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12 17:38

11月8日下午在设计大楼云境厅,朱小地工作室创始人、主持建筑师朱小地,都市更新(北京)控股集团董事长,CBC 建筑中心主任彭礼孝受聘为设计学院客座教授。两位老师分别以“观念建筑”和“城市更新整体性思考与全过程操盘”为主题,带来第十四期“邬达克讲堂”的学术讲座。此次讲座由上海交通大学光启讲席教授、设计学院院长阮昕主持。

朱小地老师讲座现场

首先由朱小地老师带来名为“观念建筑”的学术讲座。朱老师从长期的建筑实践与思考中探讨建筑发展的可能性。朱老师认为“建筑已经成为最大的公共艺术品”。而“观念艺术”一词是否可以引入建筑的讨论中,及其能够起到的作用,是值得讨论的。现代建筑经过快速发展后,面临着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对与错”,还有一种是“美与丑”。朱老师认为,这其中更应该被讨论的问题是“美与丑”。按对与错去讨论,最后的结论基本上就是一个普通的概念,必然是趋同的;而美与丑是个性的体现,易引起“共鸣”。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建筑学不再是一个封闭的领域。每一位“观众”看到一个作品时,都会做出自己的判断。建筑师失去了“单边解释权”,也就是说,建筑不再只由建筑师来解释,而是靠整个社会整体。若是试图承担互联网时代释放出来的巨大空间,建筑需要更大能量,即被当作“公共艺术品”去讨论。从而易于引发更多人的共鸣,建筑师在做设计时,也应该多关注公众对建筑的反馈。建筑是视觉的艺术,必须通过视觉经验去评价。仅使用语言是苍白的,因此需将“隐喻”引入建筑学。隐喻随处存在,但是需要我们发现。观念源自建筑师的切身体验和情感表达,尝试寻找隐喻方法引发观众的联想,产生以记忆形式出现的经验,才能激活场地中已存在的能量。

朱老师进而从“自我认同”、“情感与隐喻”、“观念的转译”三个部分切入,分享了“庙雨”、“又见五台山”、“凯州新城规划展览馆”、“又见敦煌”等项目中的设计与思考。

“又见五台山”项目摄影,朱小地工作室提供

在讲座的第二环节,相较朱小地老师的“建筑师”主体身份,彭礼孝老师从“项目操盘者”的角度,以“城市更新整体性思考与全过程操盘”为主题,分享在社会和城市不断进步的前提下,面对社会对建筑学提出的全新挑战,如何坚持正确的高质量发展观,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让城市与自然山水有机融合,创造高品质人居环境,打造可持续的、兼顾各方面平衡的城市更新项目。

彭礼孝老师讲座现场

彭礼孝认为,一个成功的城市更新项目需要整体性思考和全过程操盘。面对存量市场,我们需要做的是把已经建成的存量资产盘活,使之产生持续发展的动力,这是未来城市建筑发展的一种出路。除此以外,由于城市更新体系的复杂性,存量更新需要多种专业合作进行。更新改造的程度也成为当下的重要议题,即如何尊重原有的城市格局,保护历史遗留的城市肌理,呈现源于当地文化的美学场景和城市生活。在互联网经济时代,创造全新的空间价值能够激活土地。这种空间活化不是停留在土地的迭代更新,而是能够带动产业的发展,为多种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彭老师通过CBC多年的城市更新项目案例,例如“遇见什刹海”、“重见永新”、“相约榆林”等,详细介绍了不同维度、尺度下的城市更新创新实践,介绍了CBC搭建起的城市更新全过程操盘体系、创新方法和实施模式。

“重见永新”项目摄影,由CBC建筑中心提供

随后进入设计学院客座教授聘任仪式。学院党委书记张丹丹主持仪式,阮昕代表学院为朱小地、彭礼孝颁发客座教授聘书,期待两位老师为学院师生在基础教学和设计实践等方面中带来更多的指导。


嘉宾介绍

朱小地,朱小地工作室创始人、主持建筑师。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是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住建部科技委建筑设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住建部节能绿建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建筑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双聘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建筑学报》、《世界建筑》、《建筑创作》、《城市空间设计》编辑委员会委员。

彭礼孝,都市更新(北京)控股集团董事长,CBC 建筑中心主任,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特聘教授,中国城镇化促进会副理事长。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主要社会职务:中国城镇化促进会副理事长,人民日报中国城市报城乡创新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国建筑学会建筑评论学术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建筑学会建筑传媒学术委员会理事,全球城乡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天津大学建筑教育学术委员会委员。

search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