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设计情系喀什,非遗文创助力文化润疆
文化润疆是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文化润疆这篇大文章,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工作总目标,具有十分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扎实推进上海文化润疆工程,帮助喀什优秀民族文化“走出去”,促进文化交流互鉴,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切实做好文化润疆工作,将文化润疆带入课堂,引领学生们深入了解新疆优秀传统文化,并依托新疆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十二木卡姆”、艾德莱斯等开发出符合现代年轻人审美与需求的“十二木卡姆守护神”系列IP形象及倒流香葫芦夜灯等文创衍生产品数十种,在学习与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充分发挥青年学子们的热情与创造力,为文化润疆工程增砖加瓦。
2024上海文化周
9月27日晚,2024喀什星空音乐节暨2024上海文化周在新疆喀什古城高台民居开幕。作为文化润疆品牌项目,喀什上海文化周集中呈现了来自上海的文化润疆成果。设计学院设计系萧冰副教授带领交大设计学子们设计的文创产品远赴喀什上海文化周展览展示和销售。
疆韵课堂 / 文创绽放
发挥青年学子的热情与创造力,为文化润疆工程增砖加瓦
#1 十二木卡姆“守护神”IP
木卡姆艺术是一种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古典音乐艺术形式。2005年“十二木卡姆”被联合国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十二木卡姆”由12个木卡姆篇章构成,每个篇章均分为三大部分,每个木卡姆需演奏2个小时,“十二木卡姆”共需演奏24小时。
1 喀什神话
本系列作品通过十二个流传在新疆的神话故事和“十二木卡姆”结合,对IP进行拟人化设计,并使用“十二木卡姆”演奏时使用的乐器元素,在此基础上选取突显当地特色的配色和纹样,既彰显了新疆地区的特色,又以新的形式提高了新疆地区IP文创设计在年轻群体中的知名度。
2 曲意传神
设计从木卡姆曲词中提取核心含义,并使用AI针对曲词含义进行绘画创作。设计面向年轻受众,希望能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引起新生代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以一种更加轻松愉悦的态度去拥抱这一传统文化。12位“守护神”手中持有乐器、珍宝、伞、手杖、莲花与光芒、律法卷轴、水杯、珠宝、花瓶等物品,对应他们所象征的主题。
3 童心非遗
IP整体形象以十二木卡姆中能歌善舞热爱音乐的少年儿童为原型,展现其独特的文化特征。其中既有手拿艾捷克乐器、舞动长裙的维吾尔族女孩,也有舞步灵活多样、作雄鹰展翅之势的塔吉克少女,还有头戴杜巴皮帽、热情自信的阳光少年,也有身着唐装圆领袍、舞姿潇洒的帅气大男孩。作品展现出整体人物形象的自信、勇敢和热情的性格特点,同时具有亲切感和可爱感。
4 黄道十二宫
黄道十二宫于隋唐时期传入中国,在宋代得到广泛传播,并为世人所接受。6世纪新疆龟兹壁画中也曾出现黄道十二宫形象。古维吾尔人崇尚黄道十二宫,于是他们取“十二”为吉祥数。加在木卡姆一词前,称为“十二木卡姆”。
在本设计中,结合了“十二木卡姆”和“黄道十二宫”两大主要元素,选择载歌载舞的新疆人民作为形象设计,并将十二星座的形象作为背景图装饰,以体现民族传统文化在当代的新生命力。本设计作品巧妙地将中国古代黄道十二宫的神秘气息与“十二木卡姆”的动人韵律相结合,塑造出十二位具有独特星座特征的新疆维吾尔族角色。这些形象不仅代表着夜空中的星宿,更是对生命、热情与艺术的深情赞颂。角色们的服饰巧妙地织入了星座符号,每一缕线条、每一抹色彩都体现了对天文的崇敬和对细节的注重,而角色背后的星座图案以其精致的设计,与前景的人物形成一个和谐的视觉整体。
#2 倒流香葫芦夜灯
结合新疆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葫芦木雕艺术、熏香文化与丝路驼铃,设计一款多用途氛围夜灯。白天可作为居家摆件与香炉,夜间则可启用夜灯功能。炉盖采用金属材质制成祥云造型;炉身使用木制结合云纹与木雕技术形成装饰部分点缀;骆驼造型夜灯增添趣味性。炉身与玻璃夜灯及底座之间非密封,可灵活拆卸,亦利于倒流香下注与弥散,带来整体性的美学感受。
深入调研 / 贴近市场
萧冰副教授带队落实学生设计作品的打样生产,并带领学生们带着产品实样至喀什古城江南书局、上海东方明珠“喀什美食节”、上海展览中心“上海市对口地区特色商品展销会”中听取游客、消费者、当地工作人员的意见与建议,多次对产品进行升级迭代,改良设计方案。
在喀什地区调研非物质文化遗产
喀什领导莅临设计学院考察文创设计
成果展示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助力上海援疆工作,通过艺术与设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促进沪喀两地文化交流与共同发展,引导各族群众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