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画卷 井上添花 ” 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松江区
叶榭镇井凌桥村实践案例展顺利开幕!
2023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于9月24日至11月24日在全市范围内20个展区同时展出,今年空间艺术季以“1个主题演绎展区、6个重点样本展区、13个实践案例展区”的架构共同演绎“共栖”主题。由我院建筑学系教师段滨、张帆、刘小凯策划,建筑学系22级、23级本科生共同参与的松江区叶榭镇井凌桥村实践案例展于9月24日下午顺利开幕!
本次城市空间艺术季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核心主题,叶榭镇井凌桥村作为本次唯一的乡村展区,以“生态画卷 井上添花”为题,其特色花卉产业和水稻产业为主题元素,通过“物”、“展”、“演”三种形式将艺术植入乡村自然环境,从多维度解读并呈现现代化乡村人与自然共栖共生的生活场景。“物”即实体装置,通过《稻珠》、《花落几何》等多件空间艺术装置传达井村生态特色,增强乡村公共空间的互动性;“展”即《花香纸韵》版画艺术展,以生态元素、非遗文化为主题,由建筑学系师生共同创作展出;“演”即表演、互动,通过舞草龙非遗演出、版画体验工坊等公共艺术活动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得到更好的传播。
主要作品及展览介绍:
作品1《稻珠》
作者:刘小凯,张帆,段滨
作品说明:“ 千里稻花应秀色”,一粒饱满的稻谷如晶莹剔透的珠宝般立于井凌桥村草坪之上,雕塑主体由多个彩色玻璃折面组成,光线在其表面反射和折射,使得整个稻珠仿佛在不同角度下散发出多彩的光芒。该作品不仅是对稻谷这一农作物的赞美,更是对农民辛勤劳作和自然界循环往复的敬意。在现代与传统、工艺与自然之间建立了一座美学与意义的桥梁,让观者在欣赏其美学价值的同时,也能深入思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它在细腻地捕捉自然美景的同时,也传达了对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的美好愿景。
作品2《花落几何》
作者:刘小凯,张帆,段滨
作品介绍:以花瓣的抽象形态为母题,在河面上设置一系列灯光装置,纤细的杆件既与环境相融,又为河面增加了一抹活泼的色彩。夜间灯光亮起,河面上仿佛洒满了五彩花瓣。
其他作品《生态之约》、《花眷》、《等花来》
展览《花香纸韵》
作者:段滨,刘小凯,张帆,建筑学系22级、23级本科生
展览说明:专题展览《花香纸韵》由我院师生精心创作与陈设,展览包含两个展厅,分别为版画艺术展厅及数字媒体艺术展厅。版画作品以水稻、鲜花、当地非遗文化等为主题,创作过程以人工智能技术、数字加工和手工木刻相结合的方式,呈现了一个丰富、活泼、多元化的实体作品展;数字媒体艺术作品采用计算机编程,以随机线条绘制的形式表达鲜花的生长和裂变的过程。两个展厅将手工艺术与数字艺术相结合,共同呈现了师生对于自然环境细致的观察和思考。
该板块展览与建筑学系造型基础教学紧密结合,22级本科生在暑期《造型基础实习》课程经历了实地写生训练后,对乡村景观、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表达;23级本科新生在未受到任何专业干预的前提下,他们通过身体、力量、触感,以木刻板为载体,传递出他们对于自然环境最纯粹的认知和感受,本次展览是他们在《造型基础(1)》课程中的第一个作品。
版画展厅
学生合照
主题版画作品
数字媒体展厅
《造型基础(1)》——23级学生木刻创作
展览于9月24日下午正式开幕,开幕当天举办了丰富的开幕仪式及演出、版画体验工坊、《国土空间大讲堂之乡村空间品质提升》论坛和沙龙。
开幕式
版画体验工坊
《花香纸韵》艺术展现场
我院副院长曹永康教授出席了开幕活动,并在《国土空间大讲堂之乡村空间品质提升》论坛中做了《上海乡村建筑遗产保护实践》的主题演讲,介绍乡村建筑遗产保护中的经验和心得,并对井凌桥村本次艺术展给予了高度评价。策展人张帆老师在沙龙活动中分享了策展的主要思路及作品构思,让观众对本次展览有了更深的了解。
曹永康副院长作论坛主题演讲
沙龙活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