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4-21 18:00

​我院风景园林系研究生在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领域取得系列成果,多篇高水平论文获国际关注

高密度大都市区城市更新中,如何做好生态建设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当前面临的重要挑战。国内外大都市区均在探索相关路径,提出了自然为基础的解决方案(NBS)、再野化、森林城市、公园城市等理念,但在社区尺度如何有效提升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还缺乏应有的关注。近日,我院2022级风景园林硕士苏荣菲(导师:陈睿山教授)围绕上海市生境花园与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主题,在生态学与景观设计交叉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相关成果陆续发表于《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 Science)、《BioScience》(IF 8.1, JCR/Q1)及《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IF 7.9,JCR/Q1)等国内外权威期刊,为高密度城市社区生物多样性提升与社会-生态协同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与实践指导。

| 城市多(跨)尺度复杂人类自然耦合系统概念框架 |

探索生境花园的「生态效益」与「社会价值」

该系列研究以上海市长宁区生境花园为案例,系统评估了小微尺度绿色基础设施对城市生物多样性的贡献。首篇论文《城市社区更新中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策略: 以上海市长宁区生境花园为例》Biodiversity Science, 2023)揭示了生境花园通过优化植物配置和栖息地结构,显著提升了传粉昆虫与鸟类多样性,尤其在城市化核心区可形成生态“踏脚石”。后续研究《Community-scale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in cities》BioScience, 2025)进一步提出“社区-城市-区域”多尺度生境网络规划框架,强调生境花园在连接城市破碎化绿地中的关键作用,相关建议已被纳入上海市生态空间规划政策讨论。

《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上海长宁区社区生境花园生物多样性研究》的重要成果中,研究通过长达一年的红外相机监测,首次系统评估了高密度城区小微生境花园的野生动物多样性现状,为优化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供了科学依据。该研究首次通过定量数据证实:社区生境花园可作为城市野生动物的“踏脚石,与其他绿地协同形成生态网络;流浪猫管理是提升生境花园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效能的关键制约因素;需突破传统“面积决定论,更关注三维生境结构和资源供给设计。

《Social and ecological factors on the perception of Cultural Ecosystem Services and disservices: Insights from Shanghai, China》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25)则突破传统生态视角,首次构建了社区生境花园“文化生态系统服务—社会生态驱动因素”多尺度反馈模型。通过对上海8个生境花园的混合方法研究,发现居民对休闲与美学价值评价最高,但约30%的受访者提出动物干扰、安全隐患等问题。研究证实,社会因素(年龄、教育背景)、使用行为(访问频率)与生态特征(植物多样性)共同影响文化生态系统服务感知,为平衡生态效益与社区需求提供了量化依据。

| 文化生态系统(不利)服务与影响因子 |


「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

该系列研究创新性地融合景观设计学与社会生态学方法,提出生境花园应作为“社会-生态耦合系统”进行优化设计:既要提升生态连通性,也需针对社区人口特征调整管理策略。例如,针对老年人口密集社区需强化康养与安全设施,而在高学历群体中可侧重自然教育功能。

陈睿山教授表示:“生境花园是上海‘生态之城’建设的重要实践,是城市更新中生态建设的重要举措,这些成果不仅填补了高密度城市社区文化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空白,也为设计学科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跨学科范式。”目前,本系列研究的部分建议成果已在长宁区生境花园更新项目中落地应用。


结语

设计学院风景园林系师生一直在景观与生态设计、健康园林等领域不断耕耘、长效实践,系列研究展现了我院在“设计+生态”“设计+健康”交叉领域的培养成效,凸显了设计学科在应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挑战中的独特价值。未来,陈睿山教授团队将继续深化社会-生态协同设计研究,推动科研成果向城乡规划实践转化。而设计学院风景园林系也将继续为健康美丽生态城乡的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


相关论文参考:

1. 苏荣菲, 陈睿山, & 郭晓娜. (2023). 城市社区更新中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策略: 以上海市长宁区生境花园为例. 生物多样性, 31(7), 23118.

2. 苏荣菲, 陈睿山, 俞霖琳, 吴婧彬, & 康燕. (2024). 基于红外相机调查的上海市长宁区社区生境花园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32(8), 24068.

3. Su, R., Zhu, A. L., Ye, S., Jia, N., & Chen, R. (2025). Community-scale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in cities. BioScience, 75(2), 100-103.

4. Su, R., et al., (2025) Social and ecological factors on the perception of Cultural Ecosystem Services and disservices: Insights from Shanghai, China.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9, 105373.

search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