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7-15 20:41

​2024年第十三届创新设计精英夏令营圆满落幕

第十三届创新设计精英夏令营

于7月8日-7月11日顺利开展。来自各大高校的优秀学子以组队的形式开展为期三天的夏令营挑战赛。这不仅仅是一个夏令营,更是各位优秀学子科研梦想启航的新起点,是青春记忆中一抹亮丽而深刻的色彩。


选题背景

本届夏令营得到了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公司的大力支持,航空发动机是制造业的钻石,代表了最先进的制造生产力。工作坊聚焦航发研制的下一代开放式风扇混合动力新型发动机,与商发进行协同,八名工程师钱鹏、王国润、潘旭、覃琨、江有为、杨瑛琳、杨锟、刘静昭来到工作坊现场进行共创,也让同学们领略到我国制造业前沿水平。通过线下参观考察及航发工程师们的悉心指导,各团队分别以各个不同的角度为切入点,与工程师们就潜在的设计方案开展谈论与探索。工程师们也以严谨的态度和深厚的行业积淀,积极参与共创,将他们丰富的实践经验与学生们的创新思维结合在一起,共同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各位营员发挥各自的专长,跨越学科边界,在团队中紧密合作共创。在紧凑而高效的48小时内完成了令人惊叹的设计成果。

商发的工程师们与学生们积极讨论

成果展示

第一组

组员:陈禾佳、杜俊轩、朱马悦、蓝周琪、钱思怡

作品名称:气运生辉——以开式风扇混合动力发动机为主题的交互、网站辅助的科普宣传空间设计

设计方案简介

方案围绕双碳目标,以中国航发商发研发的混合动力发动机为科普和宣传对象,设计了一个融合虚拟现实和网站等多种交互形式的数字化体验空间,旨在向公众展示这种新型发动机的性能优势和节能减排潜力。体验馆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太极,通过将太极的行云流水与发动机的运作原理相结合,创造出一种独特的展示形式。


第二组 

组员:陈俊奕、王奇、周元禾、高鑫琦、许婧秋

作品名称:天行Avigo——航空发动机设计智能交互与科普娱乐系统

设计方案简介

根据设计背景和调研分析,我们设计的是一个主要针对公众的智能交互与科普娱乐系统。该系统的核心宣传侧重有三方面。一是发动机的基本科普知识,二是开式风扇混合动力发动机的创新点及优势,三是相关航空研发精神。

该系统装置主要由数个缩比模型交互台和单个互动体验交互屏幕组成。投放地点主要设立在航空科普展,机场等候厅等地。

交互屏幕提供一个趣味性的科普挑战,将发动机的轻度原理性科普内容融入其中。用户在互动过程中可以深化对发动机组件的了解,进而认可其在节能环保方面的贡献,同时也能在自主搭配组件和多次试飞探索中体会攻关克难的科研精神。

缩比模型交互台通过多种硬件交互的形式,用来直观展示每类发动机的运行原理和性能特点。通过扬声器对于发动机噪音进行模拟,以直观感受每一个发动机的噪音情况。同时引入全息投影技术,以帮助实体模型在碳排放量和耗油量等信息展示上有更好的视觉化表达。


第三组 

组员:董奕、高艺嘉、张济时、张智晨

作品名称:OPEN-E  —— 一款以机场为触点的开式风扇混动发动机的空间交互科普系统设计

设计方案简介

OPEN-E是一个面向大众的开式风扇混动发动机交互科普系统,旨在普及这种新型发动机。通过AR交互、全息投影、交互视频、小程序app等线上线下多样化的交互方式,减少公众对新型系统的疑虑,提高公众对这种高效节能、清洁环保动力系统的认识,激发年轻一代对工程和环保技术的兴趣,并促进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的深入讨论。


第四组 

组员:李莎淇、刘锐、牟婧琳、郝婧、王姝寒

作品名称:混动·未来——助力产教融合、面向大学生群体的混动发动机宣传服务体系

设计方案简介

经过调研访谈,我们发现学生与企业互动较少、缺乏了解渠道与明确职位辨别等痛点,同时参考商法对人才的渴求、校企合作的背景,最终确定打造一款助力产教融合,面向大学生群体的混动发动机宣传服务系统。加强对学生宣传、达到科普大众性的同时,并为部分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吸引人才,助力公司可持续发展。

