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22 11:26

 设计教育理念·国际研讨会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he Idea of Design Education

导语:

2019年11月20日-21日,以“设计教育应对当下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为主题的设计教育理念国际研讨会成功举行。本次研讨会由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主办,云集了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英国、意大利、荷兰、澳大利亚、印度等国家和地区的近100位世界著名大学的知名学者、设计教育专家出席,旨在针对建筑、风景园林、设计、城市设计教育等设计类学科领域内的教育现状进行深入思考。

20日上午,研讨会开幕式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新上院举行,开幕式由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院长阮昕主持,同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时龄,哈佛大学设计学院执行院长、Niall Kirkwood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林忠钦在开幕式上发表致辞。


阮昕介绍了本次研讨会相关背景和主题:一是探讨设计教育应当如何应对当代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二是希望主要探索设计教育中的历史、技术、美学和伦理问题。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努力聚集有才华的科学家、学者和实践设计师,在“中国智造”向“中国设计”转型的广阔前景下,推进设计类人才培养和实践研究


同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时龄表示,如何在海内外各自既定的评估体系下保持自身的设计教育特色,是目前国内高校设计类学科需要继续关注的发展方向。哈佛大学设计学院执行院长Niall Kirkwood教授主要从研究、实践和教育三个方面阐述了学科研究进展于全球合作的重要性。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林忠钦表示,123年来,上海交大的人才培养坚持围绕社会需求和时代发展,设计学院的成立,对上海交大人文艺术与科学技术的进一步融合具有重大意义,希望与会专家能够积极展开讨论,就“设计教育理念”产生更多、更具创造性的见解,共同推动设计教育和学科的发展。

随后,跨学科主题报告及高峰论坛正式开始,论坛由阮昕主持,哈佛大学Martha Schwartz教授、上海科技大学教授王受之分别做主题报告。

 

Martha Schwartz教授以气候变化和风景园林景观行业、教育的关系为主题,围绕全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气候变暖、生态环境、社会平衡”等问题展开具体论述。她通过分享自己在相关领域方面的探索和思考,阐述了人类个体对城市生态恢复的重要性。她提出,要将设计教育、课程设置切实落在对未来设计师的培养规划中,人类才能逐步应对未来的挑战。

王受之教授以“现代设计教育我之见”为主题,对中国设计教育目前的发展困境和问题给出相关建议:未来设计教育应当继续着重对“创意思维”的培养,而非仅仅注重技术层面的“流水线熟练”。而面对国内设计教育日前的井喷现象,如何让设计教育回归根本、解决民生,又如何应对目前世界的重大变化,才是目前应当思考的问题——设计师是为人类、为全世界的发展而设计。


圆桌会议环节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志磊教授,深圳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孟建民教授,印度CEPT大学学术主任Aravamuthan Srivathsan,哈佛大学设计学院执行院长Niall Kirkwood教授,哈佛大学Martha Schwartz教授就主报告及设计教育的相关话题进行进一步交流。

徐志磊院士表示,日前国内设计教育需继续改进教育模式,通过将工程、艺术设计等学科进一步融合,平衡人类社会需求。徐院士提出,培养新工科设计人才需注重对“工程、系统、美学角度”的三种思维的培养,并将“理论、科学方法、实践”三个方面结合,解决传统设计教育中“科学不足、人文欠缺”的问题。此外,他就“创新设计”提出,中方和西方的文化融合也是实现创新设计的一个契机。

 

孟建民院士、Aravamuthan Srivathsan分别就学科高峰论坛报告的内容分享感受。在设计教育方面,孟建民院士对将多学科打通、国内外学术交流打通的提议表示赞同,并提出当前国内高校应当为设计教育相应“做减法、要聚焦”。此外,他认为可将建筑师分为三类:“一是从传统人文汲取养分的搞创作的建筑师,二是建筑师就当下的我们的条件、技术、环境进行创作的,三是指向未来的,就从未来发展来去面对、去思考、去从事建筑创作。”孟院士表示,建筑师不但应当只针对当前、过去,更要面对将来产生的问题和挑战进行思考和创作。

 

Aravamuthan Srivathsan重点对Martha Schwartz教授在报告中阐述的相关问题分享自己见解:他表示设计教育应当从相关性着手,才能够专注于公众。相关性,即是应对“相应时代需求、解决资源短缺和低生产力”等现实问题。同时他指出,在印度的设计教育中,平等、成本仍是对国内设计人才培养的巨大挑战。Martha Schwartz随后对Aravamuthan Srivathsan提到的平等问题做相关回应:她表示目前全球有许多非赢利组织及相关机构在不断努力,为世界南部等地区在逐渐建设更多教育平台和资源。

 

