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7-5 11:00

学术快讯 | 体用并举的一种释义——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实践型教轨


​本文刊载于《建筑实践》第61期特辑

阮昕

RUAN Xing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院长、光启讲席教授

庄慎

ZHUANG Shen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建筑学系教授

刘博

LIU Bo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设计系副教授

张海翱

ZHANG Hai'ao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建筑学系副教授

汪单

WANG Dan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设计系讲师

吴建

WU Jian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建筑学系副教授

黄印武

HUANG Yinwu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建筑学系副教授

曹永康

CAO Yongkang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建筑学系教授


阮昕:概论

上海交通大学(以下简称“上海交大”)设计学院的布局将城市、建筑、生态、景观、植物、工业产品、艺术、视觉传达等诸多领域的设计综合到一个平台之上,构建广义的设计学科。换言之,学院以“大设计”为理念。设计学院由一流学者、科学家、设计师、学生等多元群体构成一个社群(community)。设计既是行业,也是知识体系,同时也是文化和传统。作为学院院长,我一直在寻找对设计的定义——设计是一种技艺,是为生活添彩的令人陶醉的技艺,其有意味之处也正是在这里。而技艺的传承需要师徒制的教学模式,因此丰富多元的师资是非常必要的。需要强调的是,就像医学院教授外科手术、音乐学院教授大提琴一样,设计学院的老师首先自己必须是设计实践者。近年来,我们有幸吸引到一批颇有建树的中青年设计师和学者,为学院注入了新的动能。

我时常思考,大学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毕业就能干活的,还是能引领行业,对知识体系和设计、艺术有贡献的人?我认为应该允许不同的设计院校有多元发展的可能性和机会。可是这在今天很难实现,因为大学排名和对学科的各种评估让原本多元丰富的院校变得均质化,令人担忧和遗憾。我们回避不了行业下滑、人工智能来势迅猛的时代。过去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教给学生的知识技能,现在可以通过ChatGPT(Chat 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获得,这需要大学积极回应。上海交大的育人理念不仅是要培养理、工、农、医、设计、文等某个领域的专业人才,还要培养全方位的通才,期望毕业生将来能成为“学术大师、治国英才、业界领袖和文化精英”,与传统的博雅教育一致。简言之,身处上海交大,设计学院肩负的任务是培育两类人才:行业和学科的战略领军人才和设计大师。

在国家意识到破“五唯”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的前提下,或许完全量化评估的时代已逐渐步入明日黄花。近年来,上海交大也处在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点,并反复倡导两点:1)鼓励部分教授十年磨一剑,发扬工匠精神;2)开展多元评价,而非纯量化的评估,以便各学科能有机会得到分类而健康的发展。这令人鼓舞的转折表象背后的契机大约可以归纳为:上海交大经过了多年的辛勤积累,在量化评估上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果,有些方面甚至全国领先,比如论文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数量。与此同时,上海交大也意识到如果把“量”缩小,减少低质量论文,更强调“质”,那么在现有主要国际评估的体系里将有更好的表现。

这种状况给上海交大设计学院带来了两个机会。第一,学校创建了实践型教授的岗位。鉴于设计类学科与实践型教轨的“亲缘关系”,设计学院通过人力资源处,对实践型岗位的晋升体系和轨道设计做出了贡献。这个岗位区别于现有的教学科研综合型、研究型和教学型岗位,要点是以实践作品的品质作为主要评判标准。它的设置不光适用于设计类学科,还适用于艺术、文学、体育,甚至医学和法学。换言之,上海交大的设计实践型教授岗位具有普适性,而不是一个特殊的案例。第二,建立设计实践导师制度(teaching fellowship)。引进类似英语国家的兼职设计导师(design tutor),与全职实践型教授体系并存。不同于一般的兼职设计导师,我们在学院的体制内对设计实践导师给予认可,让他们通过合同制成为学院的成员,加入到设计学院的整个教师和学生群体里,共同参与学术活动,从而丰富和扩大了整个学院群体。

因此,我们归纳出适合设计学院的两种人才理念:一种是“乖孩子”,即研究型人才;另一种是“野孩子”,即特别优秀的实践型人才,作品等身,即便没有博士学位也可以引进。幸运的是,上海交大设计学院已引进了几个成功案例,包括副教授和教授。

