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5-30 18:10

​汤晓敏:对话风景•共赴心灵之旅 | 设计学院工会美育系列 思想引领专项活动第八讲

5月29日上午,设计学院工会美育系列思想引领专项活动第八讲在线上举行,此次活动特邀风景园林系汤晓敏教授带来《对话风景•共赴心灵之旅》讲座,近两百位观众参与。本活动由设计学院书记张丹丹主持。

主讲人介绍

汤晓敏

 上海交大设计学院风景园林系教授、博导

上海市风景园林学会理事

​致力于风景园林的学术研究、设计实践与教学工作,设计作品获国内外奖项60余项,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论著6部。荣获上海勘察设计行业庆祝建党100周年变革“百人”殊荣,“知行杯”上海市大学生社会实践大赛优秀指导教师,上海市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最佳指导教师,校级教学成果特等奖、三八红旗手等荣誉;主持的景观艺术学课程获评上海市重点课程、上海市一流本科课程、新华网新华思政平台示范课程。

代表作品:上海松江人乐社区公园更新设计(IFLA ASIA-PAC Award社区类 卓越奖)、张家港生态整治工程景观设计(入选联合国最佳案例/上海市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二等奖)、溧阳乡村旅游公路选线与驿站设计(上海市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一等奖/IFLA AAPME Award经济可持续类 荣誉奖)、上海黄浦江中栈公园设计(IFLA APR Award开放空间类 卓越奖)、丹阳九曲河风光带景观规划设计(上海市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一等奖)、昆山夏驾河“水之韵”休闲文化公园规划设计(上海市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一等奖)

讲座精选内容

​讲座从“风”与“景”的字义演进,讲述了“风景”的起源和现代引申含义,说明风景是人对自然环境感知、认知和实践过程的显现;通过对风景的感知与视角解读,解释了风景是外在人的凝视和内在人的洞察共同作用的文化意象,剖析了风景的美学价值和治愈力。

通过大量的设计作品分析了风景园林创作的“三重”境界,解释了如何通过设计途径营造直抵心灵的场所。汤老师认为,只要理解了“风景”的哲学,才能真正实现在山海间敞开心扉,与风景对话,并祝愿听众有一个开放的心态,只要心中有光,就能发现身边无处不在的风景。

何谓”风景“?

说到风景,大家脑海中会浮现出这样的一些画面——既有自然风光,变幻的春夏秋冬的季相、早暮昼夜的时相、阴晴雨雪的气象;又有名胜古迹,以及各地的风土人情。简单而言,风景是足以引起人们审美与欣赏的景象。而构成风景要有三个基本要素:景物、景感和条件,“人”是风景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

风”与“景”的字义演进

“风”与“景”本义都是一种自然现象。“风”为空气流动,“景”为日光。作为独立文字,“风”在公元前1195年甲骨文一期就出现了;“景”的字形最早出现于金文和篆书之中,由此可以推断“景”的出现比“风”要晚。自《诗经》,风的含义逐渐从“自然现象”引申为“社会文化现象”,其中更多地融入了人的情感与思想,在个体为情感,在群体为文化;而“景”却始终是“自然的现象与环境”的含义。

“风景”的起源与现代引申含义

“风景”作为单一词组,出现在公元400年前后的魏晋南北朝,绝非偶然。其思想背景是魏晋玄学的发展,社会背景是士族的兴起,经济背景是庄园经济的巩固和推广。

风景是人与自然的复合体

正如《全球风景公约》定义风景为“土地、水系统和(或)海洋区域的总称,其面貌是自然和(或)文化因素单方和(或)相互作用的结果”。物质性风景的意义现已被公认。但,“风景”不是冷冰冰的“自然”或“环境”,而是活生生的人和自然的复合体。“风景”一词强调个体的心理认同与情感关联,是特定文化群体和各阶层的价值观的反映。

