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17 10:03

学术快讯 | 本土性作为一种建筑设计与城市管理的互动过程

——以昆山实验小学改扩建及其西侧城市基础设施多系统复合项目为例

原文刊载于《建筑学报》2023年05期,总第654期  ▶▷


庄慎 ¹ ² 华霞虹 ³ 郭炜 ²

1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

2 上海阿科米星建筑设计事务所

3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在城市化发展、社会生活,尤其是科学、技术与材料全面现代化的当今时代,建筑的地域性或者本土性的意义和来源究竟在哪里,应该是一个结论很开放的议题。通常的范式往往涉及地方文化、历史传统、建筑类型、空间形式与语言、技术与材料、建造模式等具体层面和不同要素之间的相互转化、演绎和升级换代。然而,相对于这些偏重建筑学内部系统,以及习惯将建筑视为从任务到目标的独立作品的传统认知和主流范式,今天中国有一种现象比较特殊,即很多综合性的城市建设项目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常常涉及复杂而相互交叠的物质层面和管理边界,建筑实践很大程度上受其外部系统条件的影响或制约。此时,设计任务的界定需要依靠管理部门和设计团队的持续互动:一方面,很多设计所依赖的基础条件需要突破既有的管理框架,参与方必须具备更高层级的统筹能力;另一方面,资源、空间和建设过程需要更加整体地进行统筹和组织,要求设计方有足够能力采用更为灵活、更具策略性的方式。简言之,管理和设计两方面都需要具备更系统的认知、更高的专业性、更强的控制能力和组织能力,以通过制度与实践的协同创新,实现更具深层次地方特征的建成环境,建构一种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价值相融合的本土性。

建设项目通过城市管理方与建筑设计方的协同互动,实现超出在各自传统的边界内独立工作所能产生的结果和效应,这种现象在当今世界范围的城市建筑实践,特别是城市持续更新中都具有普遍价值,对于快速城市化后中国城市存量更新时代的建筑实践则更具特别的意义。首先,无论是城市化还是再城市化,中国的发展都是极度时空压缩的,因此城市更新面临更为复杂、更需要综合协同的状况,各方则普遍缺乏现成的经验,设计往往无法立即获得较为确定的项目任务书而直接进入传统设计模式。其次,在更为政府主导的城市建设和管理模式中,如果没有相关部门的创新性管理思维和决策、组织能力的支撑,身处具体设计位置上的普通设计师没有权力、也没有能力去推动突破管理边界的设计实践,但如果得到管理部门的支持,则更有可能整体调整既有管理框架、快速有效地推动实施。最后,每个城市都有其物质条件、社会生活、历史人文和组织管理上的特殊性,在具体实践中,更为整体和创新的视野只有通过社会资源和专业技术的整体组织才有可能实现。因此,在中国当代城市建设的语境中,这类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事一议的城市建设实践,建筑设计与城市管理的协同是必要条件。而且这种协同常常呈现一种关键特征:它是一种持续互动和反复协调的过程,而不是一次性的应答。其中包含了众多物质需求、社会需求和城市管理的要素,也包含了对建筑物质实现的各种要素和整体过程的不断权衡和考量,其过程具有不可简单复制的独特性,其结果也是一种只有此时此地才可能产生的空间场所与应对策略,所以必然具有所谓的本土性。


总体而言,这样一种以资源集约利用和设计管理协同创新为主导的本土性,无论在设计研究层面,还是在城市精细化管理层面,都值得进一步推广和深化。阿科米星建筑设计事务所近期建成的昆山实验小学改扩建及其西侧城市基础设施多系统复合项目(图1),就是这样一个通过设计统合复杂城市更新的项目。建筑师的主动性、互动性、专业性和城市管理部门的创新性、执行力,共同构成了这个项目的两个必要基础,也是两大重要支撑。

▲ 1  整体鸟瞰(由南向北望,摄影:朱润资)

1  一个在互动中越做越大的项目

本项目设计的过程很特别,这是一个随着建筑师与城市管理者互动而越做越大的项目(图2)。基地位于昆山阳澄湖科技园区域,南北呈狭长形,东侧是昆山实验小学(以下简称实小)及昆山党校,西侧是昆山市工业技术研究院,北侧跨过城市干道萧林路是大渔湖公园,南侧跨过城市道路博士路是庙泾河绿化带以及昆山城市生态森林公园。整体分为3个部分:学校扩建、城市绿地及车库、市政道路。

