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6 10:43


11月29日-12月1日,主题为“跨越边界与水共生”-----2019(第五届)城镇空间文化与科学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召开。论坛由上海交通大学主办,上海市建筑学会合办,由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城镇空间文化与科学研究中心、上海市建筑学会城市设计与规划专业委员会、东南大学建筑设计与理论研究中心承办,由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城镇化进程中记忆场所的保护与活化创新研究”课题组策划。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院长阮昕、上海建筑学会理事长曹嘉明分别致辞。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城镇空间文化与科学研究中心主任陆邵明教授主持开幕式并介绍本次论坛概况。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院长阮昕

上海建筑学会理事长曹嘉明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副院长/文科处副处长孙丽珍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城镇空间文化与科学研究中心主任陆邵明



陆邵明介绍道,伴随我国城镇化的演进,谋划海岸空间、打造城镇滨水街区、整饬滨水村镇,提升城镇水岸生活品质,成为我国城镇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也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基石之一。近年来,海岛开发、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地区滨水城市、环渤海湾城市、长江经济带沿岸城镇、沿海城市滨水开发与改造、太湖流域江南水乡城镇更新、邮轮设计等陆续成为国家战略、地区发展、城市更新、创意设计的新热点。


开幕式举行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城镇化进程中记忆场所的保护与活化创新研究”结项仪式,上海交通大学科研院副院长/文科处副处长孙丽珍介绍该课题取得的各项学术成果。同时,开幕式还举行了论坛主题揭幕仪式。

“跨越边界与水共生”—

2019(第五届)城镇空间文化与科学论坛主题揭幕仪式



来自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厦门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江南大学等海内外十几所高校以及政府机关、设计院所等150位专家学者围绕“跨越边界:与水共生”主题通过大会主旨报告和四个分论坛以及护城河专题进行了研讨。


打造有文化传承、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新型水岸生活


本次论坛针对我国城镇滨水空间面临的诸多挑战与机遇,进行跨学科、跨尺度,理论和实践的探讨,意在打造有文化传承、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新型水岸生活。


在主旨报告中,国务院参事、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以“公园城市与微循环”认为理水设计可结合“微循环”,以充分体现生态、低碳、可持续性的设计理念。城市理水必须“条块”结合,“块”即是公园,本质上是浓缩山水、借景比德,与城市建筑形成景观上的“阴阳平衡”。清华大学教授朱文一阐释了水与建筑、水与广场、水与街区、水与街道、水与公园、水与郊野、水与院落、水与纪念碑等城市水策略与水设计,并探索水元素在设计中的可能性和未来性。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孙一民以“滨水广州的再塑造”介绍了广州在滨水更新方面的城市设计经验。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陆邵明,2000 年以来,滨水更新成为了世界性的文化现象。如何重构人栖居环境与水共生的关系值得探讨。试图从使用者体验、场所意义以及设计意图来阐述了场所叙事对表征人与水共生的作用,同时借助物像/空间/事件三个维度归纳了与水共生的场所叙事策略与其价值,并结合国内外典型案例阐述具体的设计路径。临水而居,塑成了人类对水的依赖与记忆。不可否认,水是唤起乡愁记忆的 重要载体。

国务院参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仇保兴

清华大学朱文一教授

华南理工大学孙一民教授

在互动交流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志磊对于文化与科学、人居与人的活动空间,人对空间的要求进行了生动的阐释,以诗意的语言描绘了滨江空间的营造带给人心灵的美好。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平教授,回溯了历史上水与人和谐共生的关系,家家户户都有船,水将运输、生产、生活连接在一起,为记忆场所“物、场、事”提供了更深的研究。

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志磊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平教授

 “跨越边界与水共生”——2019(第五届)城镇空间文化与科学论坛互动交流



我国城镇滨水空间面临的诸多挑战与机遇


论坛共分“滨水规划、城市设计与现实挑战”、“滨水景观设计与记忆传承活化”、“滨水建筑设计与水岸栖居营造”、“滨水设施产品设计与创意产业”四个分论坛以及护城河专题进行了研讨。


