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FourC Challenge 圆满落幕:以设计之力,共筑可持续未来新平衡
2025 年 7 月 13 日,由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主办的第五届 FourC Challenge 24 小时设计挑战赛圆满收官。这场汇聚全球青年智慧的设计盛宴,以 “ReBalance”为主题,在 24 小时的紧张创作中,见证了跨学科、跨地域团队碰撞出的创新火花,更以全新赛制为可持续设计领域注入了新活力。
24H
创意狂飙跨校协作绽放思维之光
此次初赛阶段于 7 月 12 - 13 日全程在线上展开,采用极具挑战性的 Make - a - thon 模式。来自全球多所顶级高校的参赛者,根据六大可持续设计方向进行跨校分组。不同国籍、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们迅速打破壁垒,在虚拟空间里展开热烈讨论、分工协作。在萍水相逢的团队中进行高效协作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破冰、沟通、并建立起高效的工作流。这正是FourC精神最直接的体现:主动联结 (Connect) 未曾谋面的队友,高效地相通 (Communicate) 彼此的想法,紧密地合作 (Collaborate) 攻克难题,最终共同创造 (Create)出了令人赞叹的成果。这种跨越障碍、凝聚共识的能力让人称赞。
从基于代际沟通的社区适老化设计,到“数字平权”视角下的包容性公共空间构想,从未来人居呼吸健康生态方案,到城市历史街区的“记忆激活装置”设计,从食品设计的可持续转型,到基于中草药的社区健康管理服务体系设计,各小组围绕主题,在24小时内高效完成了方案构思与成果产出。
来自全球优秀设计院校的导师全程护航,让这场 “头脑风暴” 既有激情又有深度。围绕着“ReBalance”这一年度主题,遵循着“理解、定义、构思、原型”的创新流程,将理论与实践结合 ,不仅关注“物”的设计,更深入到了“关系”的设计,为构建一个可持续、健康、美好的未来 贡献了宝贵的智慧。
6 Themes
全球青年设计师的可持续实践蓝图
经过资深专家针对创新性、落地性与社会价值等多方面的综合评审,六大主题各有1-2组团队脱颖而出。以下为各主题晋级名单及作品简介,展现可持续设计从概念到实践的清晰路径。
01. 基于代际沟通的社区适老化设计
Team 8 |Deep sink
小组成员
卢勇行 江南大学
于仕伟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黄依欣 南京理工大学
张肇文 厦门大学
陈欣雨 西南大学
作品简介
基于代际沟通的视角和适龄设计的理论支持, 项目将采用创新的「共居」互动模式,透过联合活动和项目,促进长者与儿童的情感联系,打破代际之间的沟通障碍。在「共生」平台的支持下,长者、儿童和青少年可以在共创空间内共同成长和交流,促进跨代合作和社会和谐发展,最终实现更健康、更可持续的社区环境
02. 未来人居呼吸健康生态设计(服务/产品/体验)
Team 2 |Pentaverse
小组成员
栾亦卉 江南大学
龙威宇 华南理工大学
徐诗雨 上海交通大学
刘彦希 中国美术学院
赵孟冉 四川美术学院
作品简介
聚焦城市公共交通空气质量恶化问题,针对地铁车厢乘客呼吸健康痛点,设计了一个融合空气净化与情绪疗愈功能的智慧系统。
Team 4 |Lucky Lung
小组成员
胡璟奕 华中农业大学
张 庆 四川美术学院
王奕凯 湖南大学
金璧如 东南大学
作品简介
这款智能镜子融合空气净化,重点配备呼吸训练系统,通过人们日常照镜子的习惯为导向,以及屏幕可视化引导用户进行个性化呼吸练习,强调正确呼吸的重要性。同时净化室内空气,达到自然而然的介入式健康呼吸引导。镜子的呼吸灯会根据用户的呼吸节奏变化,帮助缓解外出务工人群压力并提升肺活量。产品适合卧室、办公区等多场景,兼顾科技与日常健康。
03. 食品设计的可持续转型
Team 15 |努力不通宵
小组成员
滕嘉祺 上海交通大学
惠 尧 上海交通大学
蔡豪宗 澳门科技大学
赵 晏 长春理工大学
朱婧嫣 华东师范大学
作品简介
Eatmate AND Feelyum 是一个以食物为情绪媒介的陪伴式支持系统,通过AI驱动的IP共食体验、情绪感知食物推荐与可视化记录,帮助年轻人在高压生活中重建“吃”与情绪的连接,让每一餐都成为被理解、被陪伴、被照顾的温柔时刻。
04. 基于中草药的社区健康管理服务体系设计
Team 13|青囊云坊
小组成员
娄伟慧 江南大学
戴鹭俨 上海交通大学
周雪妃 中国美术学院
曹 颖 西北工业大学
杨语欣 东南大学
作品简介
Herbal Blossoms 是一款支持女性经、孕、产、更四期健康管理的智能草本护理系统。结合中医理念与触屏交互,依据症状推荐定制茶包,并融合艾灸、香囊制作等非遗疗法。它将传统草本智慧融入现代社区生活,倡导可持续的自我调理方式,唤醒女性对身体节律与文化传承的关注,打造人人可及的日常养护体验。
05. “数字平权” 视角下的包容性公共空间设计
Team 19 |PolyMuse
小组成员
胡宜凡 湖南大学
刘抒涵 上海交通大学
杨晨璐 江南大学
石 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作品简介
以“数字平权视角下的公共空间设计”为核心,聚焦女性如厕以及经期友好需求,通过“APP+空间联动”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如厕以及经期关怀体系。
06. “记忆激活装置”—— 城市历史街区的轻介入式设计
Team 25 |MemoBalance-25
小组成员
任凌志 中国美术学院
周子暄 华南理工大学
阙 源 西南交通大学
张俊杰 湖北美术学院
王 培 上海交通大学
作品简介
通过构建⼀个以“红绿灯等待”为触发⾏为的多维设计系统,在城市“历史-现代突变缝隙”中,实现空间、时间与记忆的⾃然过渡。以机械翻⻚装置、视觉引导、斑⻢线时间线、⽇晷式时间标注为核⼼,实现⽩天与夜晚的双模式沉浸体验。
Next
从中国项目储备到全球方案
所有获奖成果已直通 UNIDO Global Call 中国项目储备,将代表中国报送至今年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全球方案征集(UNIDO Global Call),有望冲击联合国奖章并参加在沙特利雅得举办的颁奖仪式。晋级团队将获邀参加8月24 - 30日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的国际线下工作坊。届时,晋级团队将由资深导师全程带队,助力团队深化设计方案,推动创意从构想走向落地。
不止于竞赛
一场跨越国界的设计对话
自 2020 年创办以来,FourC Challenge 始终秉持 “创造(Create)、联结(Connect)、相通(Communicate)、合作(Collaborate)” 的理念,已成为全球青年设计师交流的重要平台。本届赛事延续了跨学科、跨地域、跨学校的联动模式,让百余名参与者在 24 小时内,以设计为桥,增进了对世界的认知与理解。
正如 “ReBalance” 的主题内涵,设计不仅是解决问题的工具,更是协调传统与现代、技术与人文、个体与系统的纽带。2025 FourC Challenge 虽已落下帷幕,但这些充满智慧的设计方案与青年们的创新精神,将持续为可持续、健康、美好的人居环境营造注入动力。让我们共同期待,在8月的工作坊中,这些创意能绽放更耀眼的光芒,在国际舞台上书写属于中国青年的设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