从近年西方学界相关著述来看,风景已经成为一个总括性概念,指涉“地方”、“景色”、“背景”、“土地”、“农耕模式”、“定居方式”、“可视性的环境”、“疆界”、“自然”、“空间”等意义。每个界定的提出都基于特定的学科背景,因而,风景对特定的文化群体、学科类别有各不相同的意义。

风景是人对自然环境感知、认知和实践过程的显现

在风景园林学科的语境下,“自然”和“人”是风景不可或缺的2个要素。“风景”是人对自然环境感知、认知和实践过程的显现。人对自然的感知(情感体验)所形成的“风景“,以诗歌、绘画、摄影等艺术形式显现;人对自然的认知所形成的“风景”,以环境伦理学、环 境美学、人文地理学、景观生态学、景观历史学、景观考古学等知识形态显现;人对自然的实践(包括保护管理以及保护管理前提下的规划设计)所形成的“风景”,以遗产地、园林、公共开放空间、修复了的棕地等体型物质形态显现。 

风景与“看”的文化实践密切关联

历史地看,“风景”概念的产生与“看”的文化实践密切关联。因为看景的人的民族、阶级、性别等身份不同,感知到的风景是不同的。正如《看得见风景的房间》的主人公露西到意大利旅游,最初因为偏狭与成见的视角生成了被遮蔽的、残缺的风景——电影开头呈现房间只能看到一方院子,而经过自我审视后摒弃狭隘与固见,才能转换观景的视角,得到波澜壮阔、生动活泼、完整无缺的风景。这是作者的一种隐喻,但也恰恰证明了“文化-风景-主体”三者之间存在隐秘又复杂的编码网络关系,“风景”逐渐演变成为一个巨大的文化编码场域,与民族、阶级等诸多概念交织在一起。

风景是外在人的凝视和内在人的洞察共同作用的文化意象:人类的一个共性,就是对于远方的、异域的、陌生的风景更容易感知。也就是说,外来人的风景敏感度要胜过当地人。如果没有那些外来者的“凝视”,苏格兰的荒原依然是当地人眼里的不毛之地。因为18世纪末英国兴起的“画境游”( picturesque tour),让原本荒凉贫瘠的地区成为浪漫主义的崇高地带,成为世人热衷的风景名胜。

但是,外来人对于环境的感知根本上是审美性的,但隐匿在当地日常生活、习俗、禁忌之内的风景的意义,只要当地人或内在人才有可能深度地洞察。只有在双重视角自如切换下,将异乡审美经验与本土民俗体验融为一体,使”风景”成为一种心灵的表达呈现,凸显个人情感。

风景的认知深度、价值宽度和实践特征

时代不同,“风景”的认知深度、价值宽度和实践特征产生了变化。在古代,对风景的认知是感性的、表象的;“风景”具有较单一的审美价值;“风景”大多数情况下是一种个体性审美实践,实践的主体是精英,实践途径是“人与天调”,总体具有规模小、环境影响小的特征。

现代科学尤其是生态学的发展,为风景的理性认识创造了条件。至此,“风景”超越审美价值,具有生物和文化多样性保护、科学研究、环境教育,以及社会和经济等价值。“风景”大多数情况下是一种公众性社会实践,实践的主体扩展为不同利益群体,以博弈为手段,具有规模大、环境影响大的特征。

风景的美学价值与治愈力

柄谷行人在《风景的发现》一文中总结道:风景是被专注于自己的内心世界、无视‘外部’环境的“内在人(inner man)”发现的。正是因为正视内心深处的情感需要,才出现了将风景心灵化的“颠倒”图式。

“风景”的意义某种程度上是主体的主观赋值。正所谓“心由境造,境由心生”。

风景的美学价值

风景对于审美人的意义有两个方面:“超越意志的体验”和“精神上的慰籍和荡涤”。

超越意志的体验:风景之纯粹美(至纯至净的境界)

风景对人的作用集中体现在可视化的环境,叔本华曾论述视觉相对于其他感官的优越性,认为视觉具有更多的超越意志的禀赋。而由于人的意志总是存在并挣扎着要进行表达,从而造成我们体验到的两种不同的美,即所谓“优美与壮美”。