▲ 2  特别的立项过程

最初,需要设计的场所并不大,在实验小学西侧的城市绿地上,该绿地关键的功能是作为重要的城市绿廊,连接昆山的两大城市级公园——昆山森林公园与大渔湖公园(图3)。主管城市建设的领导因为阿科米星之前在昆山设计的公共小建筑效果好,委托阿科米星设计该景观绿地中的数个小型配套商业建筑,总面积合计约1000㎡。

▲ 3  基地与周边环境

建筑师在设计小型配套建筑的过程中,发现建筑的体量在这一绿廊上也不算小,还注意到绿地之下同时正计划建设一个城市停车库,当时仅按照普通地下车库工程来对待,因此建议,为了使绿地、配套服务建筑、车库的品质都更好,可以将它们作为整体来设计,形成一个有下沉庭院与立体绿化的车库服务综合体,并转移部分地面商业面积至负一层。这个想法获得了城市建设主管领导与管理部门的认可,因此项目任务演变为一个面积约3万的绿地车库服务综合体(图4)。

▲ 4  过程中的绿地车库服务综合体模型

工作继续开展后不久,出现了一个意外的情况:绿廊之上突然被咨询是否有再安置几片球场的可能。原来实小正在计划扩容教学用房,因为校园面积有限,规划完急需的建筑增量后,部分运动场地在校园内无法再容纳。因为学校周围没有其他城市用地可用,故而想到挤入绿地来解决。阿科米星的主持建筑师庄慎意识到一旦那样,绿地的公共性会被数量众多、有围网的学校球场侵占或打断,而在浏览实小的初步设计方案后,则发现了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实小原有36班的规模,配套400m跑道的操场,位于教学楼东侧。学校正在考虑的改扩建方案有两个选择:一是缩小操场,改为300m跑道,在操场南侧增加一栋教学综合楼;二是在原篮球场地位置新建一栋教学综合楼,被占用的运动场地移到西侧绿地(图5)。这所昆山最好之一的小学不仅用地资源和品质将大打折扣,而且使用将非常不理想,更麻烦的是,整个建设过程中原教学区将被东西两边的市政项目与扩建项目的施工同时夹持,教学环境将极为恶劣。这些糟糕的后果,在那时还没被城市建设管理者们充分意识到。建筑师则意识到在这里出现了空间资源严重短缺的问题,城市级绿廊的功能空间需求与实小紧缺的教学空间需求之间产生了争夺。由于两者都是涉及城市公共空间与民生的事情,这样的矛盾也正是城市管理者面临的棘手问题。

▲ 5  实小扩建的难题与解决方案(a  原校园与绿地的关系;b  方案1:缩小操场,南侧新建教学楼;c  方案2:移建运动场地至绿地,北侧新建教学楼;d  最终方案:教学楼底层架空,运动场地下沉至半地下室)

阿科米星凭经验知道,这种空间矛盾如果反复研究后不能从单一方有效化解,那么问题就在于空间资源的绝对量缺乏,如果还有机会,可能需要尝试在两者之间的整合或者连动关系中发掘新的空间利用可能。事实上,最终的解决方案就是沿着这样的设计意识获得的,关键是要突破用地和管理边界。到此时,阿科米星为了原有工作的资源品质,已不知不觉走出了原来的工作范围,主动为实小问题出谋划策。建筑师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方案:不动原教学楼东侧与南侧的空间和操场,将所有建设集中在西侧与北侧。在原有教学楼的西边,紧邻绿地车库用地的一侧,延伸出数个体量布置普通教室,同时在原食堂和风雨操场的北侧,扩建一栋包含专业教室、风雨操场的综合楼,满足学校新增班级的配套和运动场地的需求。为此必须将学校扩建和绿地、车库建设合并为一个项目进行综合设计,以更有效地使用城市资源、更好地创造多元价值。主管城市建设管理的市领导十分重视此方案,非常认同这样的设计能带来的综合效益,于是两个本来不相干的项目归并为一个项目。主管领导组织推动多个部门协作,调整管理边界,促成了一个综合性的设计项目。最终委托给阿科米星负责的是一个包括学校扩建、城市绿地以及地下车库等城市基础设施多系统复合项目的综合设计,学校部分建筑面积为11618,城市绿地、车库部分建筑面积为22645

