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30 10:55

喜讯!设计学院师生受邀参加2020年成都公园城市国际花园节暨第三届北林国际花园建造节并获奖

快讯

2020年10月23日,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国际竹藤组织指导,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北京林业大学、成都市博览局共同主办的“2020年成都公园城市国际花园节暨第三届北林国际花园建造节” 在成都桂溪生态公园东园完美落幕。我院风景园林系、建筑学系、设计系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共同组成的跨专业跨年级学生团队(崔自佳、陈宇钢、张恩嘉、曹一丹、吴佳远、汤颖慧、赖佳妮、杨清枫)首次代表上海交通大学参赛,在陈霆、张洋、于冰沁、王云老师的共同指导下,经过6个月的打磨、默契配合,完成作品“觅羽”并斩获三等奖。


我校参赛团队和获奖作品

参赛团队合影

作品“觅羽”

获奖证书和奖杯

评审现场



设计理念

作品借鉴了东方古典文学语境中的幻蝶的形态意向,借蝶变寻秘境,引发世人对秘境的遐思与向往;幻蝶灵动、轻盈的动态特征暗合了竹构材质柔韧与张力的材料属性。在其中花园是此在,秘境是彼在,蝶是载体,作品力求通过“寻觅”的手法,让游人通过场所的穿梭和视角的转换,在虚实空间变化中游走于秘境之间,溯源梦境,寻幽觅趣。整体作品在形态上,打造了张拉与反正交的体态;在结构上,追求单元与聚合的组合形式;在空间上,营造了虚实相生的状态。


现场搭建

对于学生们而言,平时主要的学习都是基于图纸的,这次比赛对于学生了解项目施工的过程而言是一次十分宝贵的经历。作品作为整个场地中唯一的腾空架空,相较于整体接地的作品而言,大大提高了其建造难度。整个作品的支点较少、体量较大,如何确保其稳定是一大挑战。另外,由于使用的加工竹材需要是事先烧制完成的,整体烤制程度完全需要人工控制,因此最终获得的材料与图纸之间都会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偏差,这也导致了最终的架构形态会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在双重困难之下,我们的作品在一开始就成为了主材提供方最为担心无法实际建成的作品。但是,团队成员迎难而上,积极寻求合理的解决方式,克服难处。而最关键之处即在于第一天能否将整体框架架构完成。


第一天,团队成员众志成城,并巧妙的使用了竹竿充当“脚手架”,经历了“结构初立——反复整形——加固节点”的步骤,最终完成了整个作品的骨架,这也让所有的同学都舒缓了一口气。整体竹构的骨架确定之后,便开始了修补工程。接着,我们使用麻绳困扎的方式去遮盖那些交接的节点。

第一天完成效果如图


第二天,我们在骨架基础之上,进行了我们细部的内容完善工作。细部编织结构我们主要采用双面混编的效果。至于采用混合编织的原因在于,一方面可以通过竹丝的细致来体现羽毛状的轻盈感,符合“觅羽”的主题立意,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竹篾体现体量与厚度,丰富整体的质感。

细节如图所示


第三天和第四天,因为前期较快的完成了任务,所以我们拥有了充分的时间去布置我们的花园。为了更好的契合设计意境,营造梦境般的感受,我们更多的选择了场地上了蓝紫色植物:藿香蓟、墨西哥鼠尾草、紫花鼠尾草、姬小菊、马缨丹等。同时因为我们的花卉配置较为丰富,也吸引了周边众多的蝴蝶前来参观、采蜜。


最终建成的效果图


同时,作品也受到了众多游客们的喜爱,不少游客前来参观打卡。


插曲

「校园先行实践」


整个小组的同学和教师,由于都是第一次参与搭建设计,因此为了确保我们的作品能够顺利搭建完成,我们也率先在校园进行了小模型以及1:1大模型尝试。在校园的初期尝试中,我们遇到了很多困难,也尝试了多种不同的解决方案,这都为我们在成都顺利的快速搭建完成做好了铺垫。


