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工业设计专业(含辅修)
2022届毕业设计作品线上展览
工业设计是一种基于整合创新理念、运用创造性方法优美地解决问题的生产实践活动。经由创新的产品、系统、服务和体验设计,提升生活品质,促进相关商业的成功。涉及科技、艺术、文化、用户心理、商业等诸多方面,具有较强的交叉融合性。
2020年,工业设计专业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022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中国学科评级交大设计学为A+。作为全国最早开设工业设计专业院校之一,致力于系统化、层次化培育学生的设计思维与方法,培养学生将最新的科技成果转化为人性化产品和服务的素质和能力。现已稳定形成“智能设计理论与方法”、“体验与交互设计”、“设计管理与社会创新”三大学科方向。
2022届毕业设计为期16周,工业设计专业20人,工业设计(辅修)专业19人参加本次毕业设计,16位教师及9位业界导师(含专业实践导师)参与辅导和汇报答辩,以下是优秀毕业设计作品合集。
面向非遗手作传承的沉浸式内容记录设备开发
设计学院毕设金奖
学生:陈泽
指导教师:张立群
面向非遗手作传承的沉浸式内容记录设备集成新兴数字技术,利用眼动追踪技术、三维动作重建技术对非遗实践全过程进行第一人称视角记录,生成VR视频。VR视频为非遗传播和非遗学习提供沉浸式内容,传承人的眼动信息和手部动作等信息通道,为非遗数字化保护提供新的素材,为非遗传承提供辅助学习资料。产品产出多信息维度的内容,用户可以在普通模式享受沉浸式内容,讲解模式为用户科普非遗先关知识,眼动模式可以显示传承人的眼动信息,手势学习模式可以多角度观察传承人手势,可作为非遗学习辅助资料。
本课题旨在探索新兴技术在非遗数字化保护传播中的应用,尝试发挥传承人在非遗数字化保护中的重要作用,利用新兴技术保存传承人的经验智慧,为非遗数字化保护提供新思路。
驾驶情绪信息驱动的车机HMI设计
设计学院毕设银奖
学生:赵新宇
指导教师:韩挺
“慰悦·唤醒”汽车HMI设计致力于改善等候场景中的不良驾驶情绪。当检测到行驶方向的路口信号灯为红色且车速降低到5km/h以下,等候模式启动。通过播放树木生长的动画调整驾驶员的注意力分配,让等待不再枯燥。交通堵塞场景下,在识别到驾驶员有敲击、拍打方向盘的行为时,等候互动游戏启动。中控界面中出现气泡,引导驾驶员抬起手在空中完成两指捏合的动作,击碎气泡并给予声音反馈,达到转移发泄动作和解压的目的。为促进好的互动表现,系统还将给予积分奖励。
利用Unity制作功能原型后对设计进行验证实验,从效价(Valence)和唤醒(Arousal)两个维度评价驾驶情绪。结果表明使用中控互动的实验组效价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证明该互动设计对情绪有调节作用。
基于NFT艺术生成的车载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学生:吴亦凡
指导教师:吴湛微
车载人机交互系统发展至今,在满足基本驾驶功能外,还应将“提升用户驾驶时的愉悦感”纳入设计的过程中,以应对未来人们生活空间向汽车的拓展趋势。基于此,结合NFT艺术的生成逻辑与方法、以某汽车品牌的用户——具有开放精神的都市青年,作为目标用户群体设计了一款名为“More Car(摩尔车车)”的游戏。该游戏以“自我”“自游”“自然”为设计调性,利用StyleGAN-NADA等技术工具,融入“Drive to earn”的游戏机制,以产出NFT艺术形象、NFT艺术车载人机交互界面为游戏目的,最终实现营造更和谐的人机生态的目标。研究共分为理论研究、需求调研与分析、方案设计及测试与评估四阶段,是车载人机交互界面设计与NFT艺术结合的大胆尝试,总结了用户定制车载人机交互界面的工作流程及方法,并通过游戏化的附加价值服务提出了车载人机交互界面的新模式和新业态。
汽车人机交互场景库、任务库构建及概念设计
学生:张琬莹
指导教师:韩挺
本课题研究了L3级及以上自动驾驶级别汽车的人机交互使用场景和任务,并建立了系统的场景库、任务库。并由此展开了车内体验(以交互为中心)的设计,选择了办公通勤和旅行娱乐两个场景,设计了对应的车内空间使用体验和车机交互界面。研究旨在提供一种简洁实用的车内用户体验设计,为未来的移动空间提供出行方案。
孕后期分娩呼吸法辅助训练产品设计
学生:古丽斯米热
指导教师:常丹妮
