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承载”主题联展开幕!
“海派·承载”主题联展正式开幕,以纪念上海交通大学建校129周年和Art Deco诞生100周年,本次展览在上海市徐汇区文化和旅游局,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校友总会办公室指导下,由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携手徐家汇书院联合主办。本次展览以建筑为媒,融合多维视角与多元表现形式,在徐家汇书院与交大设计大楼两个特色展区之间构建起时空对话,展现海派文化的多元性、包容性和创新性。
01 |
往昔 | Art Deco 建筑
建筑可作为一个「展品」
文脉相连 海派往昔 校地联展推动文化共生
4月5日,“海派·承载——海派Art Deco建筑的往昔与再现”特展活动在徐家汇书院举行。徐汇区文旅局局长伍彦心,徐汇区图书馆馆长房芸芳,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部长胡昊,云南省洱源县委宣传部部长李建梅,上海交大设计学院院长阮昕、党委书记武超等相关单位代表出席。活动由武超主持。
伍彦心在致辞中表示,徐汇区作为海派文化发源地和中西文化交汇地,承载着以徐光启人文科技精神为核心的上海城市品格。本次展览呈现了海派文化的历史脉络与当代创新,生动诠释了开放、包容、务实、创新的城市精神。她特别指出,徐汇区与上海交通大学拥有深厚的历史渊源,近年来与设计学院携手相伴,在文化创新领域成果显著。此前,双方合作的《上海1924:武康大楼百年历史沉浸展》成功实现产学研转化,成为示范案例。未来,徐汇区将继续以开放姿态深化与交大的合作,助力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
胡昊表示,本次联展凝聚了设计学院智慧的学术成果,通过徐家汇书院搭建起学术研究与大众对话的重要桥梁,是上海交大与徐汇区校地协同创新的重要文化实践。时值学校建校129周年,此次展览既是对历史文脉的梳理,更是面向未来的文化创新。学校将持续深化“新文科”建设,依托设计学院的学科优势与创新资源,积极推动校史文化与区域文脉有机融合,让文化传承真正融入城市发展脉络,为建设上海文化高地提供学术支撑和创新动能。
阮昕及房芸芳为嘉宾及公众作导览,并介绍展览情况。徐家汇书院“往昔|Art Deco建筑”展区以模型徐汇衡复风貌区经典建筑,底座融合Art Deco形式语言与江南水乡元素,形成江南文化托举摩登生活的总体意象。通过AI技术,生动再现建筑及其承载的“摩登都市”生活。交大设计大楼作为Art Deco海派精神现代化的延伸和演绎,以建筑设计传承海派文化。
02 |
再现 | 交大设计大楼
建筑可作为一个「展场」
创新展场,精神再现,当代转译激活文化脉络
上海交通大学建校129周年校友返校日当天,“海派·承载”主题联展开幕式在设计大楼大堂举行。校党委副书记赵昕,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方曦等学校机关部处及兄弟学院负责同志、校友、作品征集获奖者、师生们参加开幕式。活动由武超主持。
阮昕回顾学院发展历程与成就。他指出,学院虽成立仅七年,但发展迅速,学科建设成效显著,2025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建筑与建造环境”学科跃居全球第24位,“艺术与设计”学科稳居全球百强。他强调,学院秉承“体用并举,设计大义”的理念,注重产教融合,师生作品屡获国际奖项。本次展览以建筑为载体,徐家汇书院展区聚焦历史文脉,而设计大楼展区则呈现现代转译,二者共同演绎海派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阮昕表示,学院未来将继续深化交叉学科建设,推动设计教育与社会需求结合,让交大进一步融入上海城市文化生态,为文化遗产活化与传承注入创新动能。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大楼」主题作品征集活动吸引校内外师生、退休教职工、交小苗以及设计艺术界人士广泛参与。活动现场嘉宾为作品征集活动获奖者颁奖。
在“梦想花园思源年度捐赠仪式”中,赵昕为支持设计学院文化建设的捐赠单位及个人颁发感谢状。
仪式后,策展人阮昕为到场的嘉宾代表、校友及师生们进行导览。
出席开幕式的嘉宾还有,工业设计系创系系主任、退休教授朱崇贤,设计学院校友会会长、2007届工业设计工程硕士校友邵景峰,1997届工商管理专业校友叶松青,设计学院校友会副会长、1997届园林本科校友林光青,设计学院校友会副会长、1998届园林本科校友项飞,设计学院校友会理事、2005届园林本科、2009届风景园林硕士校友周坤,1995届园林本科校友崔海峰,教务处处长章俊良,校友总会办公室主任顾希垚,资产管理与实验室处处长陈江平,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地方研究院管理处处长徐兵,后勤保障中心主任蒋立峰,终身教育学院院长胡洁,媒体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徐剑,校妇委会常务副主任张丹丹,档案文博管理中心党总支书记高磊,上海交大-南加州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学院党委书记韩挺,学生处副处长王培丞,徐家汇图书馆馆长助理沈茜,智慧人文社科中心常务副主任、文科建设处副处长罗金才,精神文明办公室副主任周琳琰,卓越工程师学院副院长张小丽,基建处副处长卢琦,校园管理办公室副主任赵原等。
本次联展通过Art Deco海派建筑的历史解码,唤醒城市文化记忆,以设计转译推动海派文脉的传承创新,是一次关于“如何以设计诠释城市精神与文化传承”的探讨。未来,设计学院将充分发挥交叉学科优势,通过校史文脉的创造性转化,深化区域协同,通过多元路径,打造“校地文化共生”新范式,推动城市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