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7-23 18:10

我院学子设计建成作品获2025德阳市花月季展最高奖项

2025年5月,“第四届德阳市花月季展”大学生花境设计大赛在广汉市三星湖举办。“2025年第四届德阳市花月季展”大学生花境设计大赛作为本次市花月季展重要板块之一,紧密围绕德阳市公园城市建设要求,秉持创新、绿色、融合、共享的理念,助力美丽宜居德阳建设。其中在大学生创意展园,我院环境设计专业大一本科生高紫琪及其队友陈博雅,在风景园林系副系主任常湘琦助理教授的指导下完成的设计作品《神树馨语花愈古蜀——基于视嗅触疗愈的花境设计》获得本届花展第一名——最高奖项大奖。

获奖证书

2025德阳市花月季展开幕式现场

本届花展中,上海植物园面向全国各所高校进行了作品征集,并从来自北京、上海、四川、江苏、河南、广东六个省市的80所高校的164份有效参赛图纸中评选出10份优秀作品入围,并进行了深化设计和落地。在我院师生与官方提供的社会施工单位与景观单位的共同努力和配合下,经过一个月的相互沟通和对作品的不断打磨,最终呈现出了精彩的效果。据悉,共有32家主流媒体对花展花园进行了专题报道,全网传播量突破1.2亿次,短视频等相关自媒体平台播放量达800万次,五一期间共接待市民游客12.3万人次前来观赏打卡。

获奖图纸

作品简介

作品名称

《神树馨语花愈古蜀——基于视嗅触疗愈的花境设计》

设计学生

高紫琪、陈博雅(东华大学)

指导教师

常湘琦

研究方向:棕地景观与健康、景观策划、风景园林专业教育

作品构思

设计说明:

本方案以三星堆青铜神树与神鸟图腾为文化原型,以再现三星湖的波光粼粼与古蜀太阳的信仰。通过竹木与疗愈植物的设计,打造视嗅触融合的沉浸式疗愈空间。

神鸟抽象为竹木格栅飘带,在花境中模拟羽翼翻飞的灵动轨迹;青铜神树转化为场地核心位置的竹木亭架,亭架下散落着竹木制作的座椅。竹木材料可完全回归土地,践行“取法自然,回馈自然”的设计哲学,让文化符号与生态理念在花园中共生共荣。设计也尽量保留了竹木本身温润的颜色和特性,不仅供人乘凉休憩,还可以让人在游园中通过触碰自然唤醒人们对物质世界的细腻感知,达到疗愈作用。

植物配置上,花园用多个板块谱写一本用植物书写的立体地方志,选取了德阳本土月季为骨架植物,搭配绣球、鼠尾草等适应性强的植物。花园融合本土植物与疗愈品种,在园路两侧布置香花月季、薄荷、迷迭香、茉莉、木香等可供人触摸和嗅吸的植物,编织成天然香氛矩阵,这些具有芳香烃的植物可以舒缓人们焦虑的神经,起到身体疗愈的作用。

同时,场地内布设了祈福环节,游客将写满祝福的祈福签系上枝头,金属风铃与自然风声合奏出疗愈交响,将祈福仪式转化为多感官体验。游客在书写愿望、触碰植物、聆听风铃的过程中,实现与自然的深度互动,获得心灵慰藉与自我疗愈。

建成效果


学生参与感想

当获奖的一刻,我仿佛看到亲手培育的花苞在阳光下绽放。这份荣誉不仅是对设计的认可,更是对自然之美的共鸣。感谢老师带领我们深入理解月季的生态习性与文化意象,从月季的研读到构筑物材质改良的实践,每一步都凝聚着专业智慧。感恩队友凌晨三点的方案迭代,在交流中让“三星入画,月季为媒”的设计理念逐渐清晰;致敬德阳市花月季展组委会,搭建了艺术与生态交融的舞台,让我们的设计得以在三星湖畔绽放

在月季与伴生植物的搭配实验中,从色彩冲突到生态共生,我们学会了“向自然学习设计”。施工阶段暴露的工程知识盲区,提醒我们园林设计不能止步于美学构想;花期调控的不准确让我们意识到,浪漫的创意需要严谨的植物学支撑。  

这次获奖不是终点,而是将设计落地的起点。正如月季需要定期修剪才能盛开,我们也将继续在自然土地上学习耕耘,让交大设计在更多地方绽放盛开。

search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