议题一:滨水规划、城市设计与现实挑战


中国水科院城市水文室主任刘家宏,阐释了城市开发前后水循环的演变机理,提出了“海绵城市+河湖联控”的防洪排涝系统化方案,利用“源头控制系统+雨水管渠系统+超标雨水蓄排系统”综合应对城市洪涝问题,同时提升城市韧性,增强区域的防灾和恢复能力,保障滨水区域的防洪排涝安全。深圳市北京大学规划设计研究中心主任王东宇,基于山东省海岸带城市的规划实践,以及京津冀地区海岸带的相关研究,提出中国海岸带城市规划面临的现状与若干问题。并对青岛、威海、日照等山东滨海城市规划样本的剖析,从空间布局、交通组织、灾害防御、特色保护、旅游发展和公众接近等方面提出建议。香港城市大学副教授薛求理,主要探讨了两方面内容:一是填海造成的生态问题及引发的社会利益冲突;二是海滨空间的历史演变、景观塑造和设计手法。杭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黄文柳,以钱塘江为例,阐释了新时代背景下流域性滨水区的系统保护与综合利用的方式。中规院上海分院总规划师李海涛提出对历史镇村体系的价值需要充分认知。以往比较重视单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而忽略了镇村聚落体系的价值,使之沦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房地产开发的牺牲品。需要转变大拆大建的思路,尽可能保留传统村落,即使普通村落也至少要“留痕”,使历史镇村体系可以识别和阅读。



议题二:滨水景观设计与记忆传承活化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李存东介绍了2019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亚太区两个获奖项目,两项目都与水有关,一个是河南永城日月湖景区煤矿塌陷区治理项目,一个是中国南宁国际园林博览会园博园规划设计。同时指出通过对现有水体的保护、梳理与利用,塑造景观空间格局,实现与水为友的设计理念,在平衡人和自然、主观和客观的关系中,追求“心象自然”的设计境界。厦门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王绍森指出在淮河两岸结合防洪堤设计景观需重点考虑三个层次:一是河道的运输和生态修复;二是堤坝的安全与利用;三是坝顶空间与生活适应,体现当地人文风土。云南财经大学教授明庆忠,指出三点:一是水设施和水技术体现了山地民族对水资源的物质性认识、自然利用和改造,水观念和水制度体现了山地民族对水资源的建构性认识和意义与制度生产;二是在对山地民族水文化的旅游活化利用的方面,一方面应对水文化遗产的物质性进行社会适应性利用或改造,另一方面应积极对山地民族水文化遗产的形象、内在价值、意义、功能、旅游体验进行持续性社会建构,实现水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三是从方式客观主义、建构主义、述行主义的活化利用范式出发,以水景观作为水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的对象,可将水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模式分为水景观的博物馆呈现模式、生活化再现模式和舞台化表现模式。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周尚意,从视觉感受、游客的听觉感受、冬泳者的触觉感受、当地居民的嗅觉感受四个方面,阐释了什么样的城市水体景观设计有利于人们建立好的地方感。认为身体与环境接触后的感知和感悟,可以促进人们思考何为“好”的地方感;不同人、不同感官接触环境后,对立的地方感更能激发人们思考何为“好”的地方感,为水体景观规划设计提供参考。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王云,在城市双修和精细化管理的背景下结合设计实践提出,通过滨水线性公园体系构建、蓝绿统筹规划和精细化设计三种路径,来实现城市滨水公共空间的景观化、生态化和人文化融合的目标。