校园建设场景


校园作品地址位于: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实训楼门口大草坪


比赛整体情况

本次花园建造节最终落地建造搭建的25个竹构花园作品分别来自第三届“北林国际花园建造节”设计竞赛的17组获奖作品和8个川渝本土高校邀请团队方案。在此前已结束的方案设计竞赛环节,来自101个国内外高校和单位的近2000名园林学子和设计师报名参加了设计竞赛,17个竞赛方案从241份投稿作品中脱颖而出。本次竞赛主题为“秘境花园”,要求参赛者们在尊重原竹自然特性和施工技艺特点的基础上建造花园,结合花卉的运用表达出设计师对花园诗意内涵的理解。

25个竹构花园作品


评审专家有:评审委员会主席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院长、教授王向荣,以及评委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城乡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长王香春,国际竹藤组织全球竹建筑项目协调员刘可为 ,同济大学教授刘滨谊,清华大学教授李树华,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发展研究院院长陈明坤,成都市花木技术服务中心主任张彤,竹境竹业科技公司董事长蔡卫 。



成员们的感想

觅羽从效果图到实地景观构筑,在多位指导老师的专业指导下经历了整个竞赛设计团队不断的概念磨合、结构挑战、方案修改与方案整合。每个小伙伴都展现出自己的独特优势为团队做贡献,感触最深的是方案带给团队的落实促动力,把我们团队的凝聚力拧成一股麻绳,大家尽心尽力、各司其职地不断提出、分析、解决问题,最终齐心协力建造落实。于我而言真的是次美好又难忘的设计体验,从中收获学习到很多。

——崔自佳


从设计到建造,这个过程我们期待了很久,也担心了很久。我们非常期待那只蝴蝶能够飞出图纸,在更宽广的大地上展翅翱翔;同时也十分担心在成都搭建的时候,所获得的竹材是否依然和图纸存在较大的差异,又要在怎样的不确定性中完成搭建。庆幸的是,一切都比我们预想的顺利多了,我们还成为了场地最早立起框架的小组。这个项目很好的让我们学生经历了方案和落地之间会遇到的种种艰难。此刻最想说的就是感谢,感谢这一路上无数帮助我们的人,感谢主办方给我们创造了这样的机会。

——陈宇钢


第一次参加战线拉得这么长的竞赛,也非常荣幸能和小伙伴们一起前往现场参与搭建。一切的困难都在听到各位成都市民的称赞和喜爱后烟消云散了,看到大家在我们的作品里打卡拍照、奔跑或者静坐,这个作品获得什么奖项就已经不那么重要了,这才是他的高光时刻呀!

——张恩嘉


三天时间,从方案图纸到实际落地,从搭构筑到建花园,经历了现场调整方案,努力争取花材、坚守场地到深夜、协调工人完成任务种种。全队上下腰酸背痛。完工后我在场地边上坐了很久,看见花园里人来人往,手牵着手走进花园的老年夫妇,在小径上追蝴蝶的小姑娘,翅膀下摆拍的年轻人,还有那些蓝紫花丛中的蜂蝶飞舞。景观的力量可以多么强大?人的快乐可以多么单纯?我们做为那个中间人,那一刻,感到双倍幸福。

——曹一丹


当竹构真正落地的时候,内心的欣喜欣慰超过了身体的疲惫。期待它可以给当地人带来欢乐时光。

——吴佳远


第一次参与实体搭建,我发现盯施工真的很累,晒黑真的很容易,工人师傅真的很辛苦。

——汤颖慧


第一次参与实体搭建,我感受到构筑每一个连接点背后的深思熟虑和园林中一草一木的来之不易。图纸、模型到实体的转变过程非常奇妙。

——赖佳妮


从方案构思到落地我们作了多次调整,对比例和细部的感知是我在此次经历很宝贵的收获。

——杨清枫



致谢:

感谢组委会的精心组织和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的支持!

 

学生团队:

崔自佳、陈宇钢、张恩嘉、曹一丹、吴佳远、汤颖慧、赖佳妮、杨清枫


指导教师:

陈霆、张洋、于冰沁、王云



素材来源:2020年成都公园城市国际花园节暨第三届北林国际花园建造节 上海交大设计学院风景园林系

文字:陈宇钢

部分图片来源自「风景园林」公众号 “觅羽”团队

编辑:黄琚

审核:王云 张楠

责任编辑:武超


search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