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我院王林、蔡永立教授获第十三届上海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
近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第十三届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获奖成果的决定》正式公布,设计学院王林、蔡永立教授分别获得一等奖和三等奖,其中一等奖为全校唯一一项一等奖。
建筑学系王林教授牵头完成的《上海城市更新若干重大问题研究》荣获一等奖。
该成果聚焦中心城有机更新、风貌街坊保护更新、工业区转型更新、街道公共空间微更新等若干重点领域,针对这些不同类型特定区域中最难以解决的矛盾和问题,通过国际经验与上海实践,提出包括内容对象、区域更新、优惠政策、实施机制等方面的意见与建议。为上海市破解城市更新难点问题,推动城市更新依法有序开展,尤其是对《上海市城市更新条例》的编制、研究和起草起到决策参考与技术支撑的重要作用。
风景园林系蔡永立教授牵头完成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生态环境治理与协同策略》荣获三等奖。
该成果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解决问题(政策建议-规划对策)的思路开展研究,综合多学科方法,系统综合分析和评估了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现状、问题、成因和治理困境,提出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对策建议和协作机制;基于定量评估的长三角城市群城市的可持续能力和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匹配的时空格局分析,提出长三角城市群生态合作的框架和模式;将方法应用于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研究,创新性提出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生态规划的新指标值和修复对策,成果为上海2035城市规划、长三角城市群生态合作和示范区规划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
成果介绍
王林:《上海城市更新若干重大问题研究》
基于国际经验与上海实践的重点区域更新策略
01
中心城有机更新策略
1.总体规划、区域更新——坚持先进的规划设计理念与思路,充分考虑未来城市所需,保证地区开发的有序、统一和协调性。整体统一的规划是高质量整体提升、公共设施合理配置的重要条件。
2. 环境优先、总体平衡——优先提高地区景观环境品质,带动整体区域的改造提升。区域依据容积率转移的规划思想,通过整体规划来实现总体平衡,避免了中心城区地块因盲目追求高容积率而造成建筑高度和密度失控的状况。
3.有机更新、风貌保护——采用有机更新模式,对历史建筑群保护活化,延续历史风貌,同时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将风貌保护与有机更新充分结合。
02 风貌街坊保护更新策略
1. 坚持保护与更新、保留与新建有机结合
1) 必须走保护和更新相结合的路。建议在历史风貌街坊里,不应简单地全面保留,而是要通过风貌价值评估来判断保留的部分与拆除的部分。坚持保留与新建相结合的有机模式,通过协调新老建筑、置换地块功能,推动城市的有机生长。
2)必须对现行技术规定进行创新突破。历史风貌街坊中,里弄建筑的尺度、格局与肌理与现行的技术规定有较大差别,要想保留原有空间格局、街巷尺度,就必须提出适用于历史风貌街坊的规划技术规定。对于地块中新建项目,可以通过具有针对性的修建性详细规划来保证具体落实。
2. 土地规划政策建议
1)明确容积率奖励政策,对于风貌保护街坊内,采用“风貌保护、风貌保持、风貌传承”方式建设的建筑面积,给予不计容积率的鼓励政策;对于不计容的建筑,既可公益性使用,也可用于符合城市功能和地区需求的非公益性功能。
2) 鼓励容积率就地(或就近)转移,这有利于规划土地政策的推动与实际操作,更重要的是可以促进城市文化、社会与经济的整体可持续发展与多元共赢。
3) 明确风貌保护街坊作为城市更新特定区,不必采用通常的技术标准,“因地施策”,以城市设计和详细规划作为法定依据。
03 工业区转型更新策略
1. 加强工业整体转型
倡导集中成片的存量工业用地区域,鼓励产业更新功能性平台与街镇合作, 组织区域内权属分散的零星用地权利人, 整体实施转型更新。
2. 加强工业遗产保护
应当在工业转型过程中,传承工业文明,延续城市工业文化,切实加强工业遗产整体保护与利用工作,确保工业区转型中保护利用与有机更新相结合,要系统调研评估、整体规划统筹、传承更新发展。
3. 建立工业更新特定区
针对性地形成“联合转型、自主转型、政府收储”三类差别化“一地一策”实施机制和利用策略。
4. 加强对工业用地转型的支持力度
要坚持“以用为先”的指导思想,创新体制机制,给地方更多的盘活存量的空间和活力。
吴淞工业区整体转型更新的现状普查评估
吴淞工业区-宝钢不锈钢厂型钢厂房3D数字建模
吴淞工业区-宝钢不锈钢厂型钢厂房改造更新为上海美术学院的城市设计方案
04 街道公共空间微更新策略
1. 街道公共空间微更新设计方法