在设计学院里,研究型和实践型教轨并无本质区别,所有教轨在上海交大都以研究为核心,区别仅是用于研究的媒介。实践型教轨以设计实践为媒介。以我个人而言,虽不是实践型教授,但也做建筑实践,通过设计来研究建筑元素的含义和组合的功效,例如设计学院大楼的改建是探索老建筑的更新再利用,以及传统“家屋社会”(house society)在现代机构中源远流长的影响和功效。而北鲲园,一堵300m的校园“墙”园,是研究一种建筑元素,如作为起分隔作用的墙却起到联接空间的哲学悖论。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大堂 © 曹一丹

上海交通大学北鲲园 © 苏圣亮

在以下的文字里,7位交大设计学院的实践型教师从不同角度和领域分享了实践、研究和教学结合的案例,诠释了学院“体用并举,设计大义”理念中一个层面的核心含义,即理论和实践的高度有机结合。


1  庄慎:把关键的设计能力养成带入课堂

从2022年开始,建筑学系在本科一年级的基础课程中实验全过程真实的设计与建造教学。我们与企业合作,根据实际的业主需要,在九华山交大设计学院实践基地选址设计、建造小型的木构建筑物。教学与辅助的团队包含学院专业教师、资深建筑师、资深结构师、结构施工工程师、施工管理等全过程合作部门。学生的工作包含个人概念策划、概念设计竞选、分组合作绘制施工图、与结构工程师专业合作、现场参与施工自我组织、在专业指导下现场参与主体施工一系列项目过程。这既是一个超越课堂训练的全过程历练,也是一个与临时搭建教学有着本质区别的真实的建筑实践,需严格按照现实建筑的规范与要求。当下学校中最复杂的课题设计,相较于真正的实践项目都是简单的,因为从实践设计师角度来看,在校设计训练中的限定因素远远小于实际的数量,以至于学生体会不到真实世界的复杂性因素在设计中的决定性作用。而真正的实践中即便最简单的任务,也需要应对众多复杂因素,这个课题正是要让学生在学习之初就能体会到所学专业需面对的真实情况。同时,这样的教学实验也源于老师们对于建筑设计教学如何适应未来进行的新的反思。

​学生参与建造九华山下的木构五分亭 © 庄慎

九华山下木构五分亭 © E-ar TARS

当下,空间和空间设计的需求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既有的建筑学教育方式有必要进行反思与变革。一个有效的建筑设计教育必须自信地回答学建筑的作用和建筑学的作用的问题。笔者认为,在众多的建筑学教学内容中,有3个方面的能力养成最为关键:1)养成设计意识,足以去应对陌生的问题;2)养成认知习惯,把普通的常识转化为专业的常识;3)养成行动能力,用行动去检验认知、探索未知。

对设计和空间的创造来说,以往存在的内容会消失,适用的方法会失效,新的类型、需要和方法会出现。要应对新类型、新问题,唯有养成普适的设计意识,遵循以下三者的整体关系:1)能够确定设计的真实目标;2)能够把握复杂条件与影响因素;3)能够应用有效达成目的的适合方法。对于发现建筑学新的认知与新的应用领域来说,需要像以往众多建筑学转变与发展的时刻一样,关注身边与现实正在发生的现象,能够把常识认知转化为专业的认知,养成这种能力不仅是对学生的一种专业训练,也是建筑学的一种专业出路。对于学生与实践者来说,他们要面临的是充满不确定性与没有现成经验参照的未来的事情,所有的方法都需要实验,而“行动”是笔者认为最有效的“学习–反馈–认知–应用”的途径,只有它能支撑设计意识和认知习惯的养成。

交大建筑设计教学探索,正在积极实践上述的设想。


2  刘博:高校设计实践的双路径

在教学和科研的交汇处,设计实践成为了艺术与设计领域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教育手段。通过参与真实项目,学生们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场景,同时,这些实践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资料和教学案例。