“优美和壮美”两种美的诉求,促生了风景的两个发展方向:其一是更多地提供精巧细致的“优美”体验的中小园林与田园郊野风光;其二是尝试给人以“壮美”体验的名山大川。

以人为中心的舒适风景更多的是在意志层面对体验者产生积极意义。而“名山大川”很少是热烈与谄媚的,它们或是壁立千仞的冷峻姿态,或是清秀自足的宁静存在——即便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也未必看我,在这样的风景里,人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类似臣服的心境,若能以这样的心境平静地观审,则会产生壮美之感。

由此可见,风景之第一位的美学意义,即风景之纯粹美,纯粹的对美的观审是这样一种状态:认识的主体脱离了意志的束缚,其所获知的是一种柏拉图谓之为“理念”的东西。以此为指导的风景审美虽建立在最简单的法则之上,同时却又极为稀有。

精神上的慰藉和荡涤:风景的可阅读美

风景能激起绝大多数人复杂的感官体验,是风景对人的第二位的意义,与叔本华所称的“意志”息息相关。    

顺从于意志的“慰藉的风景”,以其“可阅读性”令人喜爱,对人的作用是一种广义的慰藉,温和的包容。农人爱田地,牧人爱水草,在此,主体留恋的是一种亲切的陪伴。风景已成为一种自我的外化,而人在风景中不过是读到了自我。这种风景是神圣的,令人仿佛因得了其稀有的垂怜而自豪。沈从文的湘西,薇拉·凯瑟的内布拉斯加州,哈代的埃顿荒原,华特·司各特的苏格兰高地莫不如此。

而尚未驯服的风景则为个体体验提供了另一种机会,即以朝圣般的心境向往远游的特定文化群体,体验着风景在精神层面上对自我的荡涤,这是一种“圣地的风景”。古罗马奥维德的词句十分贴合朝圣者的风景,其所期望风景带来的感受,或是类似吉里雅特孤身奋战礁石海浪的悲壮感,或是面对无尽的代序,面对如斯逝者而生的沧桑感。人在以上陌生的体验中既充分认知了自身之渺小,却又总在自身的英雄主义中寻到庇护。

治愈系风景:别样的心灵栖居

背负巨大压力的繁忙都市人,内心常常躁动不安,期许得到心灵的宁静与沉思,于是想尽办法寻找能慰籍心灵的自然“疗愈师”。“治愈系”是一个被人们广泛熟知的一个词,有歌曲、动漫、小说、电影、甚至是一张图片都能够给人内心一份温暖和感动。

风景也是治愈系的。不管是以情怀取胜的山水风光、以画意取胜的田园风光、还是以意境取胜的禅意风景,都能够抚慰人的心灵、使人内心获得平静,是名副其实的自然”疗愈师“。

以情怀取胜的山水风光

九寨沟、庐山西海等自然山川河流,以特有的宏大壮美,以其独特的自然魅力让人寄情于山水,忘记烦恼与忧愁,让心灵在自然中来一次旅行。中国的古典园林以模仿真山真水来表达造园者的情怀,借山水来抒发内心的情感,以取得与大自然的对话。

以画意取胜的乡村田园风光

以自然节律和四季更迭为特征的乡村田园景致,给人以正能量和生命力。置身其中,不仅可以修复疲惫的身体,还能抚慰躁动的心灵。江西婺源、广西龙胜龙脊梯田、英国乡村风光都能称得上是自然田园“疗愈师”。面对如此辽阔的田园风光,如此神奇的自然馈赠,心灵顿时被掏空了,再也容不下忧愁和烦恼。

以意境取胜的禅意风景

禅境与艺境的自然交融是古典美学所追求的至高审美体验,更是一种至高无上的人生境界。以意境取胜的禅意风景,能将人带入简朴、清宁的致美境界,是一种能寻回心灵宁静的场所。具有禅宗意境的日式枯山水,重在对自然的提炼、浓缩,并创造出一种简朴、清宁的致美境界,使人获得入静入定、超凡脱俗的心灵感受。

