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保气候变化与乡村振兴论坛暨
中国-保加利亚乡村生态系统气候变化适应性治理国际联合实验室年度研讨及培训会在保加利亚成功举办
5月30日,中国-保加利亚乡村生态系统气候变化适应性治理国际联合实验室在索非亚举办了2023中-保气候变化与乡村振兴论坛暨中国-保加利亚乡村生态系统气候变化适应性治理国际联合实验室年度研讨及培训会。本次论坛由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保加利亚中心索非亚分中心、索非亚农业与经济研究所联合主办。
保加利亚农业科学院院长Martin Banov 教授,保加利亚普罗夫迪夫农业大学副校长Svetla Yancheva 教授,中国驻保加利亚大使馆科技负责人郭大成、宁永鹏,农业负责人贺杰,保加利亚科学院气候、大气及水环境研究所所长Ekaterina Batchvarova教授,索非亚农业与经济研究所所长Bozhidar Ivanov教授,中国-中东欧国家农业合作促进联合会执行会主席 Momchil Stanishev博士,中国-保加利亚乡村生态系统气候变化适应性治理国际联合实验室中方主任车生泉教授、保方主任Hrabrin Bachev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保加利亚中心索非亚分中心负责人 Paskal Zhelev 教授出席会议。来自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保加利亚科学院、国家与世界经济大学、索非亚大学、普罗夫迪夫农业大学、索非亚农业与经济研究所、保加利亚农林食品部的五十多位专家学者就中国与保加利亚乡村振兴、乡村区域的气候适应性治理以及中保合作与发展等问题开展了深入讨论。会议开幕式由Bozhidar Ivanov主持。
索非亚农业与经济研究所所长 Bozhidar Ivanov教授主持会议开幕式
Bozhidar Ivanov教授代表保加利亚合作科研机构对上海交大研究团队在保加利亚开展调研表示热烈欢迎,并回顾了上海交大与保各单位的紧密合作历程,尤其面临过去三年多疫情的影响,双方合作仍未间断。基于双方良好的合作基础,上海交通大学于2022年获批了上海市 “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项目:中国-保加利亚乡村生态系统气候变化适应性治理国际联合实验室,这是进一步拓展加强双方合作的里程碑。
保加利亚农业科学院院长Martin Banov 教授、中国驻保加利亚大使馆科技负责人郭大成、中国-中东欧国家农业合作促进联合会执行会主席 Momchil Stanishev博士、中国-保加利亚乡村生态系统气候变化适应性治理国际联合实验室中方主任车生泉教授、保方主任Hrabrin Bachev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
Martin Banov 教授致辞
Martin Banov 教授对上海交大研究团队的来访表示欢迎。他表示,上海交大与保加利亚农业相关机构的合作基础深厚。希望联合实验室未来能在气候变化研究领域,尤其是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对农业造成的威胁方面取得更好的成果。
中国驻保加利亚大使馆科技负责人郭大成致辞
郭大成代表中国驻保加利亚大使馆介绍了中保加强科技合作的意义和举措,回顾了过去上海交大与保加利亚科研机构的合作历程,期望双方在前期良好合作的基础上,产出更多科技成果。祝愿联合研究团队此次在保加利亚的调查与研究一切顺利,期待联合实验室进一步深化中保在科技领域的合作交流,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贡献智慧。
Momchil Stanishev博士致辞
Momchil Stanishev博士表示,过去几年,面对疫情挑战,中东欧国家与中国的农产品贸易额逆势上扬,双方在农业等领域具有广阔合作前景,希望联合实验室能够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车生泉教授致辞
Hrabrin Bachev教授致辞
联合实验室中方主任车生泉教授、保方主任Hrabrin Bachev教授表示,联合实验室是中保双方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实现乡村振兴和乡村气候适应性治理的方面的重要交流合作平台,愿以此为契机,在乡村人居环境、乡村可持续发展、产业转型等方面深化合作。
随后,车生泉教授与Hrabrin Bachev教授为联合实验室顾问专家Martin Banov 教授、Svetla Yancheva 教授、Maria Stoicheva教授(代领)和Paskal Zhelev 教授颁发聘书。
颁发顾问聘书