2  复杂城市更新需要综合的设计协同管理

本项目最大的物质特征、设计策略和管理创新都在于多系统复合,包括用地属性、管理部门、专业设计类型、使用功能和技术运用等诸多方面。

综合的设计将学校扩建和城市绿地统筹考虑,实现了精细化复合使用城市空间,利用不同标高,垂直分布设置了地下停车库、下沉广场、城市绿地和市政道路、学校扩建建筑。城市绿地是一个地形起伏的独立抬升地面,与市政道路的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相连。校园内保留原学校西侧的消防通道,6组扩建建筑在西侧悬挑出学校围墙,与城市景观相融互动。学校为绿地增强了公共属性,绿地为学校面对市政道路提供缓冲体和景观视野。学校在城市绿地一侧增设西校门,新的城市绿地、入口广场、下沉广场与车库为学生提供了更安全的上下学集散场所。绿地也成为放学后孩子们的游乐园(图6)。

▲ 6  城市绿地成为学生们的游乐园(摄影:朱润资)

与此相协同,在建设管理方面,项目重新立项,新方案的设计范围东侧扩至原学校建筑西侧外墙,西侧包含城市道路,涉及到用地规划的调整。新方案中,学校扩建建筑伸出原学校地块范围(原规划中的教育用地),跨入了绿地车库地块(原规划中的绿地用地),地下车库的范围延伸到了绿地西侧城市道路下方(原规划中的城市道路用地),均突破了既有的用地分界。经过控规调整,改变了原学校和绿地之间的用地界限,扩大了原学校西侧的教育用地范围,将伸出原学校围墙的扩建建筑包含在内。由于设计范围跨越了3类用地,包括控规调整教育用地向西扩出来的一部分,以及西侧的绿地和道路,在申报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时候,为了能涵盖设计范围内的3部分,土地用途申报为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在土地利用分类中,属于一级分类,其中包括教育科研用地,这样一来,学校建筑也可以在该地块中建设。

2.1  悬挑在城市公园上的教室

让项目属性出现关键性转变的一个设计策略在小学西边界,也就是小学与城市绿地和地下车库用地边界在立体空间里的突破——实小增建的24间普通教室,全部通过架空与悬挑的方式加建在原教学楼南北向主廊的外侧,部分悬挑在城市绿地的上方(图7)。这个沿着学校西侧最长边、绕至北侧分散布置扩建建筑面积的策略,是由于在既有空间格局中,原连接学校各主要建筑之间的连廊靠在建筑西侧外边,走廊以西是贴临外围墙的消防通道,这为利用西、北侧校园边界空间改扩建组织大量新空间提供了可能(图8)。该布局还使施工建设仅在学校西侧与北侧进行,可以清晰方便地切分出施工区域和教学区域,施工围挡和安全防护设置简单,施工不干扰原学校建筑使用,完成之后又能快速连接使用。

▲ 7  学校扩建功能布局

▲ 8  扩建教学楼的交通分析

学校西侧的扩建建筑跨在原学校空间无法积极利用的消防车道上方,并挑出学校围墙,保留消防车道功能的同时,利用了上空的空间资源。西侧分散的6组扩建建筑中,5栋为教室建筑,每栋的基本面宽可以满足两间教室的布置,建筑在面向绿地的端头进行局部的进退变化,形成更加活跃和互动的形象(图9)。扩建建筑为了便于与原建筑衔接和施工,选用了钢结构,出于单跨的结构要求和形态轻盈悬挑的多重考虑,采用了人字形斜撑的设计。同时,由于扩建部分贴邻原学校建筑西侧外墙,位于原学校西侧道路上方,道路下方还有学校的水电管线,因此结构柱子落位条件十分苛刻。为了避开管线并留出消防通道,柱子需要尽量贴近原学校建筑,同时为了避免影响原学校建筑的基础,扩建建筑靠近原学校建筑一侧的柱子基础做了“抬梁式”的处理。建筑外立面采用幕墙,南北立面为与原学校协同的棕色系铝板,西面包裹银色铝镁锰板,为了实现体块感,对架空吊顶、屋顶做了同样处理。教室在南北灵活设置了外廊,既可充分观赏绿地公园,又可丰富造型与空间利用模式。外廊部分为了显得轻巧,在形式、结构与隐蔽水电桥架等方面均做了特殊处理。

