,从思想溯源到学理都将重组。技术的涌现为我们打造了全新的手、足、脑,算法也将其复杂性隐藏于“黑匣子”之中。他在演讲中展示了“未来生活图景”案例库,从身份重构到会面图景,探索更多“可能的未来”。王昀还从超个体、TA世界、设计道三个方面构想“AI之乡”(AI-topia),强调技术平权并不意味着美学标准的妥协,各设计链被AI技术渗透后,设计价值要从技术、思想、文化三方面进行重构。

主论坛专家及设计学院出席老师合照



颁奖典礼 

2024 FourC Challenge

​本届FourC Challenge 24小时设计挑战赛“ReSonate·共鸣”为主题,吸引来自全球顶尖高校近300名跨学科背景学生及专家参与。竞赛倡导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多感官通道的共鸣,以更广泛的人群或社区、城市为对象,创造出令人愉悦、具有包容性的设计。12组杰出作品的30余位获奖者受邀出席颁奖典礼,与会嘉宾代表为获奖者颁奖。


分论坛 

本届创新设计论坛举办五个分论坛,分论坛聚焦全球景观中的物质文化与设计、未来视界、高端装备智能设计、设计生成技术与创新设计及数智时代下的设计变革与创新管理五大议题。


分论坛一

全球景观中的物质文化与设计

「全球景观中的物质文化与设计」分论坛由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李金娟教授和设计系主任闻晓菁副教授主持。本次活动旨在探讨物质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体现、传承与创新,并邀请来自各地的学者和专家进行案例分享和经验交流。

中央美术学院周博教授探讨了中文字体设计从标准化到数字化的演变,分析技术革命对字体发展的影响,并强调文化传统对技术变革的引导作用;中国装饰杂志社周志副编审以韦奇伍德碧玉炻器为例,阐释了现代设计在平衡个性与工业化生产中的重要价值;中国艺术研究院练春海研究员则通过汉墓壁画和实物考证,深入解读了汉代执金吾形象及其礼仪意义。

汇报结束后,与会专家围绕物质文化与设计的历史与当代价值展开热烈讨论,启发了对传统与现代设计关系的深刻思考。



分论坛二  

未来视界

「未来视界」分论坛由用户体验社群「鱼缸」承办,活动由OPPO研究院AI新硬件体验负责人张明华主持。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副院长常丹妮为分论坛致辞,她在致辞中回顾学院发展历程,并展望设计行业的未来。

分论坛聚焦AI与设计的融合与变革。唐硕创始人黄峰探讨了“用户为中心的战略转型”;同济大学李晓梅老师剖析生成式AI对设计教育与商业的深远影响;字节公司沈博文分享AI融合下的效率工具设计;育碧上海魏铭总结AI创作应用与局限。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副教授、视觉专业主任刘博介绍了视觉传达专业的学科建设与教学成果;艺术家刘卓主持创意活动“No Title”促进现场观众进一步交流。

活动后,分论坛举行专题座谈会,与会嘉宾进一步探讨设计教育变革,并一致认为AI时代的设计革新既是高校课题,也是企业使命。



分论坛三

高端装备智能设计

「高端装备智能设计」分论坛由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韩挺教授主持。论坛汇聚产学研专家,探讨海陆空天装备设计的前沿与趋势,促进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创新发展与合作交流。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张学辉副总经理分享了大型邮轮设计的智能创新实践,展望船舶设计未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王坤副总工程师提出基于网络信息体系的国土防御全域融合方案;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张响阳高级工程师探讨了智能座舱人机交互设计的关键问题与评估方法;中国商飞任和副主任回顾国产大飞机的发展历程,阐释设计创新对舒适性与环保性的提升作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王卫军主任详细介绍了中国月面探测器的设计现状与未来需求,包括外观设计和极端环境适应性。



分论坛四

设计生成技术与创新设计

「设计生成技术与创新设计」分论坛聚焦生成设计技术的应用与前景,汇集了来自浙江大学、江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技术对创意行业和设计教育的深远影响。活动由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顾振宇教授主持

浙江大学罗仕鉴教授分析了生成式人工智能(AIGID)在工业设计中的革新作用;江南大学曹鸣教授探讨了数智时代下设计教育的转型;华南理工大学崔嘉副教授展示了图像风格计算的创新应用;江南大学胡起云副教授分享了AIGC在视觉设计中的实践;上海交通大学顾昌展副教授介绍了雷达技术的跨界应用。顾振宇在总结指出,生成技术不仅是工具,更是一种要求设计师跨学科思维的新方式,为设计行业的未来发展带来启发。


分论坛五

数智时代下的设计变革与创新管理

「数智时代下的设计变革与创新管理」分论坛由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张立群副教授主持。副院长常丹妮代表致辞。她在致辞中表示希望本次会议能够通过跨学科交流,加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以及教育和产业的深度融合。

中国商飞冯灿部长剖析试飞测试场景设计需求,强调设计改进意义;上海交通大学明新国教授提出通过构建智联生态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UCDarts郭宇老师探讨人工智能驱动的突破式创新与设计趋势;华为吴昊总监结合案例分析AI技术对用户体验设计的机遇与挑战;华东师范大学沈榆教授以“私人相册”与“国家图像”为视角,梳理中国现代设计组织方式的变迁路径。

最后,张立群及设计学院研究员刘品宽与专家们就产品发布策略、智能产品迭代等议题展开讨论。会议推动了数智时代设计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促进高校与产业协同发展。



IIDE选题发布会 

产学融合  共育英才

IIDE毕业设计选题发布会于11月17日上午在设计大楼云境厅举行。本次发布会邀请了设计领域专家、合作企业的设计精英及设计学院相关师生代表出席。设计学院副院长常丹妮和院长助理刘钊出席并致辞,他们表达了对本次毕业设计所展现的创新精神与实践价值的高度认可与期许。活动由设计系副系主任、IIDE项目负责人张湛主持。

张湛介绍了IIDE项目几年来取得的优秀成果。IIDE项目建立起对接国家战略和上海市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三大研究方向,形成聚焦学科发展的五大重点领域教学团队,协同致远、机动、经管和医学院(附属医院)等优势学科及学院,开展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本次毕业设计希望通过与企业深度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真实项目作为选题基础,鼓励他们在设计中展现创造力与实践力。

智能设计&交互设计&设计管理方向行业导师


毕设选题横跨妊娠水肿的智能监测与数字疗法设计研究、直播电商情境下氛围线索对消费者意愿的影响研究与工具设计、基于游戏化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管理、基于态势感知理论的加压载人月球车人机交互设计、高人流密度场所应急培训优化研究、基于大语言模型的用户体验评估专家系统研究、用户参与体育器材改造的服务体验设计、基于XR绿野仙踪方法的人-具身智能多模态手势交互界面设计等多个维度和方向,每个选题均有相应的行业导师参与指导。涵盖围绕商业目标进行规划的设计管理研究、能够直接投入生产的实践类产品到以科学探索为核心的探索型项目致力于打破学科的边界,从细微之处入手,洞察设计如何改变人类生活的点滴细节。

发布会中,行业导师们围绕选题背景与现实意义进行了深入解析,强调设计作为解决复杂社会问题的重要工具,其在应对未来挑战中的关键作用。这些毕业设计作品将不仅仅是一份学术成果,更是对社会问题的一次深刻回应,对未来生活的一次积极探索。


上海交通大学第九届创新设计论坛

「 建筑 · 设计 · 风景园林 」

更多深度解析与学术新见即将呈现,敬请持续关注!

search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