议题三:滨水建筑设计与水岸栖居营造


同济大学教授章明取战术名词“合纵连横”的沟通、联络之意,指出合纵是指疏通城市与水岸,将滨江景观带延伸到城市层面来,向城市腹地开敞;连横是指连接两侧岸线,打通滨江景观、休憩、生态通道,构筑完整的滨水公共空间。在新时代的合纵连横之下实现滨水空间由生产性岸线向生活性岸线的功能转型。东南大学教授王静,阐释了基于气候因素、地理因素和以诗性美学为代表的文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江南水网地区的建筑形成的特定的空间特质和组织模式,和空间界面特征等问题。东南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副所长沈旸,以历史的眼光解读了水与栖居的关系,指出应该关注到水与城的关系在历史中的变迁,以及如何面对这种历史性的变迁。并选择代表性的案例,包括都江堰的城堰再构、淮安大运河边的塔院节点塑造、南京燕子矶十里长沟改道后的外郭定位及皖江流域集镇的从逐水而居到逐路而居等,阐释了当下中国随着水道的消失或者改道、水的身份转变、城市生活方式的递进等,水与栖居体现出新的地文特征的社会现象。杭州中联筑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周旭宏,以厦门从屿—岛—环岛为主题,介绍了通过新机场的建设、新高铁站的落位、大生态通廊的构建、滨海浪漫线的打通、老码头新化、独特的海湾游艇展等方式,让新城成为厦门的活力之源。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赵榕,结合南浔等太湖流域传统水乡城镇的保护规划和城市设计的实践案例,从水陆交通系统和城市复兴的角度,探讨构建延续地方传统的慢生活城镇。



议题四:滨水设施产品设计与创意产业


江南大学副教授杜守帅,结合城市设计视角,强调了长江主轴需要保持整体性的同时,凸显各码头差异性达到多元与统一,尊重和保护长江水文生态,满足防汛要求,并兼顾码头的艺术性和文化性。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邮轮项目部鞠理杨高工,主要介绍了中国船舶集团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推动首艘国产大型邮轮设计建造的情况以及邮轮建造的关键技术策划方面的内容。清华大学副教授涂山,从船与岸互动的视角指出了海边的滩涂是生命孕育的地方,滨水空间首先要按照承载这些生命活力的空间来设计。这里的界面一定不是油和水的关系,而更像是肺泡的界面是物质和能量相遇和交换的地方。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内装中心副总建筑师徐欣,结合自身所参与的邮轮改造工程,从几个环节介绍在邮轮改造中所遇到的需求、限制与应对。上海视觉艺术学院高级讲师欧内斯托·瓦莱罗·托马斯(Ernesto Valero Thomas)通过另一种视角对上海人与水的关系进行了解读。从文明和宗教的角度承认水在生命周期中的仪式性;并指出水有助于社会象征性的表达。


与会专家从理论到实践,从国家层面到个人认知,从城市设计角度到滨水设施产品设计,探讨了我国各个地区城市、城镇滨水空间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提升的方案,涉及项目类型多样,有多种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改革建设的典型案例。通过跨学科理论的对话与实践的反思,本次会议达成“人与水共生”的基本共识。从国家层面上,城镇滨水区的活化与更新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新时代背景下,滨水的活化利用应该在多维度之下进行考虑。应以居住者、使用者为中心,守住生态底线,深度挖掘文化基因,保护好与水关联的各种记忆场所,构建内涵丰富多样、充满活力的水、岸空间。



“与水共生-水岸驿站”2019年第七届“乡愁记忆”设计竞赛(工作坊)同期举办

2019年11月29日,由上海市建筑学会、上海交通大学城镇空间文化与科学研究中心共同主办、“我国城镇化进程中记忆场所的保护与活化创新”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组策划指导的第七届“乡愁记忆”设计竞赛(工作坊)评审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顺利举行。此次设计工作坊聚集了来自东南大学、悉尼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美术学院、江南大学、上海大学、苏州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安徽建筑大学、湖南理工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等高校的100多位学生报名参加,共收到48份设计方案。


本次竞赛的主题是:“与水共生 水岸驿站”,期望参赛者运用多种设计语言和形式探索传承场所记忆,并嫁接现代栖居生活,打造一个可以为游人和附近居民驻足休憩的文化休闲综合体,营造有文化传承、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新型水岸生活,提升自己家园的水岸生活品质。


本次设计竞赛评审组组长由中央美术学院许平教授担任,由清华大学朱文一教授、上海市建筑学会副理事长/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张健教授、AECOM 许怀群总监、大舍建筑事务所主持建筑师陈屹峰先生等组成本次评审小组。