哈佛大学设计学院执行院长Niall Kirkwood教授对学科相关性、人生和职业选择、以及设计的广泛影响力等方面谈论了自己的观点。他讲到,“在座各位,你们很健康,但你们压力也很大:在你们的人生会在不同时间段至少会选择四个不同的行业,这代表你们需要去了解什么类型的教育和培训,才能让你们在这四种行业里胜任——教育应当是一生的。”王受之教授随后对Nail Kirkwood教授的看法做出相关回应,他表示,学生学设计,不仅仅能为自身谋生、更要对经济有用、对社会有用,才能做到所谓“大设计”。王受之教授对学生们也提出要求:“教育的未来是在你我手上,不是在我们这些专家手上,你们要学会提出要求、给出想象”。

 

最后,Martha Schwartz教授指出,“创造力”本来自于“质疑”:艺术家一直在发问号,发出质疑,并希望尝试不同的东西。她表示,这也应当是教育和培养学生的方向,“你们如有想法,一定要试,这是非常重要的。虽然可能会失败,但是没有关系,因为我们本来就需要在失败中不断学习。关键是你们应当如何去打开自己的心胸和视野?创造具有创造力的环境对你们来说非常重要”。


圆桌会议环节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志磊教授,深圳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孟建民教授,印度CEPT大学学术主任Aravamuthan Srivathsan,哈佛大学设计学院执行院长Niall Kirkwood教授,哈佛大学Martha Schwartz教授就主报告及设计教育的相关话题进行进一步交流。



20日下午,建筑、设计、风景园林、城市设计四个学科主题报告与高峰论坛分别同时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新上院举行。



建筑学科主题报告与高峰论坛


建筑学科主题分论坛主要围绕“建筑教育的特色与学科评价”“建筑教育的学术创造力”两个议题展开:


议题一“建筑教育的特色与学科评价”由麦吉尔大学建筑学院院长Martin Bressani教授主持,东南大学建筑国际化示范学院顾大庆教授、天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孔宇航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孙澄教授、湖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魏春雨教授、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杨昌鸣教授等专家出席,具体围绕“中国建筑教育是否同质化”、“教育者与教育特色的关系”、“时代变化下建筑教育的核心”等三个方面展开探讨。部分专家认为,目前国内应当扩大建筑教育评价体系的弹性,容许不完整但有特点的教学体系,同等看待国际化标准和地区特色,增加师资来源的多样化,在潮流变化中坚守建筑教育的核心

议题二“建筑教育的学术创造力”由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建筑学系主任范文兵教授主持。《建筑学报》主编黄居正、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及《新建筑》主编李晓峰教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及《ARCHITECTURE CHINA》主编李翔宁教授、米兰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Ilaria Valente教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学院教授及《时代建筑》主编支文军、华东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靖瑜等专家学者参与讨论,具体围绕“建筑学术期刊在建筑教育方面的作用”、“建筑设计教学与学术生产及其影响力的关系”、“建筑教育如何培养学生学术创造力”等三个方面展开探讨。与会专家认为,建筑期刊应加大对教育成果的沉淀和推广,设计教师及体制需共同努力以解决设计教育与学术生产之间的矛盾,以与时俱进的问题意识为导向、加强学术规范来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设计研究的质量及影响力标准急需取得业界共识


设计学科主题报告与高峰论坛


设计学科主题分论坛主要围绕“设计引领的跨学科知识融合”“本硕博贯通的设计+人才培养”两个议题展开:


议题一“设计引领的跨学科知识融合”由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副院长韩挺教授主持,伊利诺伊理工大学设计学院Keichii Sato教授、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院长丁伟教授、武汉理工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副院长吕杰峰教授、拉筹伯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院长Duh Been-Lirn教授等专家出席论坛并参与讨论。专家们认为,设计需要继续进一步融合产教、科艺、创新,通过整合产业链的知识、技能、资源实现对创新设计新人才的培养

议题二“本硕博贯通的设计+人才培养”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赵超教授主持,埃因霍芬理工大学工业设计系教学主任Stephan Wensveen、湖南大学设计学院副院长谭浩教授、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吴翔教授、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副院长徐江教授、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设计系主任张立群副教授出席会议并参与讨论,具体围绕上海交大设计系学科生长路径和发展方向、设计学科未来授课模式的转变和学术研究的贡献及影响力、设计学科的未来自适应、相关产业转型需求等方面展开相关讨论。



风景园林学科主题报告与高峰论坛


风景园林学科主题分论坛主要围绕“风景园林教育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风景园林设计教学理念与方法”两个议题展开:


