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设计工业设计系1998届校友毕业25周年返校活动
2023年8月13日,上海交通大学工业设计系1998届校友满怀着对母校的眷恋和感恩、对老师和同学的思念和深情,从五湖四海重返闵行校区,共庆毕业25周年。并有幸邀请了时任老师孔繁强、张立群、王洪江等一起参与,重温青春时光,再叙袍泽之情。
设计管理研究所所长、工业设计系的学长张立群教授,代表学院热烈欢迎各位校友重返母校,给大家介绍了上海交大设计学科的发展历程;设计学院设计系副系主任孔繁强教授和大家重温了当年在校四年的点点滴滴,也对各位校友为母校发展建设做出的积极贡献表示感谢,并介绍了近年来设计系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的各项成果;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教学副院长王洪江作为当时的任课老师,本次也返回母校给校友们送上寄语,欢聚一堂,共话往事。
校友们在包玉刚图书馆召开了一次特别的毕业二十五周年班会。与会师生抚今追昔、畅所欲言,共同回顾了在母校的成长和生活,特别是毕业后个人的成长经历和对未来的思考。校友们积极回应了老师的讲话,介绍了自己的发展近况并表达了各自的心声:无论身在何处,交大永远是自己梦开始的地方;二十五年后在母校重逢,无论是否还身处设计领域,设计作为生命中的一抹浓墨重彩,早已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同时,母校的培养,老师的教诲,交大人特有的“求真务实、努力拼搏、敢为人先、与日俱进”的精神品格,也一直指引着着25年的风雨路程,感谢母院和母院教师对校友返校活动的支持帮助和周到安排。有着一样的思念,一样的情怀的校友们也将继续关心支持母校的建设和发展。
回到母校,去第一食堂吃个午饭,回到曾经住过的宿舍楼都是校友们每次回来必不可少的节目。校友们在宿舍楼留影,一起重温食堂午餐,共同回忆当年在学校刻苦学习的青葱岁月,大家纷纷表示,难以忘怀的永远是在母校求学时的美好时光和点滴味道。
这次毕业聚会也牵动着1998届工业设计远在地球另一边的同学们的心。王天相同学特意从美国飞了回来,而不能回来的同学们当天特意组织了美国分会场,连线互动。校友们特意来到了设计学院新楼参观,身处在暑期施工的学院中庭,五湖四海的校友们纷纷对近年来在学科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表示衷心的赞叹,也纷纷为母校建设建言献策。
创始于1986年的上海交通大学工业设计系,当时作为土木工程系的一个专业首次开始招生。1992年成立了工业设计系,199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17年12月学校整合全校设计类学科的优质资源,将建筑系、设计系及风景园林系重组成立了设计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以“创新设计”学科群涵盖建筑学、设计学与风景园林学三个一级学科,并已将其列入学校“双一流”重点建设的17个学科群之一。
长期以来,交大工业设计系的校友在各行各业拼搏奋斗,在交通工具、环境设计、建筑、广告以及教育等领域涌现了很多人才,为各行各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1998届的毕业校友中,包括:
忻歌,上海科技馆副馆长:“毕业后参与、主持了上海科技馆、自然博物馆和上海天文馆的全程设计和建设工作。设计在潜移默化中改变我们很多,最重要的就是给了我用户思维,在我现在的工作中会潜意识地把观众的体验和感受放在第一位。”
孙震,威马汽车设计副总裁,设计学院TF校外导师:“设计是我持之以恒地追求,乐在其中,对将来和母校,设计学院以及校友圈的进一步互动与拓展充满美好期待。”
袁晓华,上海交通大学设计研究总院副院长:“看到母校设计学院发展很快,影响越来越大,并积极响应习总书记‘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饮水思源我们应该不忘初心再接再厉做好自己的专业工作,为母校增光添彩。”
顾洁燕,原上海科技馆展教服务处处长,现任松江区副区长:“母校的培养在潜移默化中已经使设计思维成为了我基因的一部分,并影响着我对很多事物的态度。”
杨莉,上海逸夫职业技术学校首饰设计教师兼首饰专业组组长:“人这一辈子不一定要不停追求高度,但一定要守住底线。接下来的目标就是活出年轻和自我的风格。”
相聚总是短暂,回忆无尽美好。工业设计系1998届校友与母校共同成长,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也相约下一个五年,再回母校共叙思源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