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
吴洪德
助理研究员
  • 基本信息
  • 荣耀奖励
  • 著作教材
  • 论文作品
  • 主讲课程
  • 科研项目
  • 基本信息
  • 荣耀奖励
  • 著作教材
  • 论文作品
  • 主讲课程
  • 科研项目


      吴洪德于2019年获得同济大学建筑学博士学位,2020年6月加入上海交通大学建筑学系任助理研究员。

      吴洪德博士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建筑史论。尤其关注建筑史图像与再现研究;风景名胜研究与场所理论;现代木结构建筑设计等。目前累计已被接受发表学术论文33篇。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及以下省市级课题计5项。他同时也从事文化建筑设计实践,在设计机构及个人工作室从事设计工作十年以上。其研究、作品曾受邀参与国内外重要展览十余次,并多次在国内外建筑院系发表演讲或参与评图。

       研究方向:建筑图像史与视觉再现理论、风景名胜与场所研究、现代木结构建筑设计。

教育经历

2019同济大学,建筑学博士。

2007北京大学,工学硕士。

2004同济大学,建筑学学士。

2010-2020,   三次获得基层单位先进工作者(2011、2014、2017),获选2020年江苏高校“青蓝工程”培养对象。指导学生参赛、参展获奖十余项。

2007-2010    筑博设计“优秀新动力”、水晶石集团优秀员工。

2005-2007    北京大学光华奖学金、北京大学三好学生。


代表性研究论文

[1]      吴洪德. 抵抗原型的原型:赏石的一种现象学阅读笔记[A].《乌有园》丛书第四辑[M],同济大学出版社,2020.

[2]      吴洪德. 解剖华山:三幅14世纪册页中的视觉冒险[A].《乌有园》丛书第三辑[M],同济大学出版社(ISBN: 978-7-5608-7963-5),2018:176-189.

[3]      吴洪德. 想象中的对话:利玛窦的晚明苏州[A].《乌有园》丛书第二辑[M],同济大学出版社(ISBN: 978-7-5608-6529-4),2017:210-259.

[4]      吴洪德.名胜古迹的再现与其变形——14至18世纪传统绘画中虎丘的视觉形象建构[J].建筑遗产,2017(02): 56-70.

[5]      吴洪德. 纸上园:以概念设计的视角读历史园林图像[J]. 城市空间设计,2016(01):69-77.

[6]      吴洪德. 从“名胜”、“胜景”概念看14-18世纪虎丘场所认知的变迁[A].《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部分)第二十九次业务研讨会暨旅游景区文创产品展示推介会论文集》[M],中国文艺出版社(ISBN 978-988-74105-6-0)2019:44-52.

[7]      吴洪德.第七讲: C.R.麦金托什:锻造苏格兰高地精神[C]. 第八讲:R.斯坦纳:现代建筑的神秘之旅[C].吴焕加等著,现代主义建筑20讲[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ISBN:978-7-8068-1712-4),2006:83-120.

[8]      吴洪德. 听得见的空间——声音与建筑空间阅读笔记[J]. 城市空间设计,2011(03):52-57.

[9]      吴洪德. 小议天津原意大利租界的地产和住宅[J]. 建筑业导报,2005(331):88-91.

[10]  吴洪德. 天津原意大利租界联排别墅测绘侧记[J]. 建筑业导报,2005(331):92-93.

 

代表性评论论文

[1]      吴洪德. 三园读与记[A]. 王宝珍著,造园实录[M],同济大学出版社(ISBN 978-7-5608-7273-5),2017:233-252.

[2]      吴洪德.一种本土概念建筑的产生:评王欣《如画观法》[J].新美术,2016,37(08): 129-132.

[3]      吴洪德.中国园林的图解式转换建筑师王欣的园林实践[J].时代建筑,2007(05): 116-121.转载发表于新美术,2016,37(08):129-132.

[4]      卢朗,吴洪德.礼求诸野:世博会建筑的地域主义实践探析[J].装饰,2010(10):43-45.

[5]      吴洪德.寻常中见不寻常——北京方家胡同46号Studio X设计[J]. Studio X的家具[J]. Frame,2010(1):46-50+51-54.