评审活动由上海交通大学陆邵明教授主持。在介绍了竞赛的背景与评选规则之后,经过三轮评图,评选出一等奖1组,二等奖3组,三等奖5组,共计9组获奖作品。参赛作品针对本次“与水共生-水岸驿站”的设计主题,分别从规划、建筑、环境、设计等不同专业背景的多种角度出发,阐释了他们对于如何提升滨水空间价值、提升水岸生活品质的见解。


★ 一等奖

姓名:贾肖虎     学校:东南大学   指导老师:无

题目:桥屋驿站

设计说明:基地位于南京秦淮区夫子庙景区内,位于横跨秦淮河的文德桥上。设计从“再现历史断面”的角度出发而展开设计,依据桥面尺度向上悬浮形成体量,人在桥上行走,可抬头看到曾经文德桥的历史意向。仿佛是临于现实的桥上,在与古时曾经的木架桥进行“对话”。


★ 二等奖

姓名:刘昊、岳凌    学校:安徽建筑大学    指导老师:刘仁义

题目:水云浓淡里,横竖有无中

设计说明:建筑谦逊地融合在场地之中,“一横”呼应场地,顺应岸线,营造层次丰富地亲水空间,柔化岸线以连接两个界面,打通水与岸的界限。“一竖”营造出了一个景观平台与取景器,一侧是隔水相望的屯溪老街,一侧是时尚的黎阳印巷,一新、一古串联起三江三岸。



姓名:戴松松、张素婷、张丽敏   学校:杭州师范大学   指导老师:郑炜

题目:大陈江驿站建筑设计方案

设计说明:在驿站的设计上以分离而又连接的尺度单元,承载游客与居民生活的多样性需求。鲜活的空间场景;流动的空间体系;本土化、亲水性的材料语言的使用,将有形的空间载体与无形的场所精神立为空间本身的建构逻辑,为水岸生活注入新的活力。



姓名:朱颖、刘洁莹、梁耀建    学校:江南大学    指导老师:朱蓉、梁文玉

题目:稻庄渔舍

设计说明:水稻生长伴随着老一代人的记忆,本案以追忆乡愁为出发点,挖掘当地文化特色,选取最具代表性的“水稻”为设计元素,以米仓为原型,进行水岸驿站的建筑设计。



★ 三等奖

姓名:王馨曼、祁渝佳    学校:江南大学   指导老师:宣炜、杜守帅

题目:渔光织梦

设计说明:建筑设计中主要采取的是渔民渔村元素中的“扁舟”设计元素,将水上的家变为现实中陆地上的家。使得渔民归宿感更加深厚,加强了建筑的可视性,形成独一无二的设计形式。


姓名:夏斯涵,陈嘉鑫   学校:安徽建筑大学   指导老师:王薇

题目:居巢水巷

设计说明:方案以两处建筑群将湿地公园与两处湖中小岛做了有意思的连接,用传统意味元素融入在其中,在保证了滨水驿站的使用功能的同时,营造出一处极具地域特色的传统水乡,成为了场地中的一处重要的节点。


姓名:张宇超   学校:东南大学   指导老师:无

题目:大报恩寺,滨水驿站

设计说明:场地位于大报恩寺北侧沿河一带,为不影响整体风貌,将体量置于远离大报恩寺塔的岸线转角处,并弯折体量使其顺应岸线形状。滨水驿站的屋顶于南侧降低,两片高度不同的屋顶之间设有天窗,使室内获得望向大报恩寺塔的视野,同时增加滨水驿站室内及其下方步行道面向南侧的光照。


姓名:朱奕睿、王雨鑫、袁孜祺 学校: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指导老师:赵晓世、王斌、兰朝

题目:水岸驿站

设计说明:设计中将滨河面的建筑风貌进行改造,设计的概念为 “渔火”,源于早期渔民对于家乡的概念,在渔业到工业转变的历程中承载了一辈人的记忆,儿时河面上星点的渔火消失了,随着时代而来的货船,又成为了另一代人的儿时记忆了。水岸驿站设计利于激发区域活力,重新唤起一代人的乡愁。