分娩呼吸法作为目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分娩的非药理性助产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孕产夫妇对自然分娩的自我效能。分娩呼吸法要求孕产夫妇从孕晚期阶段开始每天加以练习,但是目前几乎没有专门针对分娩呼吸法训练的产品,孕产夫妇的训练体验不佳,无法激起孕产夫妇对分娩呼吸法的训练意愿,更不利于孕产夫妇养成分娩呼吸训练的习惯。基于以上现状,本课题以优化孕产夫妇的分娩呼吸训练体验为出发点,以游戏化设计和情感化设计为理论依据,通过软硬件相结合的方式,在满足呼吸训练要求的同时,提升用户训练过程的趣味性和相互支持,从而养成孕产夫妇在孕晚期进行分娩呼吸法的习惯。
辅助老年吞咽困难口面康复的AR产品设计
学生:吴越
指导教师:刘钊
“畅咽”(Anapneo) 是一款帮助轻度吞咽困难老年患者在治疗师的指导下自主进行口面肌功能康复训练的产品。它利用AR和人脸识别技术改善患者居家进行康复训练的体验,通过Unity 3D及其AR Foundation、ARKit等工具,开发了iOS平台的app原型。“畅咽”(Anapneo) 考虑了吞咽困难居家口面康复训练的前、中、后全流程:帮助老者在家庭或社区场景下快速完成吞咽风险初步筛查;帮助改善轻度吞咽困难患者居家康复训练的依从性;帮助提高居家自主进行口面康复训练的流畅度和专注度;帮助减轻治疗师的工作负担。
面向老年躯体功能评估的交互产品设计
学生:徐之淇
指导教师:刘钊
人体躯体功能是人体完成各种运动任务以维持独立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包括了上肢,下肢,视听力,平衡,步态等多个维度的综合能力。随着年龄增大,老年人躯体功能下降或障碍使其日常生活和心理健康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并与跌倒、残疾、住院和死亡等健康负性事件相关。本课题旨在通过设计轻量、有趣兼具科学性的躯体功能评估,唤起初老人群对自身健康的重视,科普躯体功能的相关知识;引导风险人群及时就医进一步检查;按时提醒老人进行定期锻炼与补充营养,切实降低躯体功能障碍对老年人生活造成的不可逆影响。基于理论研究和用户研究的结果,本课题构建了围绕社区与医院共同展开的躯体功能评估流程,以聚类分析与理论支持为基础重新设计了评估内容,并通过人体姿态识别技术和游戏化筛查的交互方式完成了产品原型设计。
宠物出行产品设计
学生:杨通瑞
指导教师:宋东瑾 李斌
用户带猫出行的场景是多样的,去清洁和打疫苗、休闲散心或者长途出行,在不同场景用户和猫咪需求不同,用户要求出行携带体验,猫咪需要透气安全的空间。为了满足猫咪的体验需求,和用户在不同出行场景中多样性的携带需求,设计的这款多功能宠物推车。
宠物篮通过遮罩折叠收纳和包体折叠实现多形态的变化,可呈现宠物推车、宠物篮子和宠物背包三种形态。宠物推车突出静音减震功能,适应主人带猫散步娱乐的长步行场景;车包分离,推车车架折叠收纳,宠物篮适应长时间在车上的场景,为猫咪提供透气稳定的大空间;宠物篮子折叠成宠物背包,提升产品的便携性。
工业设计(辅修)专业优秀作品
儿童牙科辅助诊疗产品设计研究
设计学院毕设银奖
学生:张启砚
指导教师:常丹妮
儿童牙科畏惧症是影响儿童牙科就诊率和治疗质量的主要因素,项目通过app与看诊娃娃的辅助,对儿童牙科看诊流程与体验进行升级,让孩子获得更好的就诊体验,以此缓解儿童牙科畏惧症的症状。
孩子进入医院,根据app与地图指引按步骤完成诊疗,并在每个步骤完成后获得印章。在治疗过程中,娃娃通过与孩子的捏握互动及时向医生传达孩子的情绪,让医生合理安排诊疗节奏。最后集齐印章完成治疗,换取有实效性的徽章,当徽章到期就是提醒孩子需要再次进行牙科检查。缓解孩子的恐惧情绪,同时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牙科就诊习惯。
基于宠物健康关怀的智能产品设计——以面向海外市场的猫砂盆为例
学生:杨盈泉
指导教师:宋东瑾 李斌
本产品主要以市场为导向,通过过用户调研、竞品分析等方法,发现价格作为主要因素依然是影响用户选择和购买智能猫砂盆的主要因素,而用户体验作为潜在影响因素能够吸引到部分对智能猫砂盆持观望态度的潜在用户。并且针对目前猫砂盆依然存在较为明显的问题尝试通过独特的运行结构尝试解决其中的部分问题。在确定结构与逻辑并综合考虑到使用体验及运输成本后,通过多轮的设计探讨,最终提出了本产品的解决方案。
基于深度学习的敦煌壁画修复
学生:饶茜霖
指导教师:陈斌
针对深度学习图像修复可解释性不足、模型测试效果展示性不足,图像修复效果缺少可视化的问题,以敦煌壁画为研究对象,利用生成对抗网络的方法训练深度学习模型,实现了对敦煌壁画的中心规则缺损和随机不规则缺损的有效修复。针对模型测试效果可视化不足的问题,利用提取的图像轮廓图和保留训练过程中模型的方法,实现了敦煌壁画修复的动态可视化效果展示,并设计了基于深度学习的敦煌壁画修复体验软件,帮助用户在壁画修复流程体验中对深度学习算法与效果进行深入理解。
工业设计辅修视频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