治愈系风景设计

治愈系风景设计就是尝试通过设计的途径探索营造直抵心灵场所的策略。

风景园林创作的“三重”境界

​唐代诗人王昌龄在《诗格》中提出“诗有三境”:物境、情境、意境,三境俱佳者乃为好诗。物境是情境的真实再现,意境是情境的情感升华。同样的,风景园林创作也有“三重”境界:生境、画境意境,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高度结合。风景园林创作的三重境界叠次推进,后一境界为前一境界的深化和提高,中国文人写意山水园林表现得最为典型。在风景园林发展日新月异的现代背景下,生态性、艺术性和文化社会性三重境界的高度统一,是现代风景园林创作的终极追求。

生境”: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所谓生境,就是创作出一个生意盎然的“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的自然美的境界和浓厚生活气息的生活美境界。这种“生境”的创造,便是中国文人园林来自自然、来自生活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反映。

生境是画境、意境的源泉和前提,计成提出“虽有人作,宛自天开”,概括指出了生境原则,既含自然之理,得自然之趣,亦即天然图画是也。

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语境下,创造“生境”就是要构建好良好的生态基底,并导入相应的功能。

画境”:本是人造,宛如天成

“画境”创作讲究艺术美。中国园林的画境,取天下名山秀水之精气神,追求“一峰而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的艺术效果,“源于⾃然,⾼于⾃然”。这种裁剪自然,追求诗情画意境界,就是中国传统园林的第二层境界——“画境”,是中国园林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与自然主义创作方法根本不同的重要标志。

“意境”:生命气韵,禅道境界

“意境”是通过艺术加工过的高山流水、清风明月、鸟语花香,使人触景生情,情景交融,是园林艺术的最高境界,是审美的灵魂所在。中国古典文人园林的造景,不但首先要创造富于生意的“生境”,更是将富有生机的生境上升到富有画意的画境,透过生境、画境诱导,使观赏者触景生情,产生浪漫主义激情的过程。

东晋陶渊明在《桃花源记》追求的境界并非“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美丽风景,而是作者对风景背后“安居乐业、休养生息”的渴望。陶渊明所说的“悠然见南山”,正是在有限的空间内对无限宇宙的一种感悟,这种“与道合”、“与天合”的思想正是风景园林设计意识的主动追求。

南昌滕王阁巧借“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天时景观,衬托滕王阁的雄浑浩渺之美。表达“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从而产生“胸罗宇宙、思接千古”的联想,这就是滕王阁及其艺术境界所引发的人生感悟。

正如宗白华先生指出:‘以情写景,以景寓情’的理想境界,是现实主义、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高度结合的体现。”

在中国风景园林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下,无论是规模、功能、尺度和需求上都与中国传统园林差别巨大。因此,在传承和发展中国园林优秀传统的基础上,风景园林的建设应达到生态性、艺术性和文化社会性三个境界层次的高度统一。“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在现代风景园林的语境下,应关注园林景观风貌的自然度,强调对自然的艺术提炼和抽象概括,遵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理法,并寄托精神追求和社会关怀。 

直抵心灵的无边界设计

无边界设计遵循的是“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理念,是一种巧借外景塑造空间意境的风景营造观。“借景成境”贵在将内与外融合为一,通过巧妙的空间关联性设计,将原本孤立的外部山水人文景观融入场地内部空间创作中,借“局外之力”成就“局内之功”,同时赋予内外环境以和谐共生、相得益彰的艺术感、秩序感与生命力。

无论空间的大小,无论环境的优劣,总是将城市、山、水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全局的统筹,充分考虑城市景观建设与自然的因借关系,并积极的寻找城市景观与自然山水的契合点,将“山水之特”与“人工之要”完美融合。 

