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隐淞境 | 设计学子冰雪舞台,雪构建造绽放光彩
2024年12月23日至12月25日,第五届哈尔滨工业大学国际雪构建造节暨2024“心裁巧思、筑雪为间”高校雪构建造节在黑龙江省黑河市逊克县大平台村落幕。黑龙江省有着漫长的国境线,守边固边与兴边富边密不可分。依托建筑学学科服务社会的职能,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的设计团队在冰雪覆盖的库尔滨河畔,通过设计创意助力边疆地区的乡村振兴。
本届雪构建造节逊克分会场共吸引了自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队伍参与,设计并建造了各具特色的雪构建筑。在为期3天的比赛中,参赛队伍在“青年何为·青春何为”的感召下,在接近零下30度的寒冷环境下围绕主题“淞下寻隐”展开了设计理念与建造技术的碰撞。
在设计学院建筑学系助理教授汪灏、副教授玄峰指导下,由建筑学专业冒佳洋、符邬佳、白直帆、林子俊组成的上海交通大学代表队荣获“最美空间奖”。
雪隐淞境
|“雪,你想成为什么?”
对雪发出路易·康式的提问成为本次雪构建造节的设计起点。团队成员均来自南方,初次接触雪的感觉是纯净与洁白的。基于这种初步感触,一个纯净的空间,体现自然的清新与宁静的设计方案便应运而生。设计的核心思想聚焦于“雪”这一元素——依据雪的材质、结构、色彩、肌理、质感、层次性以及光线的通透性、反射泛光的特性,对加厚墙体以凿、遮、透、印、抹、拓等雪构手法进行加工,并将墙体本身作为一种互动空间,带来人与建筑、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度联系。
设计方案图纸
|寻隐者不遇
针对“淞下寻隐”这一主题,团队着重思考了空间的多维性。从古代山水画中的前景、松树、远山和云雾的错落关系出发,该方案以出三层嵌套的墙体结构,类似重叠的加厚屏风。每一层墙体的厚度和切割方式都在空间中演绎着独特的故事内容。第一层和第二层的墙体采用弧形切割,层层重叠,形成山峦起伏、波澜壮阔的效果,仿佛是重山叠嶂,既为空间增添了深度,也为人们的互动体验提供了丰富的层次感。
紧张的建造过程
|天地交而万物通
在方形体块的中心,纯净的“隐者”之所上方开设了一个圆形天窗,天地得以沟通。而透过树洞般的“龛室”,“隐者”仍能洞察周围的雾凇奇景。易经中有云:“天地交而万物通,上下交而其志同”,这也正是团队希望通过空间传递上海交通大学的精神,体现了当代大学生虽身处高等学府中勤奋求学,却也有积极投身乡村振兴的合作精神与意愿。雾凇不仅仅是自然景象的再现,更是“寻隐”的终点——这层隐喻表明,真正的“隐者”并非只是隐匿于山中,而是在无声无息中扎根于生活与工作中,恰如在祖国边境上奋斗的基础工作者与村民们,他们才是真正的隐者,默默无闻,却为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
建造完成后的成果
最终,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代表队凭借其独特的空间布局和极具创意的孔洞设计,赢得了“最美空间奖”。评审团认为,队伍的设计最能体现主题“淞下寻隐”的精神,巧妙地融合了空间与自然,呈现出一个既具艺术感又富有哲理思考的作品。
|感想与收获
在开幕大会上我非常荣幸能够代表学校队伍进行发言。在祖国边疆,我能够更深的理解国家与青年的关系,以及作为青年的我们能够为祖国带来什么。这一次经历不仅是我第一次使用雪来做一个构筑物,这不仅让我对建筑材料有了更多想象,同时也激发了我脑海中关于建筑的更多可能性。
—— 林子俊
作为来自南方的设计成员,初次与雪接触时,我们被雪的纯净和洁白所震撼。这份纯净成为我们设计的核心动机,让我们意识到,建筑不仅仅是冷冰冰的结构,它也应当承载情感与哲理,与自然共生,给予人们平静与思考的空间。同时这更是一次充满挑战与自我超越的过程,在极限的天气条件下,让我们更加意识到建筑设计不仅仅是个人的创造,更是人与环境、人与社会之间紧密联系的产物。
—— 符邬佳
我有幸作为团队一员,旨在通过雪这一独特的材料载体,以艺术化的设计助力逊克县的边疆乡村振兴。在建造之外,我们与各位已扎根边疆的青年进行了思想上的交流与碰撞,了解到他们作为青年人在边疆建设中发光发热的经历与对我们的恳切期许,这使我收获良多。此次参赛是一段与团队共同成长、为地方发展贡献智慧的珍贵旅程。
—— 白直帆
举办本次比赛的逊克县位于中俄边境,在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我们亲身体会到了祖国山河的壮美秀丽和当地人民的似火热情,而在这个祖国边陲小镇用冰雪来制作建筑更是格外别样的体验,我们通过将自己的理论知识与这些未经历过的材料、场景、建造方式相结合,去尝试用实践创造一种我们从未见过的空间和体验,这既是一次专业实践,也是一次文化体验。
—— 冒佳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