议题一“风景园林教育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由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副院长车生泉主持,哈佛大学终身教授Martha Schwartz、哈佛大学设计学院执行院长Niall Kirkwood教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刘滨谊教授、康奈尔大学风景园林系主任Timothy Baird教授、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及旅游与健康学院名誉院长包志毅教授、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副院长及《风景园林》副主编郑曦教授等参会专家分别围绕“风景园林教育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设计的科学研究模式”、“第四代现代风景园林的特征与预期”、“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本科教育体系”、“针对环境问题,强化功能性植物景观教学和研究”等内容做主题报告,并展开深入讨论。与会专家通过回顾现代风景园林历程,基于先期探索、时代发展和人类需求的变化,共同探讨了新时代背景下的风景园林的使命,以及如何通过强化教学和研究,来应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

议题二“风景园林设计教学理念与方法” 由美国康奈尔大学风景园林系教授Timothy Baird主持,国际风景园林联合会(IFLA)主席James Hayter教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主任韩锋教授、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规划系主任李志明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主任林广思教授、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风景园林系主任刘骏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风景园林艺术学院园林系主任李厚华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风景园林系主任王云副教授等学者,分别汇报“设计教育与本地文化融合”、“近20年国际风景园林设计研究演进视野下的设计教学改革”、“基于设计思维训练的风景园林实践课程重构”、“通过设计做研究的风景园林设计教学”、“基于创新与应用分流的园林植物选修课设置”、“风景园林设计基础教学的理念与构架”等报告内容。重点研讨了风景园林的主要学科方向、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模块及创新与应用相结合的多元教学体系构架与人才培养理念等内容。

城市设计学科主题报告与高峰论坛


城市设计学科主题分论坛主要围绕“城市设计教育的核心目标与方法”“城市设计的有限目标与无限空间”两个主题展开探讨。


议题一“城市设计教育的核心目标与方法”由密西根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Jonathan Massey主持。印度CEPT大学副教务长Chirayu Bhatt教授,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常务副院长黄勇教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刘健特别研究员,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吴越教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庄宇教授等专家,围绕“城市设计教育理念与内涵发展、区域视角下的城市设计、设计思维与融贯综合和存量建设时代下的理论支撑”做主题报告并展开自由发言。专家们指出,在城市设计行业转型的背景下,城市设计的学科内涵及教育发展将更强调跨学科和综合性。只有通过与其他学科充分交流,同时在保持固有特色和核心价值的基础上,在学科体系中才能发挥更大作用

议题二“城市设计的有限目标与无限空间”由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王林教授主持。印度CEPT大学学术主任Aravamuthan Srivathsan教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主任蔡永洁教授,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执行院长沈中伟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孙一民教授,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伍江教授等专家学者,围绕“城市设计的未来重点发展方向、城市设计和城市治理的广阔相关合作空间、城市设计的空间规划和管理作用”等问题做了深入交流。专家们认为,在增量时代向存量时代转型的过程中,城市设计也面临着的更多的机遇与挑战。城市设计可以从产业、空间、色彩、人的活动等各个方面切入,但回归生活、坚持以人为本,以及在此前提下提升城市空间品质才是城市设计的根本出发点

在本次城市设计主题论坛上,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参会嘉宾及学生们围绕以上两个主题展开充分讨论和热烈交流。最后,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院长阮昕总结到,城市似乎是一个有机体,其实她像一个奇怪的“工艺品”,虽都由人规划设计而成,而人的生活又很难规划设计,或许这是城市设计的难点所在。今天的讨论,嘉宾们观点多元开放。城市设计是为人服务的,为城市中的人的生活服务的。从为生活服务这个角度讲,我们的城市设计是一种哲学,她体现了对城市和城市中人的尊重,这是一个方法论的共识。但城市设计的“材料”究竟是什么,还值得深思探讨。


院长高峰论坛:

设计——伦理、美学、历史与技术


21日上午,院长主题报告及高峰论坛在杨树浦路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主展馆区举行,金斯顿艺术学院设计学院Austin Williams教授主持,纽约大学Sheldon H. Solow讲席教授Jean-Louis Cohen做主题报告。

Jean-Louis Cohen教授认为,建筑教育的挑战在于美学教育和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对历史文化的深入研究是培养建筑师创造力的重要途径。通过梳理西方历史中的实践和建筑教育,他表示,学校并非是进行学习的唯一载体:学生更应当在学校中激发想象力、创造力,在专业实践中获得技能,在文化探索中理解建筑、热爱建筑。报告结束后,在场嘉宾和听众就历史研究的时代性、包豪斯与当下建筑教育课程设置、东亚文化历史视角等相关领域展开进一步讨论。


圆桌研讨环节


上半场主题研讨由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伍江教授主持。麦吉尔大学建筑学院Martin Bressani教授、金斯顿艺术学院设计学院Austin Williams教授、伊利诺伊理工大学设计学院Keiichi Sato教授、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常务副院长黄勇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李晓峰教授、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执行院长沈中伟教授、湖南大学设计学院副院长谭浩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赵超教授就报告主题进一步展开交流。