与自然共生的人工秩序

人类对美的体验暗含着秩序和力量,在接近自然世界的状态下被加入人工的秩序,呈现一种复杂的矛盾性,归根到底也能给人带来一种不被规则束缚的心灵体验。日本艺术生态植物园设计通过移栽现状大树,将水塘、苔藓、森林景观叠加,成为一个整体。水塘和树木以一种自然界从未有过的密度值遍布整个场地,苔藓铺设精美,填补了水塘和树木之间的空隙。在没有添加或舍弃任何东西的情况下,一个前所未见的新自然在场地上初露头角。被移栽和重新排列的树木都属于落叶树种,并不能与水亲密共存。通过运用防水技术,实现了这样的共存关系,并创造了出一种从未有过的新关系。
由于荷兰迷宫公园是历史保护区,植被和道路的位置都不能改动,新建建筑非常困难。因此,设计师石上纯也提出把既有道路变成游客中心建筑,这种透明的、无柱子的做法,让人们在公园小径上行走时不知不觉就进入到了建筑里面,实现建筑在自然中消隐,与自然共生。

 物我交融的空间意境

无边界泳池设计是“因景而成,得景随形”的典范,可以达到一种物我交融的境界,从而引发人们对人生的感受和领悟,达到身有所感,心有所悟。使人从小空间,进入大空间,突破有限进入无限,使人产生一种感慨万千的人生感悟。

通过特殊的视线引导设计,因为水面的倒影效果,蓝天似乎被复制到了泳池之中,而游泳者真正变成了在天空之中畅游,体验一把“升天”的快感。若与大海无边界融合,则能听到的海浪和海鸟的声音。此情此景,就像来了一场心灵的SPA。

无边界泳池的设计巧思,至少让我们知道,在局限的人生中,亦可以拥有最大限度突破想象或现实条件约束的设计,更应当在日常又略显繁琐的工作生活中,发挥创意,比拼脑洞,在平凡的生活中,活出精彩。

探寻心灵的圣所

一般而言,天光,水面,无噪音,不受打扰的体验是构成冥想空间必不可少的元素。但更重要的,是在自己与自己相处的这段时光里,适时地沉默,思考,做到神圣与俗世、视觉与心性的连接。

无论是被誉为“林中教堂”的意大利雷农圣约瑟夫教堂,还是在斯坦福大学校园中的“Windhover沉思中心”,抑或凌空悬浮在沙滩之上的秦皇岛“海边教堂”,德国慕尼黑郊外森林中的“WOOD / PILE冥想小屋”,都是以自然做工的精神庇护所,光明和平静赋予了这些神圣空间以灵魂,神圣空间与景观打通,引发人与自然的对话。

颂扬《大宪章》历史价值的“水上书”和坐落在海滩上的Lyons花园冥想空间,天顶都设有一个独特的圆形开口,让人仿佛置身于周围的自然之中,静静感受微风、聆听雨滴、沐浴日光,满足了一种寻求与自然深入互动和交流的高层次需求。池中的水通过屋顶巨大的圆洞倒映着天空,犹如一汪静止的泉,借助水、天空与光的交汇,为观者带来了一个思考与冥想的空间。

方寸间的诗和远方

“别有洞天”,让我们在方寸间找到诗与远方,以小见大,曲径通幽处,仿佛在园外天地,开一扇窗扉,窥见园内景色。在中国人居理念中,这种仪式是方圆间伸展的姿态,是层层递进的景致路程,融合现代的手法演绎出中式的气韵与美。融合现代的手法演绎出中式的气韵与美。可以通过月洞门形态呈现出类似“松木蔚然”的框景画面,渲染出“藏匿于宅间,却别有洞天”的氛围。

面向CFS人群的复愈花园设计

慢性疲劳综合症(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CFS)是慢性、持久性或反复发作的,以“疲劳”为主的症候群。常常出现身体肌肉疼痛、失眠,以及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为主的认知功能问题。“疲劳”经常伴随脑力与体力、身体和精神处于长期和超负荷的压力状态而出现,是使人体处于超限抑制状态下产生的不适之感和工作效率低下的一种征象。研究表明,慢性疲劳综合症(CFS)的康复过程包括四个阶段:自我觉知(Contact);自我克服(Breaking the shell);自我表露(The opening);自我提升(The growing)。