1) 系统思维、递进引导:整区域、分街道、到建筑的导引。分别从宏、中、微观三个层面制定整区域的“一区一则”设计通则,分街道的“一路一册”街道导则及建筑的“一幢一图”建筑街面导则。
2) 整体思考、问题导向:地毯式、多界面、全方位的研判。对街道各界面现有问题进行全覆盖、全方位的梳理和排摸,梳理街道风貌保护工作的实施情况,明确问题清单及主要难点,为后续治理工作制定相应的任务清单。
3) 精细思维、要素细化:分类型、全要素、更精细的设计。将街道要素细分,分别对各类各项进行整体及局部的现状研究,逐一判断控制引导方向,从而制定各项各类的总体控制原则及分项控制细则。
递进式设计示意
影像拼合长卷(高安路西界面)
分项控制类型
街道重点环境要素专项导则
2. 街道公共空间微更新实施路径
1) 专业思维: 依托专业化力量、刚性管控与柔性引导结合。
2) 治理思维:多方共治、社会参与、过程管理。遵循“同一规划、统一实施、协同管理、共同治理”的“四同”机制。
3) 智慧思维:智能化管理、长效管控动态、提升治理效能。
多团体共同治理示意
精细化街道城市设计多元主体共治过程图示
城市精细化管理流程
智慧化治理中的问题处理闭环流程示意
破解上海城市更新若干重大问题的对策建议
1. 顶层设计、区域更新
建议划定特定城市更新区域,区域更新,系统思考,统筹谋划,发挥区域整体效益;整体改善市民群众居住条件和城市环境,保护城市风貌,完善功能业态,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
2. 有机更新、风貌保护
切实加强保护与风貌传承工作,要系统调研评估、整体规划统筹、传承更新发展;扩大城市更新适用范围,在中心城、风貌街坊,工业区转型及街道公共空间等各种类型的更新区域中,确保风貌保护与有机更新的充分结合。
3. 政策支持、多策并举
应不仅给予规划政策、土地政策,还应提供财税政策、住房政策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以及制定消防、间距、退让、密度、绿地率、市政配套等特殊技术规定。完善保护更新政策体系,要积极建立健全保护更新相关的法律法规,实现规土、商贸、房管、财税等相关政策资源整合;构建以规划土地政策为主要实施载体,以财税奖励政策为积极引导机制,以法律法规建设为切实基础的城市更新政策体系,结合政策实施经验和公众反馈不断完善保护更新政策体系,保障上海城市更新工作在完备的政策及法律法规支撑下有序落实与推进。
4. 机制创新、多元主体
建议搭建政府、企业或政企联合的多元主体共同实施的更新平台,积极发挥市场力量,针对更新对象,创新实施机制与更新策略。研究制订更新特定区域操作流程和审批方式,编制更新特定区项目实施方案,明确项目实施主体、更新方式、时序标准、利益协调等内容。项目实施方案经批准后组织实施。
5. 人本城市、数字治理
城市更新过程中,在设计层面,要系统思维、递进引导,整体思考、问题导向,精细思维、要素细化;在实施层面,要有专业思维、治理思维、智慧思维,并遵循四同机制。在未来,需要更加重视在治理过程中的智慧赋能,利用多维度发现机制实时监测和预警治理,利用各类终端做好数据实时共享、实时更新,形成处置闭环循环,将设计与智慧管理相结合,真正实现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
注*以上图纸来源——设计学院城市更新保护创新研究中心+上海安墨吉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蔡永立:《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生态环境治理与协同策略》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生态环境治理与协同策略
长期以来,长三角区域面临着严峻的生态安全形势,特别是跨界生态环境问题及其管理,依然难以破解。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已经三周年,并启动了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规划建设,并发布了《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目的就是加强区域协作,破除行政壁垒。特别需要建立系统科学的评估方法、制定切实有效的治理方案、设计区域一体的协调机制,并及时应用于指导示范区和区域的规划建设。
课题组在“上海2040”战略咨询项目“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与协调机制研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长三角城市群区域生态承载力评估与提升技术研究”、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海洋及长江口对上海市域生态保护和建设作用的研究”等多个项目资助下对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生态环境治理与协同策略进行了系统研究。从区域综合治理、城市群城市协同、示范区生态建设三个角度,系统分析和评估了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现状、问题、成因和治理困境,提出长三角区域综合治理的对策和协调机制、长三角城市群生态合作模式和示范区规划建设的策略,为“上海2035”城市规划、城市群合作及示范区规划建设提供战略设想和科技支撑。