线下体验包括两部分:学生群体领取AR创意识别卡,通过app扫描卡片,可查看发动机的AR模型,深入对企业产品的了解;工程师扫码访问网站了解企业理念等。并为线下展位设计系列视觉海报,以多种方式促进不同群体与企业的互动与交流。

服务贯穿线上至线下:线上平台了解—到达线下宣传展位—领取AR卡片—互动学习—技术展示—岗位咨询—线上反馈。

线上平台架构包含五部分:技术原理、就业招募、社区交流、专家访谈、资源下载。为打造良好的交互体验,在线上平台中我们创新性加入可旋转模型、交互学习和基于AI大模型的个性化推荐岗位功能。


第五组 

组员:张帅、余晓茀、陈陟、吴欣柳、徐羽萱

作品名称:航探——关于航天发动机的AR科普游戏体验设计

设计方案简介

航空工业是一个国家科技、经济、国防实力和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航空发动机是航空心,更是中国心。在商发大力研制新型发动机为背景的需求中,我们以人才为导向,希望通过科普宣传,为航空发动机领域输送更多有志之士。我们的目标用户主要是对航空、机械有兴趣的高中生。高中生面临着专业选择和就业选择的交叉路口,我们希望对他们进行新型发动机的科普,让他们对未来的选择多一份关于航空业的思考。

项目主要设计了一个以AR探索为主的app,名字叫航探。在航探中,用户到现实生活场景里,寻找、扫描并搜集与发动机零件原理相似的物品,搜集到的发动机零部件可以拼成发动机。拼成后,用户可以以AIGC为接口,用过修改提示词,个性化定制发动机涂装。航探app通过寻找和ar扫描,将零件原理与日常生活随处可见的物品的原理结合起来(如扫描到喷泉会出现涡轮),通过易感知,易理解和更有趣味性的方式让高中生了解前沿的开式混动发动机。

同时,app还包含了科普知识表达的部分。此外,通过内置ai agent满足额外的知识探索需求,增加科普的自由度。

第六组 

组员:谢雯妍、王雨洁、王萌、冯铭珂、卓一群

作品名称:KIDGO——面向儿童的绿色出行科普品牌&开式混动发动机的科普体验设计

设计方案简介

虽然政府与航空相关的公司需要宣传新型发动机,推动双碳,但大部分公众并没有直接了解新技术的需求与兴趣,推广效果不佳。方案聚焦儿童群体,设计了科普品牌KIDGO,通过打造快闪空间来解决儿童在机场无聊的痛点,提供以绿色出行技术为主题的科普游戏体验与周边文创玩具。品牌希望与政府、产业链形成长期的伙伴关系,以更亲近消费者的形象提供体验与产品,推动新兴技术知识与可持续理念的传播。

第七组 

组员:潘泽霖、刘一睿、王维川、王丹序、程子笑

作品名称:航学蓝天——针对中学生科创研学途中乘飞发动机科普的体验设计

设计方案简介

本项目是针对中学生科创研学乘飞途中,对中国商用开式转子发动机科普的体验设计。通过在中学生的科创研学活动中,将该发动机的知识与理念融入乘飞旅途的全流程体验设计,丰富研学实际场景,普及航空科技和可持续发展知识,激发对航空技术的兴趣,培养创新能力和环保意识,增强家国情怀与民族自豪感。

第八组 

组员:李蔚然、郑淳远、谢雨燃、吴菲儿、宋泽萱

作品名称:EcoFlight Go——基于”虚实交互“的休闲型科普空间

设计方案简介

EcoFlaght Go在机场候机厅打造了基于“虚实交互”的休闲型科普空间,在线下实体展板科普的基础上,加入了AI、AR辅助的线上虚拟游戏体验,向候机旅客由浅入深地科普新型发动机的优势和环保效益。该设计此举提升了新型发动机的普及度和接受度,推动了绿色航空动力的发展。

第九组 

组员:章境晢、罗蓉、盛陶然、章馨尹、黄彦超

作品名称:天工——开式风扇混合动力发动机科普体验设计

设计方案简介

本文方案聚焦候机人群,把握目标群体充电的需求,通过了解充电意象与发动机的关联,吸引人群进入沉浸式交互系统体验过程。本方案首先以发动机电力补充燃油的节能减排理念为灵感,设计智能充电桩,让用户在进行手机充电的过程中,自然感受发动机电力供给的减排技术,进一步推动后续体验。其次,在物理交互、互动展示到混合现实沉浸式交互的体验中,实现可持续环保理念以及新型发动机知识的深入宣传。


