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9 00:00

上海电视台纪实人文频道播出 |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 荟萃精英 塑造视界


导语:  一流的大学与卓越的城市相辅相成、和谐共生。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将城市、文化与虚构空间作为规划设计对象,以原创设计理念和工匠精神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做出独特贡献!让我们来共同探寻“交大设计” 的精彩空间吧!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院长、光启讲席教授阮昕表示,设计本身,简言之是一种“令生活陶醉的技艺”。来自各个学科的知识技能提供养分,通过称之为“设计”的一种奇妙组合,方可将理念与技术转换成美轮美奂的“工艺品”。城市,即是集各学科大成的“工艺品”。在上海交大设计学院,拥有一批成就斐然的学者和行业设计师,而设计教育的优越性,正是体现在学院教师群体,在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性上。

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规划和建筑板块,围绕“滨水空间 创造美好生活”,呈现了“美好生活”和“水的魔力”的文化内涵和公共意义,并从历史感,学术性,前瞻性和公众参与四个方面进行了多维度的展示。

——阮昕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建筑学系教授庄慎表示,建筑学是很特别的,它是在构筑世界、改变世界的过程中,探索认知这个复杂的世界,从而也由此构成作为科学的学科自身。同样,作为一个建筑师的吸引力,正是在构筑、改变身处其中的世界时能不断认知它,并由此理解建筑师自身。

希望“永嘉路309号口袋广场”是一个既属于城市的公共空间,又具有社区领域感、"私密感"和“归属感”的地方。广场的整体基调采用与周边社区和谐的暖色调,日常而轻松,地面为暖色地砖,敞廊温暖的木构和绿色精巧的钢结构形成视觉张力和戏剧性。这里成为周围社区老人、孩子、宠物喜爱的温暖公共空间。

——庄慎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建筑学系教授、博导王林表示,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在城市设计、城市更新、城市遗产保护以及城市规划及景观设计过程中,尤其重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历史文化风貌的传承,要把握好留存城市人文历史的根本属性,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北外滩、苏州河段的设计理念,核心就叫“共享街道 河畔客厅”,希望能让老百姓“走过来,坐下来,美起来”,在这里舒适地漫步。打造“最上海、最舒适、最活力”的滨河空间。

——王林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风景园林系系主任,教授、博导王云表示,风景园林的发展和人类生存、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实践中,非常注重传统与现代的创新性融合。


醉白池在九百多年的历史变迁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上海地区保存完整、极具明清风格的园林精粹,也是展示松江江南文化的重要窗口,通过不断完善景区服务功能,塑造优美景观环境,提升江南著名古典园林的现代意义,全力打造市民游客满意的旅游目的地。

——王云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建筑学系副教授张海翱表示,近年来完成了很多城市微更新项目,在美丽农村建设的工作理念中,以振兴当地经济和地域特征作为设计出发点。

“粟上海美术馆”泼墨长廊的设计,给社区的居民提供了公共空间,希望它成为一个老城区当中的城市客厅,这是要做“粟上海美术馆”的真正目的。

——张海翱

上海交大设计学院设计系副教授刘博表示,交大设计在数字娱乐、智慧出行领域不断探索。他们团队的研究方向是泛娱乐智能设计,他一直在思考,共情设计在城市生活中扮演何种角色。


城市建设中,智慧出行成为人与汽车共情设计的新课题。威马主题仪表皮肤项目,是对智能出行新的尝试与应用,为智能出行带来娱乐化的情感体验。

——刘博


“体用并举,设计大义”即是交大设计学院秉承的办学理念,我们努力扎根中国,开展高水平设计研究,以丰富的设计实践,助力一流大学与卓越城市和谐共生。

​​

公众号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3NTc3NjkwMg==&mid=2650576896&idx=1&sn=6332424c2f7610719afbfa2e00db071e&chksm=87636ee9b014e7ff404c87a11706bc3e36368376dfac8afd0832b49eeb03785fb9e09962bc80#rd

search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