Keiichi Sato教授认为,现代社会万物互联的特性,增加了连接的复杂性。但设计需要降低复杂、解决重要问题。跨学科、终身学习可以帮助设计师应对未来社会的挑战;Martin Bressani教授表示,建筑历史、文化应当符合其学科特点,建筑的外观和内涵应具有统一性,伦理、美学的关系也应密切统一。Austin Williams教授则表示,复杂性并非源自世界,而源自当下的叙述方式:日前对伦理的阐述仍相对自由,而对人性的定义和世界的连接并不利于人对自己塑造认知。李晓峰教授则认为,当前建筑教育体系细化、知识碎片化、人才类型细化,应重新重视通才、全方位教育的观点。沈中伟教授同样认为,在今日中国,通才比专才更重要,并对西南交通大学的学科整合理念进行介绍。谭浩教授则提出了“我们应当教给学生什么”、“设计到底是什么”两个问题,他认为,在当前背景下,设计思维导向的培养尤为重要。最后,赵超教授表示,中国当前具有全球最大的设计市场、教育规模,但中国在设计师的品质和教育本体上仍任重道远,并通过分享清华的教学实践阐述如何全球化输出中国设计和中国智慧。

下半场主题研讨由阮昕教授主持。拉筹伯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院长Duh Been-Lirn教授、米兰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Ilaria Valente教授、纽约大学Sheldon H. Solow讲席教授Jean-Louis Cohen、密西根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Jonathan Massey教授、哈佛大学设计学院执行院长Niall Kirkwood教授、天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孔宇航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孙一民教授、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院长王向荣教授、湖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魏春雨教授对伦理、美学等主题展开进一步讨论。

Duh Been-Lirn教授认为,当下社会科技发展飞速,人类的创新不应跟随他人,而应学会通过伦理导向进行思考:这种思考更多源于生活体验、外来体验和本土文化的碰撞。Ilaria Valente教授指出,建筑历史中的“持续性概念”应当被重视——时代的变化无疑会带给人们思维的变化,而对“持续性概念”的讨论更能帮助人们在不同文化、历史之间建立沟通桥梁。Jean-Louis Cohen教授表示,建筑和情感具有紧密联系,建筑材料的改变也会带来建筑审美的变化。Jonathan Massey教授则指出,设计师应当如何面对新科技、厚数据等新材料?材料变革驱动行业变化,这些也和设计学科教育息息相关。Niall Kirkwood教授表示,设计师的意见在“设计”中尤为重要,因此景观设计师应当对建筑保持批判性意见,而建筑师也应当在时代的刷新下重新进行自我定位。孔宇航教授认为,中国的建筑历史曾出现断层,如今的建筑教育既需具有国际理念、方法,也需兼顾中国文化下的建筑秉性。孙一民教授则认为,东西方文化理念的融合、碰撞为设计者们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在设计教育中应当多聆听学生意见,谨慎传承传统设计教育理念。最后,魏春雨教授提出,是否有一套独立的建筑学伦理、美学、历史和技术体系?如有,持续发展和传承便是最好的伦理。


上海实地考察:

相遇,让城市更美好


研讨会后,会议根据相关考察路线,组织引领与会专家、学者及参会嘉宾至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主展厅及杨浦滨江公共空间等地展开调研。


本届城市空间艺术季规划建筑板块策展人由阮昕担任,以“再生——水之魔力”(Rebirth(Mutation)-Water,an Enigma作为策展理念,尤其强调以学术性、历史感、前瞻性和公众参与,共同打造扎实而具有活力的展览内容。在本次展览中,水的魔力将主要通过上海、威尼斯、悉尼的“三城记”,辅以世界上其他滨水地区再生的优秀案例进行展现。

21日下午,设计学院阮昕、王林、张海翱、宣湟、杜骞等教师分别就城市空间艺术季主展馆——毛麻仓库三层、四层的“三城记”展区以及杨浦滨江公共空间等地,向参观嘉宾介绍相关特色展项,并揭示水如何改变了人的生活及城市空间。

杨浦滨江记载了上海百年市政、工业的城市发展历史,也承载了上海工人阶级投身新中国建设的珍贵记忆,其沿线工业和仓储功能的退出,为上海城市中心提供了1.8平方公里的城市转型发展用地。将杨浦区滨江南段公共空间及沿线历史建筑融入本届空间艺术季这一重要举措,使得空间艺术季首次从室内展走向室外空间,实现了将公共艺术作品与城市空间本身的艺术魅力相结合的愿景。

search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