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德“应对气候挑战-城市建筑环境热湿数字化分析”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2024中德学术研讨会
应对气候挑战 - 城市建筑环境热湿数字化分析
2024 Sino German Academic Symposium Coping with Climate Challenges Digital Analysis of Urban Building Environment Heat and Humidity
2024年10月14日,中德“应对气候挑战-城市建筑环境热湿数字化分析”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大楼成功举办。此次研讨会受到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房屋管理局、上海市文物局、江苏省太仓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常熟市人民政府等部门的支持,由上海交通大学与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联合主办,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德国Fraunhofer IBP建筑物理所、上海交大中德联合研究中心(in Cooperation with Fraunhofer)联合承办。研讨会旨在共同探讨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城市建筑环境热湿数字化分析技术,促进中德两国在气候变化与城市更新、城市健康、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合作。此外,德国弗劳恩霍夫Allianz BAU、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近现代建筑专委会、上海勘察设计行业协会历史建筑保护分会、上海交大设计学院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上海市一带一路中保乡村气候变化与适应性治理国际联合实验室等单位也对本次活动给予了大力协助。会议由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长聘教授车生泉主持。
研讨会围绕城市建筑环境的热湿数字化分析技术展开。弗劳恩霍夫建筑物理研究所热湿部门原负责人Hartwig Kuenzel,弗劳恩霍夫建筑物理研究所热湿部门负责人Simon Schmidt,弗劳恩霍夫建筑物理研究所生态与智慧城市高级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弗劳恩霍夫联合研究中心德方执行主任李宏,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风景园林系系主任王玲、副系主任谢长坤、长聘教授车生泉、建筑学系教授张会波等专家学者及设计学院师生代表出席。
常见建筑材料(石材、粘土、砖、石膏和木材)的劣化机制
Hartwig Kuenzel
弗劳恩霍夫建筑物理研究所热湿部门原负责人
Hartwig Kuenzel 基于WUFI软件探讨了常见建筑材料的劣化机制。他指出了气候变化对城市建筑环境的挑战,并强调了解材料劣化机制对提升建筑耐久性的重要性。通过WUFI模拟,他分析了石材、粘土、砖、石膏和木材等材料的劣化过程,明确了水、盐、温度、风化、氧化及生物因素对材料劣化的影响。这些发现为优化建筑设计和材料选择提供了依据,旨在探索新材料和工艺,加强材料研发,以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促进城市建筑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建筑湿环境模拟的关键难点:材料的热湿属性、室内外边界条件
张会波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建筑学系教授
张会波在建筑热湿环境模拟的研讨会中,深刻揭示了该领域面临的两大核心难点。她指出,建筑材料的热湿属性因其种类繁多、性能各异,且在实际应用中易受多种环境因素影响,导致难以精确测量与建模,这成为影响模拟精度的首要障碍。与此同时,室内外边界条件的设定同样复杂多变,包括室内外的温湿度波动、太阳辐射强度、风速风向、降水情况等,这些因素的精确捕捉和设定在实际操作中困难重重,进一步加大了模拟的难度。张会波强调,要克服这些难点,不仅需要深化对建筑材料热湿传递机理的理解,还需加强对室内外环境动态变化的监测与预测技术。她呼吁学术界与工程界加强跨学科合作,共同推动技术创新,以期提升建筑湿环境模拟的准确性和实用性,为建筑设计、运维及能效提升提供更加坚实的科学依据。
霉菌生长模型
Simon Schmidt
弗劳恩霍夫建筑物理研究所热湿部门负责人
Simon Schmidt在关于霉菌生长模型的汇报中,详细介绍了弗劳恩霍夫建筑物理研究所热湿部门在霉菌生长风险评估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他深入剖析霉菌生长对建筑围护结构和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同时着重强调了准确预测和控制霉菌生长的重要性。他指出,霉菌生长不仅影响建筑材料的耐久性和室内环境的舒适度,还可能对居住者的健康构成威胁。他展示了如何利用先进的热湿模拟软件WUFI,结合等值线模型和生物热湿模型,对不同围护结构方案下的霉菌生长风险进行全面评估。此次汇报展示了弗劳恩霍夫建筑物理研究所在霉菌生长模型研究方面的专业实力和前沿成果,为推动建筑围护结构的优化设计和室内环境的健康舒适提供了重要参考。
数字化建模仿真技术与城市环境微气候
李宏
上海交通大学-弗劳恩霍夫联合研究中心德方执行主任
李宏聚焦于数字化建模仿真技术与城市环境微气候的深度融合进行分享。他深入探讨如何利用先进的数字化手段,构建高精度、高真实感的城市环境模型,并通过仿真技术模拟城市微气候的动态变化过程。汇报中,他展示了数字化建模如何精准捕捉城市地形、建筑布局及植被分布等关键要素,并进一步解析这些要素如何影响局部气候特征,如温度、湿度、风速等关键指标。此外,他还列举了仿真技术在预测城市热岛效应、优化通风条件、改善居民舒适度等方面的应用案例,并强调技术对于提升城市规划科学性与可持续性的重要作用。让听众对数字化建模仿真技术在应对城市环境微气候挑战中的潜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气候变化社区热环境风险评估与适应性设计
谢长坤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风景园林系系副系主任
谢长坤全面探讨了气候变化下社区热环境的风险评估与适应性设计。他指出,社区热环境问题已严重影响居民健康,科学的风险评估与适应性设计策略至关重要。通过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构建全面评估体系,可准确识别高风险区域。他提出了优化建筑朝向、增加绿化、改善通风等策略,旨在减轻热岛效应,提升舒适度。同时,合理设定和调控边界条件对创造舒适、健康环境至关重要,有助于提升生活品质,降低能耗,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社区热环境改善提供了有益思路。
气候变化下的城市热环境研究: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
孙睿|导师:赖达祎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22级建筑学硕士研究生
设计学院建筑学系赖达祎副教授团队学生孙睿就气候变化背景下城市热环境的研究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汇报,特别强调了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在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汇报聚焦于气候变化如何加剧城市热岛效应,进而对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产生深远影响这一紧迫议题。她通过详尽的实地监测与大数据分析,揭示了城市空间形态、绿地分布、建筑材料以及人为活动等多种因素如何共同作用于城市热环境,形成复杂的热岛效应机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这些环境因素如何影响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包括户外活动时间减少、能源消耗增加以及热相关疾病发病率上升等。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城市热环境设计策略。这些策略旨在通过增加城市绿地面积、优化建筑布局以减少热积聚、采用高反射率建筑材料以降低太阳辐射吸收、以及设计适应性强的公共空间等措施,有效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提升居民的生活舒适度和健康水平。
双方就未来的合作方向进行了深入探讨,将重点围绕气候变化风险、气候变化对建筑材料影响、气候变化下热湿模型修正、气候适应性社区评估与设计等主题开展联合研究及人才培养。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日益严峻,应对气候挑战已成为各国共同的责任和使命。此次中德“应对气候挑战-城市建筑环境热湿数字化分析”学术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中德两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努力和成果,也为未来的合作指明了方向。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