在威马汽车仪表主题商店校企合作项目中,由笔者领衔,汇集国际工业设计工程(International Industrial Design Engineering, IIDE)、艺术硕士(Master of Fine Arts, MFA)和设计学3个专业的10位研究生共同参与。这个历时两年的项目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将理论融入实践、想法转化为实物的宝贵机会。他们不仅要与企业的工程师们跨专业协作,共同开发出30款独具匠心的汽车仪表主题皮肤,而且还要深入参与从设计构思到产品开发、上市的整个流程。在这一过程中,每一次对产品的迭代优化都淬炼了学生们的耐心、对设计细节的关注力和专业技能。实践项目不仅极大地提升了学生们在真实团队合作中的设计能力和对产品品质的追求,也帮助车企在数字内容市场上取得了显著的销售成绩。产品荣获了德国红点设计大奖(Red Dot Design Award)及“上海设计100+”奖,展示了学术界与工业界合作的巨大潜力。

“汉字修复师–儿童教育游戏”项目展示了一种自研自销的创新实践模式。与常规的校企合作截然不同,在这个项目中,学生不仅深入进行市场调研,明确了教育游戏的设计方向,还独立负责图形动画制作、软件开发、项目管理以及后续的推广和运营。这一过程为学生提供了深度了解、参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机会,激发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多元技能的运用。最终项目不仅成功登陆苹果商店,还获得了德国iF设计奖(iF Design Award)。

《汉字修复师》儿童游戏 © BiBoBoxStudio


3  张海翱:城市微更新理论与实践的相辅相成

设计实践对于自身整体的科研具有深远且重要的影响,是科研工作的基石。2019年,我们以全过程介入的方式融入了江川路街道片区的城市微更新改造项目中。我们不仅是研究者,更是实践者,在研究的同时积极参与实践,通过点线面的方式,涵盖了从适老化入户改造、老旧居民楼改造、楼道改造、社区食堂改造到社区中心改造等多个节点的设计实践。这一系列的实践不仅推动了城市微更新理论的完善与发展,更深化了我们对城市更新的理解和实践经验。基于这些实践成果,我们撰写并出版了名为《城市微更新》的专著,系统梳理了城市微更新的理论基础,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

江川路悦享老年食堂 © 章勇

红园江川路社区中心 © 章勇

同时,科研工作也将对设计实践和原创性设计产生积极的帮助和影响。目前,我以社区规划师的身份,对张江的益江路片区进行总体的研究和梳理。通过积累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指导设计实践的推进,以更系统、科学的方法参与城市更新项目。科研不仅拓展了我们的视野,还提升了我们的分析能力和创新意识,在设计实践中能够更好地应用先进理论,实现更具原创性的设计方案。因此,科研与设计实践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着城市更新领域的发展与进步。


4  汪单:穿梭于展览现场与校园之间——策展实践与思考

策展一职最初源自对收藏品的管理与研究,而今已演变成全球文化的塑造者和文化展示的导演,换言之,是一种设计和艺术的实践和研究。回顾中国艺术70余年的发展历程,策展不仅是艺术文化展览的关键所在,更推动了文化产业的繁荣。当下,策展人面临着更为复杂的挑战。一方面,他们必须适应日益社会化与机制化的文化环境,不断把握时代精神,尤其是在科技与艺术融合的新趋势下,展览策划更应注重可读性与公众参与体验,以彰显人文精神;另一方面,策展逐渐走向国际化,急需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中国文化独特的视角,讲述精彩的中国故事。

身为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的实践型教师和策展者,我时常往返于教学和文化艺术领域之间。我将行业最新的发展趋势与内容带入课堂,并通过引入真实的艺术与设计项目,让学生亲身体验创作的过程。这种实践型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与实践能力,也促进了他们对策展这一行业的深入理解。同时,我将与学生的讨论与共同研究成果反哺到艺术生态中。或许在外人看来,这样的工作方式似乎缺乏聚焦,略显疲态,但正如孔子所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的热爱成为了教学与执业的源动力,更重要的是,策展作为一门偏重实践的专业,要求策展人时刻置身于“第一现场”。