复愈花园(Healing Garden),一个微型的自然天地,一个舒缓浮躁、温暖疗愈的心灵之所。旨在通过花园的形式,以疗愈为目的,创造令人舒适的环境,帮助人们降低生活和工作带来的压力。

CFS复愈花园的功能配置模型

CFS复愈花园是人、自然、自我调控体系相互作用的场所。植物是复愈花园中最关键的元素。基于CFS康复过程,可以通过多感官刺激模型、多机会自由选择模型、具象与抽象活动兼容模型来配置花园的功能。在充满关怀的环境里激发感官刺激和记忆刺激;鼓励大家去寻找花园里自己喜欢的、有意义的地方,并能找到“我的地盘”“我最喜欢的地方”......;使人们感知自由和自主性,在多样化的活动体验中,产生无意识隐喻性思考的好奇心,从而达到复愈的目标。

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CFS复愈花园设计概念

借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植物园改造的契机,面向校园内压力人群占比高的现状,我们希望能在植物园中建一个浪漫而富有禅意的花园,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心灵的宁静和感悟,取名为“心灵花园”

“一道三境”构建心灵花园:走进富有吸引力的序章空间,一条曲径通幽的漫步道串联起森林秘境、诗意禅境、和浪漫画境。通过“自我觉知、自我克服、自我表露、自我提升”四种舒压途径,开启心灵之旅。

心灵花园设计概念图

序章_Contact:唯美紫藤架是序章引导的重要吸引物。通过宁静和安全的环境,让人寻找到与外界建立联系的方法,重新学习如何对社会和周围环境做出回应,是引导压力人群平复心情的空间。

森林秘境_Breaking the shell:通过营造”平静、野趣、物种丰富、私密安全、视线通透、充满关怀、风景优美“的特色场景。导入”在林间漫步、瑜伽、阅读,倾听鸟鸣、水泉,在林间探索-观察树干的纹理、凝视漂亮的花“等独自内向性活动。宁静的环境使压力人群不受任何束缚,与自然发生最简单的接触和交流,并获得极大的满足感。

诗意禅境_The opening:通过营造”私密与公共空间并存,多种选择机会、空间尺度安全、富有诗意的禅意庭院“等特色场景,导入”茶庭品茗、茶艺、花艺、园艺活动、花园音乐沙龙、芳香社团活动、冥想“等主动参与性活动。压力人群在与自然接触和各种各样的花园活动中,重新感觉到了生机和活力,注意力开始集中、愿意敞开心扉,甚至能从植物成长的过程联想到自身成长和发展的故事,从而变得对自己和周围的环境更有耐心,并在日常的休息和活动中找到更好的平衡。

浪漫画境_The growing:通过营造”艺术、浪漫、热闹欢快有节庆感“的特色场景,导入”绘本创作、远眺、摄影创作、社交聚会“等外向活动。压力人群开始接受自己的处境,与外界与他人交流的渴望迅速的增长。

何处不风景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游览名山大川,探访世界名胜的机会更少了。在长期的居家隔离和多重压力之下,可以带来心灵安慰的,也许就是社区里的一片郁郁葱葱的林下空间、风中摇曳的树木与花卉。

当大多数人的活动半径被限制在楼栋内,向“内”生长的屋顶花园、架空层邻里花园显得尤为重要,能让隔离生活免于无聊乏味。

足不出户的限制,自家有个庭院是一件惬意的美事;或者,有个阳台也可以捣鼓出别样的风景;或者,一间看得见风景的房间也是平复焦躁心情的良药。即便什么都没有,只要心中有光,就能发现身边无处不在的风景。

愿我们都能拥有一座花园,拥有一份美好生活,在平凡的人生旅途中邂逅心中最美的风景!


讲座回放链接: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WB4y1X7zG/


search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