第十组

组员:李琬欣、刘洋、荣晓宇、谢诗扬、邹佳辰

作品名称:探索“中国之心”,新型发动机科普之旅

设计方案简介

探索“中国之心”新型发动机科普之旅——航空主题新型发动机快闪科普展览空间及交互设计是以展示中国新型发动机技术为主题的一个快闪科普展览空间。展览旨在通过生动的展示和互动体验,向公众介绍新型航空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技术优势和环保贡献。展览空间设计精美,融入了航空元素,通过多媒体展示、实物模型和互动装置,让观众在短时间内全方位了解中国航空发动机的最新成果和未来发展方向。这不仅是一次科技知识的传播,更是一次激发观众对航空技术兴趣的旅程。在工作坊期间,由于各位成员的本科专业跨度较大,结合各个同学的特点分别从空间、展示、交互、游戏和文创对该快闪空间进行了系统的设计。

第十一组 

组员:戴昊男、牟思雨、项奕闻、赵一玮、徐思张

作品名称:“风动智引”基于可移动集装箱的快闪交互展览设计

设计方案简介

“风动智引”旨在提升公众在快闪场景中的科普参与度,促进认知提升,消除行业隔阂,推动可持续社会建设。快闪展厅以集装箱形式在各地巡回展览,设有发展历程、结构、材料和碳足迹等四个交互装置,分别以转、拼、拉、推等互动方式,增强用户参与感和学习兴趣,助力科普知识的广泛传播。

第十二组 

组员:李可昕、楼依贝、刘芳序、曹冬晨、盛彦喆

作品名称:ECO-FLOW——机场公众参与式开式风扇混动发动机展馆设计

设计方案简介

为了提高公众对新构型发动机的认知与接受度,以及推动其发展并引起可持续共鸣,我们在机场安检后的登机分流区域设计了一个以“风”为主题的科普展馆。

展馆共分为四个部分,针对不同时间空隙和兴趣程度的旅客,提供多层次的互动体验和科普知识。第一部分“穿越”是快速科普通道,通过转动外墙的交互扇叶,展示节能降碳的概念;第二部分“对话”是初级科普游戏通道,提供简单互动的儿童游戏装置,增加旅客对新构型发动机的兴趣;第三部分“再现”是深度AR部件知识科普,旅客可以通过手机扫描展馆内的实体发动机零件,获取详细知识;第四部分“感知”展示“中国心”装置,体现航空发动机的重要性,激发公众的自豪感和环保意识,支持新技术的发展。整个科普展馆通过多层次的互动体验和知识输出,不同程度地满足旅客的需求。

我们的设计方案旨在通过创新的展示手段和丰富的科普内容,让公众更好地理解和接纳新构型发动机,同时提升他们对航空业低碳环保发展的信心和支持。

第十三组 

组员:徐志宇、袁斓、潘奕婷、张晨楠、徐子嘉

作品名称:树荫航梦——基于开式转子混合动力发动机特性的交互科普装置和服务系统设计

设计方案简介

针对航发公司对开式发动机的宣传科普需求,我们小组从实地调研与专家访谈中,提取开式发动机的高乘机体验舒适性、低油耗低碳排放、安全保障性三大优势,提出了从“当下”到“未来”的设计策略,产出了一个机场候机室场景下,基于开式转子混合动力发动机特性的交互科普装置和服务系统设计。

交互科普装置分为顶部开式扇叶、中部互动大屏和底部的主操作平台。主操作界面由IP小开进行全程引导,通过突出传统发动机与开式风扇发动机不同结构的对比,将"开式风扇+混合动力技术"的技术点科普融入发动机的设计与模块选择中。用户依照提示组装能效更开式发动机互动屏上显示数据反馈,搭载开式发动机优化方案的飞机能够航行更多里程。相较传统发动机,用户可以直观体会到开式风扇发动机能耗低、绿色低碳的特点。最后,我们对交互科普装置进行原型测试,这一设计方案能够基本满足用户需求。

我们考虑了发动机研发到上市后的整个周期。短期内,以候机室场景作为宣传的基点,进行预热宣传;长期来看,交互科普装置可以推广到更多元的场景,提升企业形象和国民度。

search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