为促进中-保双方在气候变化下乡村生态系统的合作研究,联合实验室于2023年面向保加利亚合作方设立中国-保加利亚农村生态系统气候变化适应性治理联合实验室开放课题。经过严格评选,国家与世界经济大学副教授Yanka Kazakova-Mateva ,普罗夫迪夫农大首席助理教授 Dobri Dunchev ,索非亚农经所助理研究员Daniel Petrov 申请的项目获批立项。车生泉教授与Hrabrin Bachev教授向三位项目承担人颁发立项证书。
颁发立项证书
随后,三位项目承担人分别就各自承担课题的情况进行了汇报。
Yanka Kazakova-Mateva就其获批的课题“保加利亚农业机构适应气候变化的准备评估”进行了汇报。该课题从管理结构、组织架构、公众参与、资金等方面对农业机构进行气候变化准备评估研究将有助于强化保加利亚主要农业机构气候适应,并识别气候适应性治理的有利条件和主要障碍。
Dobri Dunchev承担的课题题为“气候变化的社会经济影响和保加利亚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机会”。农业作为保加利亚的主产业之一,面临气候变化所造成的威胁日益严重,分析气候变化对于该国农业发展所造成改变,并评估其造成的社会经济影响,可为保加利亚的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信息,还可以为中国和其他面临类似挑战的国家提供有价值的见解,并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促进可持续农业的努力做出贡献。
Daniel Petrov承担的课题为“评估保加利亚在气候变化条件下的农业可持续性及其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在欧盟绿色协议(Green Deal)和共同农业政策(common agricultural policy)设定的目标下,未来保加利亚和欧洲其他国家的农业都面临可持续发展的转型需求。但是气候变化造成农业的产业发展的不均以及更多的气候风险,因此通过建立评估框架体系,为各级决策者提供新的信息和工具,并改进农业治理的科学方法。
论坛的第二部分是学术报告及乡村气候适应性治理技术培训会,由Hrabrin Bachev教授主持。来自保方政府机构、科研院所、企业等相关青年学者、技术和管理人员参加。专家学者围绕气候变化的风险预测、乡村气候适应性治理对策的研究现状、技术方法、国际组织和国家行动、实际案例等为参会的青年学者进行了学术报告和技术讲解。
保加利亚科学院气候、大气及水环境研究所的Zoya Mateeva教授详细讲解了保加利亚的气候特征及现在面临的气候风险;上海交大设计学院谢长坤副教授详细介绍了“中-保乡村生态系统气候变化适应性治理国际联合实验室”具体合作研究内容与方案;普罗夫迪夫农业大学副校长Svetla Yancheva教授以“气候变化对农业教育、农业信息化、国际合作的影响”为题,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农业类大学在教学、科研和全球协作方面带来的的问题、挑战和机遇;谷晓坤副研究员以上海为例,讲解了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的乡村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整治;保加利亚科学院地球物理、大地测量学和地理研究所地理系主任Georgi Zhelezov教授分析了保加利亚近二十年来的景观变迁及其在气候变化背景下面临的挑战;保加利亚国家空间研究中心主任、索非亚大学地理信息系主任Stelian Dimitrov教授讲解其利用多传感器无人机等新技术与局地气候分区(LCZ)模型相结合,提出一种分辨率更高的研究方法;杨飞副研究员讲解了基于遥感等大数据产品定量研究评价关键区域的典型极端气候灾害风险及应对方案;国家与世界经济大学Dimitar Terziev教授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气候变化农业适应性治理的经验与启示;索非亚农经所所长Bozhidar Ivanov教授讲解如何进行保加利亚农业气候适应性评估;秦弋丰博士后详细讲解了本次乡村调研的技术流程和调研方法,并现场演示了如何使用CMIP6模式进行不同场景的未来气候模拟。
会上颁发了联合实验室制定的《乡村气候适应性治理方法、数据和技术资源手册》(包括气候风险分析的流程与方法、气候适应性治理技术体系的构建方法、气候适应性对策的构建方法,以及相关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法)。该手册随后在实地调研中也将发放给保加利亚乡村调研的5个研究基地,并开展现场调研、数据收集等技术培训。
技术培训及答疑
技术手册
在随后的讨论环节,与会学者研讨了保加利亚乡村面临的气候变化风险,欧盟及保加利亚的应对措施和存在的问题,本次双方联合调研的内容和调研方法,并对手册中的技术细节进行了答疑。
最后,车生泉教授与联合实验室成员讨论下一步工作计划,讨论了接下来两周在保加利亚进行实地调研的安排,保方成员访华安排以及开放课题承担人在前往上海交大访问研究等实验室研究及工作推进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