在任职两年的时间里,我有幸与来自不同学科的同事“并肩作战”,以自己的专业知识协助学院斩获了2022年由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与上海市崇明区政府主办的花朝节之“上海森林空间艺术季”奖项。我将策展思维引入了公共艺术项目“机械花”的构思、实施与后期宣传的全过程。2023年,我在阮昕院长的带领下参与策划了第18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国家馆,帮助完善了展览的艺术板块构想与实践。这半年的工作不仅是一次学习与自我提升的旅程,更是不断更新与拓展“策展”学术视野与工作能力的过程,所获得的丰富案例与知识为教学与科研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机械花 © V1 STUDIO

第18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 © 徐航

策展不仅仅是一个动词,更是一个名词,它意味着不断通过策划展览来塑造文化形象,承载着不同跨文化研究与艺术文化现象的再分析与呈现。作为一名策展人,无论身处学院还是文化圈,持续性的思考与实践对这一行业都至关重要。


5  吴建:模拟与真实——课堂内外

课堂内的建筑设计教学通常基于特定对象及问题设定,积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同时形成深入且系统的设计成果表达。设计成果通过图纸、模型、效果图、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 VR)乃至多种分析方法进行综合呈现,力图在知识应用与问题解决之间建立起可被验证的关联。  但由于在教学中设计仍处于模拟状态,学生提供的成果无论多么完备,其与真实世界之间仍存在着无法跨越的验证鸿沟,由此表现为知识应用与知识验证之间存在不足与缺失。

而在建筑实践过程中,设计师需结合真实问题和复杂需求,在知识应用与设计问题之间建立起尽量可靠且准确的关联。设计方案成为相关知识在多维度思考背景下的完整表达,建筑的实现成为对设计理念与知识应用的综合检验。因此,设计实践的介入补充了教学过程所存在的不足,并促进“知识学习–知识应用–知识验证”学科体系的闭环。

“知识学习-知识应用-知识验证”学科体系 © 吴建

作为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实践型教轨的设计教师,笔者认为在教学工作中要结合时代发展趋势及学科发展要求,主动思考教学与实践的相互补充与促进。在四年级大跨度空间教学中,我们以体育馆为研究对象,由功能构成与形态组合入手,积极思考大型体育设施的专业应用与社会多功能共享的可能,以此为基础探索了大型体育设施多用途的可行性。在教学研究与设计实践有机互动的基础上,结合“空间效益”理论完成平度奥体中心设计。在毕业设计教学中,我们基于“校城共享”理念,从多个角度思考校园大型公共活动设施与周边社区共享共用的可能。

平度奥体中心设计 © 吴建

并以此为基础,结合“校城共享”“校企共享”等设计理念,完成平度职业技师学院扩容升级项目的设计与建设。

平度职业技师学院扩容升级项目的设计与建设 © 吴建

在此过程中,笔者深刻体会到了课堂教学与设计实践紧密结合的必要性,主要体现为:在教学过程中,基于具有代表性的设计选题和设计问题,进行前瞻性、多角度模拟设计,从而为实践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学术基础;在实践过程中,结合具体问题形成对相关知识的针对性应用及验证,并结合设计实践反哺教学,从而促进教学内容与教学重点的动态调整与提升。这不仅推动了建筑学设计教学体系的整体性建设,还基于教学与实践之间侧重点的差异,对推动学科知识发展、知识应用、知识验证等环节的进步和联系,提供了一种动态且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可能。


6  黄印武:先锋沙溪白族书局——新旧背后的人文思考

建筑是一门实践的艺术。仅仅完成图纸设计并不是完整的建筑设计,只有当建筑建成,设计才真实完成。因此,只有实践语境下的训练才能充分展现出建筑设计所需要面对的各种挑战,才能真正验证设计思维的适应性、合理性和创新性,才能促进设计学科全面、系统的发展。

先锋沙溪白族书局所在的北龙村,是一个典型的沙溪白族村落,在书局正式开放之前,这个村基本没有游客来访。设计的目标不是简单完成一个改造设计,而是如何通过设计来重构乡村的秩序,激活村庄发展的未来。实践语境中的设计兼具更加复杂和多样化的目标,设计思维需要兼顾社会、环境、发展的需要,而建筑本身只是最后具体的呈现而已。

