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7-18 09:30

​上海市文物局一行到设计学院专题调研人工智能赋能文物建筑保护政校协同创新工作 

2025年7月15日,上海市文物局副局长向义海一行到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专题调研“人工智能赋能文物建筑保护”协同创新工作。设计学院作为主要对接单位,与文物局围绕数据共享、技术攻关、标准建设等领域展开深入交流,拟共建“建筑遗产智能保护联合实验室”,助力上海打造文物数字化保护标杆城市。上海交通大学文科处副处长、智慧人文社科中心常务副主任罗金才,文科处副处长、智慧人文社科中心副主任(挂职)、人工智能研究院教授马超,设计学院副院长、建筑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曹永康等代表参与调研活动。

与会代表研讨文物智能保护路径

在设计学院举行的专题座谈上,曹永康以“文物建筑数字化保护与智能化管理创新实践”为主题介绍了交大在文物建筑智能化领域的突破性成果:基于数百个勘察文本构建的“一点一测”建档体系,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垂直大模型等。他提出“数据共享-模型训练-标准输出”三阶段合作路径。

罗金才表示,上海交大文科处将大力支持开展“AI+遗产”交叉课题研究,推动建筑遗产数字化跨学科创新,促进设计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与文科处实体化协作,打造具有示范效应的创新成果。

向义海表示,上海市文物局将与上海交通大学开展多方面合作:在数据开放方面,探讨开放共建文物遗产数据集的可能性;在政策赋能方面,后续将联合市科委出台文件推进标准建设。他指出,上海交大在文物智能保护方面展具有“综合学术能力”与“模式创新性”,期待通过政校协同开启文物智能保护新篇章。

上海市文物局文物处处长李晶提出,未来将探索项目走出校园,与校外资源对接,推动建立多方合作参与的共创平台。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科技处副处长毛占刚介绍,目前已在制定相关补贴政策,市文旅局将持续支持文化遗产数字化工作,并将协调推进文旅数据链资源共享。

座谈会前,与会人员在软件大楼人工智能研究院参观,由马超介绍AI人工智能领域关键技术。

双方与会代表在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大楼大堂合影留念


供稿:设计学院建筑遗产保护中心



search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