姓名:薛琰文、刘乐欣、马雨琪   学校:东南大学   指导老师:无

题目:城垣·城缘

设计说明:城墙与河流是南京城市最重要的记忆场所之一,设计希望将城墙下的滨水空间重新规划,再现城墙下的滨水生活,延续地域的文化特征。方案形体简洁,以一大一小两个方盒子连接场地南北的高差。同时,呼应城墙肌理,沿居民原使用流线置入片墙,串联起两个方盒子,打破方盒子的规整,弥合原本割裂的场地。


本次设计竞赛颁奖典礼于11月30日晚上六点三十分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举行,中央美术学院许平教授、东南大学王静教授、香港城市大学薛求理教授、苏州大学吴永发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罗守贵教授、陆邵明教授等专家评委为各位获奖者颁奖,同时,组委会向东南大学、江南大学、杭州师范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上海师范大学等四个高校组织颁发了优秀组织奖。本次乡愁记忆设计竞赛意在培养青年学子的乡愁情怀与社会责任之心,共同面对人类问题“与水共生”。

徐汇滨江综合开发实地考察


12月1日组织了徐汇滨江实地考察活动。通过实地考察走访的方式同行专家学者、教师、同学投身感知滨江发展与规划,探索滨水公共空间发展的新模式。


12月1日上午,来自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兰州大学、江南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22位专家、学者与学生,参观了徐汇滨江西岸。上海徐汇滨江西岸位于徐汇区黄浦江畔,岸线长度11.4公里,区域面积9.4平方公里,规划开发总量950万平方米,是“上海2035”城市总体规划中承载全球城市核心功能的高品质中央活动区。这里曾是20世纪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之一,2008年以上海世博会的举办为契机,遵循“规划引领、文化先导、生态优先、科创主导”的发展理念,启动地区城市更新,对标巴黎左岸、伦敦南岸,开启了生产型岸线向生活型岸线的华丽转变。参观行程包括:徐汇滨江规划展示中心—龙美术馆—海事塔广场—余德耀美术馆—西岸艺术中心/西岸文化艺术示范区—西岸美术馆。此次活动得到了上海西岸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的支持。


首先参观了徐汇滨江规划展示中心,从宏观了解徐汇滨江开发的历程、机制与成果。展示中心通过徐汇滨江整体区域沙盘、光电系统、多媒体展示系统等多种高科技设施,全面展示徐汇滨江的设计理念及开发远景。通过详细的讲解与演示,可以让参观者对徐汇滨江的未来有一个详细而生动的认知。2008年以上海世博会的举办为契机,遵循“规划引领、文化先导、生态优先、科创主导”的发展理念,启动地区城市更新,对标巴黎左岸、伦敦南岸,开启了生产型岸线向生活型岸线的华丽转变。


其次,考察团在西岸科创公司臧洋飞副总的带领下实地调研了徐汇滨江开放空间、龙美术馆。在地感知记忆与想象的空间,漫步见江的设计理念与建设智慧。在西岸集团公司,藏先生就西岸集团的发展与上海徐汇滨江西岸的规划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


从地理上来看,黄浦江水在徐汇滨江转出了一个“W”形,今天它被叫做“西岸”。这里几乎见证了上海乃至整个中国现代工业的发展史:上海最早的机场——龙华机场、始建于1907年的铁路南浦站、华东六省一市的能源中心——北票煤炭码头、中国第一家湿法水泥厂——上海水泥厂、中国人飞机梦的开始——上海飞机制造厂等,都在这片区域诞生。经过十多年的规划布局,对标巴黎左岸、伦敦南岸等世界知名滨水区域,被誉为“上海西岸”的徐汇滨江正全力打造”双A” 驱动下的世界级水岸空间,同时创建了滨水空间综合开发的上海模式与经验。通过实地调研,与会者对“跨越边界 与水共生”有了更丰富、更多样、更直观的认知。




search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