书局的选址是村中一处荒废的公共性生产空间,场地中还有村集体建造的烤烟房和村卫生所。这个设计刻意保留了场地中的既有建筑,顺势而为,将书店安排在场地西侧原有的生产用房内,而咖啡馆则安排在东侧的空地上,与由卫生所改造而来的宿舍相连,保留下来的烤烟房被改造为一处可以登高远眺的诗歌塔。通过设计梳理、重构场地和功能关系,从而形成了完全不同于原来的空间品质。

建筑设计没有标准答案,如何抉择不仅仅是对建筑师能力的考验,也是对建筑师个人修养的检验。保留的建筑帮助书局轻松地获得了村民的认同,而熟悉的建筑中感受到的陌生氛围又让村民充满好奇。随着越来越多的游客进入到这个村子,村民早已见怪不怪的“破房子”居然会被城市人所青睐,也让村民开始反思本地文化传统的价值和魅力。

书局内景 © 钱小华

书局正式开业后不久因为日益增长的流量而产生了扩建的需求。虽然书局的场地并不局促,但是新建筑的功能是展览和举办活动,必须有相当的体量来满足功能的需要。然而,过大过高的新建筑势必影响到书店的主体性,这对于已经完成的书局格局而言,建筑师的个人判断与取舍,决定了场地秩序重构的结果。

扩建的空间的设计在平面上应用弧线,在剖面上将室内地面下沉到室外地面以下1.2m,使屋脊的高度低于书店上檐的高度,表现出应有的等级与层次。新建筑谦逊的姿态既延续了书局既有的秩序,又给书局注入了新的活力。

​扩建后的先锋沙溪白族书局 © 黄印武

“先做人,再做音乐家。”这是傅雷对傅聪说的,也是对所有的老师和学生说的。建筑设计所营造的场所空间对所有身处其中的人都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创造什么样的场所空间则取决于建筑师的能力与个人修养,这也是实践对建筑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


7 曹永康:建筑遗产保护的研究性设计

我主要的设计工作聚焦在历史街区、历史建筑的保护与活化利用。有别于一般设计院的建筑遗产保护设计工作,我和团队更注重前期的研究性工作内容,包括:针对建筑遗产的价值分析,针对建筑遗产结构、构造、材料的特征分析,针对病害、残损的勘察分析,为了安全与合理利用采取的修缮材料研究等。保护设计不能按照一般的工程项目来对待,因为每处建筑遗产具有其独特的价值,所以必须做研究性保护设计,这也是国家文物局所提倡的。上海交通大学是一所以理工科见长的大学,研究性保护可以充分发挥学科交叉的优势,通过和测量、无损检测、材料、建筑物理、信息等学科合作,落实研究性保护的各项内容,实现保护设计的科学性、精确性。例如,在四川广安白塔修缮工程中,我们做了大量的石材风化原因分析工作,在援藏项目“江孜古城历史建筑风险调查评估”中,我们深入分析了壁画的传统材料、工艺和病害等,为项目的对症处理提供了依据。20年来,团队完成了300多项保护类项目,在获得10多个由国家文物局、教育部、上海市颁发的勘察设计奖项的同时,还完成了《历史建筑精准勘察与保护干预的一体化综合技术》科研成果,获得了2019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另外,我于2016年成功申请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HBIM-GIS联合运用于建筑遗产病害记录与分析的方法研究”的面上项目,这充分说明了设计实践是可以驱动科研工作的。

上海泗泾古镇的保护与活化 © 曹永康

上海交通大学徐汇历史校园的保护利用 © 曹永康

实践和研究工作也可以促进教学工作。我主讲了18年的“历史建筑调查与测绘”课程,让学生通过调查和测绘去记录历史建筑。但过程中我们要求学生必须了解建筑遗产原状和现状的区别;了解建筑遗产的衰败破坏以及背后的历史成因;思考如何延续它们的价值……这让学生对建筑遗产的保护产生了兴趣,愿意进一步参加以历史建筑保护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对实践和教学十几年的坚持,我培养了一大批对遗产保护有热情与责任感的学生。历届实践活动收获了包括“上海市五四青年奖章”、“知行杯”特等奖、“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品牌项目”等重大奖项。我个人也先后多次获得市级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并于2016年荣获“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奖”的荣誉。


原文链接:体用并举的一种释义——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实践型教轨

search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