[6]      吴洪德.自返其身的建筑工作国家体育场“鸟巢”中方总建筑师李兴钢访谈[J].时代建筑,2008(04):42-51.

[7]      吴洪德.奇点之后:想象的权力[J].建筑与文化,2016(04):18-19.

[8]      吴洪德.雾霾中国与天空城市建筑之为“第一工业”[J].时代建筑,2014(03):9+8.

[9]      吴洪德. Urban Tools:一种建筑城市学的“思想方法”——北大建筑城市研究课程个案回顾与评论[J]. 城市空间设计,2016(05):68-76.

[10]  吴洪德. 界内生活[J]. 三联生活周刊[N],2006:369.

 

设计作品发表与收录

[1]      吴洪德,覃池泉.向后一步,向前一步——及物建筑工作室的实践起点[J].新建筑,2015(02):29-33.

[2]      覃池泉,黄燚,吴洪德. 设计回归本源:“及物建筑”三人谈[J]. 城市空间设计,2015(06):52-57.

[3]      Wu Hongde. Density-xeroxingAmor. 意大利ILLYWORDS丛书专辑《Waiting for China》[M],2005:14-15.

 

学术翻译

[1]      斯坦·艾伦(Stan Allen)著,吴洪德译.知不可绘而绘之:论标记符号[J].时代建筑,2015(02):124-129.

[2]      阿尔伯托·佩雷兹-戈麦兹,路易斯·贝雷蒂耶(Alberto Pérez-Gómez & Louise Pelletier)著,吴洪德译.透视主义之外的建筑再现[J].时代建筑,2008(06):70-77.

[3]      迈克尔·海斯(Michael Hays)著,吴洪德译.批判性建筑 在文化和形式之间[J].时代建筑,2008(01):116-121.

 

设计研究作品受邀参展

[1]      2019.10.19-27, 及物作品“太湖石家具”受邀参展荷兰设计周(Dutch Design Week Edinhoven)。

[2]      2019.10.7-10.23,研究作品“An iconographic study of the ‘Tigerhill’ or Huqiu (14th -18th century):the ‘Home-mountain’ of Suzhou.”受邀参展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三年展(BucharestTriennale, Romania)East Centric Architecture 3rd edition——“HOME/any/more?”2019环节,中国馆China Exhibition展区。

[3]      2018.11,及物作品“山居九石”受邀参展北京设计周苏州分展区。

[4]      2017.12,及物《“山居九石”数字湖石空间模块设计》参加广交会交易展,获一等奖。

[5]      2016,及物作品“山居九石”受邀参展苏州创博会。

[6]      2015,及物作品“太湖石城市”受邀参展第七届深圳/香港双城双年展“Rethinking City”环节。

[7]      2011,及物作品“多声部田园城市”,成都双年展受邀提案。

[8]      2008,担任策划监制的四川震后造屋纪录片《纸房子的日记》,参展柏林艺术大学影像作品展“景象中国”(On/off China),后参与多项展览,获得CNEX亚洲年度纪录片奖,及大学生电影节组委会特别奖。

[9]      2008,个人作品“密度复写甲”,受邀伦敦参展Victoria and Albert 艺术馆“今日中国设计”(China Dsesign Today)展。群展作品被艺术馆收藏。

[10]  2007, 参与筑博公司作品“稠空间:城市突击队”,参展第二届深圳/香港双城双年展。

[11]  2005,个人作品“转基因城市”, 以工作坊形式参展第一届深圳城市建筑双年展。

[12]  2005,个人作品“密度复写甲”,参与51届威尼斯双年展“北京城市研究”单元,后以群展形式参与了参与“北京与北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艺术展、广州艺术三年展“城市工具”单元等展览。


[1]    2019,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山川名胜舆图整理与研究》(立项编号19ZDA192) “美术史、景观史及建筑史研究”子课题组成员。

[2]    2016,参与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经济新常态下的江苏传统民居的适应性改造研究——以苏州为例》(立项编号16SYC-054)。2016年结题(证书号Y2016YB29)

[3]    2016,参与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数字化平台技术的江南园林掇山工艺研究》,2016(立项编号2016SJD760090)。

search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