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3 21:14

在火热的实践中涵养初心践行使命——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师生党员服务纪实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党员师生发挥设计类学科优势,服务社会、服务民生,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社区治理服务、非遗文化传承等领域为民众办实事解难题,积极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 

       实地调研,设计改造,为老年人排忧解难 

       “我想要有个和老伙伴喝茶和聊天的地方”“希望步行道可以连通”“我想有个跳国标舞的地方”……在江川路社区街道老年活动中心,设计学院党员师生走进社区,积极听取民众对自己希望的社区的美好生活蓝图构想。

 (江川路街道社区营造节现场) 

       工业设计班学生在设计系党员教师韩挺和邱炻带领下,前往爱照护养老服务中心,通过大量地实地调研了解老年人的痛点和需求,从设计思路、细节设计、人文关怀等方面入手设计数字化时代适老产品,希望运用设计力量关注老年人的情感需求、关注生活的微小细节。

       适老改造的前提是以人为本,在设计中充分了解老年人的生活模式。在宾川路适老之家改造中,建筑学系党员教师张海翱在调研过程中佩戴高度近视的眼镜,通过体验老年人的行动方式,来进行适合老年人的入户改造项目设计。以张海翱老师为主的设计团队从老人的衣食住行出发,总结了老人居住空间存在的诸多问题,如空间局促,设备老旧;安全隐患高,适老性差;空间杂乱,缺乏储物。通过无障碍适老设计,卫生间、厨房等适老设计,智能家电设备,地面防滑处理,自研创新适老智能轨道等一系列亮点设计,使得50平米的“老、破、小”摇身一变成为适老化的无障碍住所,为老年人打造了“暖暖的家”。

 (张海翱老师佩戴高度近视眼镜,体验老人行动) 

改造前——————设计效果图 

(张海翱老师设计适老住宅改造效果对比图) 

       适老化公共慢行系统、江川街道老年社区食堂、红园社区共享活力发生器等,还有多个设计学院党员师生服务老年人的项目正在进行中,学院党员师生积极探索城市微更新中的适合社区老龄化改造的模式,为提升老人居住环境与品质贡献设计智慧。 

       植根专业,服务民生,为生活设计美好环境 

       学院师生党员坚持植根专业,服务民生,聚焦百姓“难题”,在街道社区、学校等便民领域设计美化环境方案,解决民生问题。 

       风景园林系党员教师于冰沁和李丰衣带领的师生团队主持了江川街道华一居委社区微更新首批重点项目,重新梳理和规划了社区整体环境和交通体系,并对居委建筑内外环境、公共空间和绿地进行更新设计,项目着重突出居民共建、共治的特点,既满足了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又极大提升了社区居民的生活幸福指数。 

(居委建筑更新方案设计-环境设计) 

       幼儿园雨天接送成难题,路面湿滑、出口拥堵、接送秩序易混乱、通道开放不通畅,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紫竹幼儿园。设计系党员教师戴力农赴紫竹幼儿园实地考察放学情况、园区通道,深入调研园长、老师、家长的需求,设计了雨天幼儿离园方案,并提供了一系列环境设计中的暖心解决方案,成功为幼儿园解决了雨天接送难题。 

(戴力农老师调研幼儿园情况) 

       建筑学系党员教师张健和设计系党员教师李惠军联合指导的“彩虹连萌”乡村留守儿童教育建筑设计实践团,跨越2000公里,走访海南24个乡村,重点调研8个典型乡村,为当地儿童设计了一座艺术教育建筑,传递了艺术带来的幸福体验,助力乡村儿童教育发展。设计系党员教师戴力农指导环境艺术班学生从改善校园环境作为切入点,策划了学校首届环境空间美育大赛,以“宿舍改造家”为主题,为学生宿舍提供公益改造设计方案,促进交大学生对身边的宿舍环境进行批判性思考与创新实践,培养生活情趣,陶冶生活情操,提升审美水平,体验设计魅力。 

       乡村振兴,文化传承,为祖国发展贡献设计力量 

       乡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起源和壮大的沃土,乡村振兴战略为繁荣中华文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设计学院党员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与国家战略,走出象牙塔,走进乡村,走近社会民生,为祖国的发展贡献交大智慧、设计力量。 

        风景园林系党员教师车生泉和王玲带领学生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联合保加利亚著名大学和研究所专家,共同完成保加利亚相关产业园区景观设计、建筑设计方案,聚焦美丽乡村建设,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输出中国设计模式和实践经验。 

(保加利亚农业园区景观设计方案) 

       建筑学系党员教师陆邵明和陶聪带领学生团队,聚焦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的城市护城河保护与更新,探寻护城河的文化基因和历史价值,通过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设计蓝本,为长三角护城河的共同发展探寻路径,为长三角地区护城河及周边区域协同振兴提供智力支撑。

 (建筑学系陆邵明老师在调研)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综合性解决方案图) 

       设计系党员教师张帆带领学生团队致力于传播和发扬古徽州文化,走访徽文化的发源地——安徽歙县二十余家企业和非遗传承基地,八个博物馆、纪念馆,六个徽州特色古村落,充分挖掘歙县旅游文化资源,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设计一批艺术性与实用性有机统一、具有丰富历史内涵和实用价值的文化创意产品,推动歙县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为“歙”而计——歙县文创再生之路)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开展之际,全院党员师生加强学习、提高站位,坚持着眼时代需求、关注社会热点、贴近民情民生,运用专业所长服务群众、服务社会,在火热的实践中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search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