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对策和协作机制
01
区域水污染治理
1. 流域为单位、分类施策:流域是自然地理的基本单元,流域水污染问题是流域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区域内各流域生态环境背景、经济发展水平和方式等不同,水环境治理需要以流域为单位,分类治理,避免过去一刀切和以行政单位为边界的治理弊端。
2. 国家指导下的多方合作:长江口水污染是流域、区域、海洋等综合作用结果,污染治理需要建立在国家指导下的“陆海统筹、水陆一体、区域(上下游)协作”多方合作机制。
3. 保护共建“浙西山地水塔”:浙西山地不仅是区域面积最大生态源地,也是区域清洁淡水的重要来源;上海是清洁水资源供给需求和风险最大的城市,建议上海应主动与相关城市协商合作,共建“浙西山地水塔”。
02 区域生态综合治理
基于区域生态系统重要性和生态服务功能评估,建议加强区域“咸淡水河口水生和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中心”、“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中心”等四个生物多样性中心的保护和修复,加强推进区域生态廊道资源的调研、规划和建设(滨海防护林生态廊道、沿长江和钱塘江的水源涵养生态廊道、沿太湖的生态缓冲带廊道、沿大运河的运河文化生态廊道),协作完成区域生态网络规划和生态红线划分,避免各自划分,红线区域不能衔接的弊端。
长三角地区土地利用演变图
长三角城市群城市生态分类与城市间生态合作模式
01 底线思维、分类施策
基于长三角城市群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评估,识别了区域内生态盈余和赤字城市,建议城市根据自身的承载力状况制定发展目标,降低城市生态足迹,减小生态赤字,逐步实现城市生态的可持续性。
长三角城市群各城市足迹深度类型
02 明确责任和义务、有条件的城市合作
跨(行政区边)界城市合作的关键在于明确各行政区权利和义务,我们建立了区域内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匹配和生态服务流向定量模型,用于辨识长三角城市群城市或行政区单元的生态服务供给和获取的权利和义务,进而设计区域内城市生态合作模式。
通过生态服务流的流向确定区域城市间生态合作类型和模式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生态规划与建设
01 生态规划设计的原则
基于生态学原理,针对示范区的特点,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提出示范区生态规划设计应遵循以下生态原则:
1. 人类不合理开发活动将导致自然生境片段化和生态系统退化,示范区开发项目的选择应遵循低影响开发应原则;
2. 生物多样性依赖于生境多样性,景观生态规划应评价、保留和恢复生境的多样性;
3. 通常一个物种至少需要两种及两种以上的景观,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应减少和避免大规模单一景观的设计;
4. 自然生境斑块越大越有利于物种的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持,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因尽可能保留自然生境斑块,减少和避免对自然生境的修改和破坏;
5. 生态(生境)网络的形成有助于物种之间的交流和保护,规划设计应尽可能串联场地已有的生态斑块和廊道,形成结构或功能上联系的生态网络;
6. 生态系统处在动态变化之中,可以有正向和逆向演替,人类活动可以促进或延缓这一变化,规划设计应在分析评估生态系统动态变化的基础上,选择适合的干预措施;
7. 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界面通常是一个逐渐过渡的生境,维持一些特殊物种的需求,规划设计生态斑块因根据生境变化的特点,保留和设计不同生态类型之间的过渡类型;
8. 自然生态系统的边界通常是脆弱和柔软的,人工系统的边界通常是刚性的,在人工斑块设计时应注意软化边界,形成人工和自然系统之间的逐步过渡。
02
示范区生态系统分类
建立了示范区生态分类系统,包括6大类、18中类、44小类;对应于三调土地利用分类系统。
03
示范区重要生态源区和关键廊道
根据其原生性、规模和功能,识别出4大湖群、1个人工林片区和2条重要的生态廊道,作为示范区生态网络构建的骨架。
示范区重要生态源地和廊道分布图
启动区湖网分布图
04 示范区生态建设指标
根据示范区生态现状特征和发展需求,提出主要的生态指标类型和类型转换的潜力和生态可能性。建议示范区生态建设应以保留和恢复自然湿地为主,降低高森林覆盖率比重,尊重和保护历史演变中形成的多样性湿地景观风貌。
示范区林地调整前后分布
05 示范区生态廊道修复
国内外案例与区域生态廊道特征分析结合,提出了不同滨水生态廊道的潜在设计原型和恢复途径。
近自然河流生态修复技术流程
农村河段岸带的生态化设计和示意图
公众号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jMKFO-Omm93HrD2KxLcxl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