▲ 9  挑空在绿地上方的扩建教学楼(摄影:朱润资)

学校北侧的扩建建筑功能设置为一个下达地下车库、上可利用屋顶的大综合楼,立体集约地容纳了教师办公、20个专业教室和多个室内外风雨操场(图10)。这个大体量的综合楼分解为两个体量,主体立面采用了垂直绿化界面与棕色系铝板两种立面。西侧外挂小体量架空建筑,屋顶放置具有透空感的围栏体积,一起活跃建筑形象,同时与小栋的教室协调体量和尺度。综合楼由于既有小尺度房间,又有数个分布在各层的大尺度风雨球场,钢结构做了相应的处理。

▲ 10  北侧大综合楼(摄影:朱润资)

经过这样的整合设计,原来各自为政的两块用地之间封闭僵硬的边界成为一条具有开放交互感的柔性边界:在首层,家长接送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城市停车库,并在地下一层的下沉广场新增了学生的出入口;在二层以上,从教室和走廊都可以直接欣赏城市公园的景观和活动。两者互动不仅补充了各自用地的不足,而且使这个远离市中心的较为狭窄的城市绿地有了更多的使用活力和公共属性,而不只是视觉的延续性。

2.2  是车库,是公园,也是广场

最初各自为政的绿地、车库、商业设施以及学校,通过这次整合设计的契机,标高、空间和景观综合处理,形成一个复合的城市空间,既是车库,又是公园,也是城市广场。空间通过庭院、垂直交通和坡道相互连通,在不同的时间段满足不同的使用者。

其中城市绿地车库部分由3个标高系统组成,分别为景观绿地、下沉广场和地下车库。

景观绿地为混凝土折面构成的起伏形态,由南向北逐渐抬升,“漂浮”在城市道路一侧,空间上连接南北的城市森林公园和大渔湖公园。绿地表面设置了人行步道和局部活动场地。绿地最初设计考虑通过天桥与南北城市公园架空相连,实现将绿地作为立体城市绿廊的设定,目前天桥系统还未实施(图11)。

▲ 11  城市立体绿廊分析

下沉广场为一个复合功能的公共空间,北侧和西侧与地下车库的坡道相连,西北、西南和东南侧与城市人行道和绿地相连,既作为城市公共空间,又是接送学生的场地。下沉广场可以分时段使用:在上学时段,机动车可以驶入下沉广场,通过即停即走的方式送学生下车,学生通过楼梯到达绿地标高处的学校西门;在放学时段,机动车经过市政道路直接到地下车库停车,上到下沉广场等候学生;在其他时段,下沉广场与地库车道之间设置隔离,公众可以从绿地、人行道进入下沉广场,停留、休息、活动。绿地通过洞口与下方的下沉广场形成视线上的联通,作为绿地的补充,下沉广场设置了部分服务配套功能(图12、13)。 

▲ 12  绿地功能分析及接送流线

▲ 13  绿地、运动场地和停车库的复合使用(摄影:朱润资)

地下车库标高设置了4个地下庭院,庭院开口和绿地开洞错位布置,将光线和绿化引入车库,并布置了多个城市共享运动场地,通过楼梯步道与下沉广场和城市人行道相连。车库解决了旁边党校、学校接送及周边地块的公共停车需求,人们也可以来这里共享学校的球场设施。

3  本土性作为一种设计意识与管理创新意识的互动

昆山这个多系统复合的项目,通过空间设计工具与建设管理工具的协同与互动,用一个项目的建设契机,达成了3个目标:一是妥善完成了实验小学的空间改扩建;二是保证了城市两大公园被城市公共绿地系统连接起来;三是将前两者及其涉及的多种基础设施组合起来,为城市创造了更友好、更集约的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这3个目标合起来,正是建筑师的设计意识与城市管理者的管理创新意识协同,实现了共同追求的目标:更好的城市、更好的使用和更好的空间。

关于“设计意识”与“管理创新意识”——它们有本质上一致的定义——笔者是指设计师或者城市管理者都能够:1)洞悉真正的目标;2)掌握复杂的设计或管理条件;3)采用精准的方法来实现向往的目标。把这三者及其关系运用到娴熟,就会成为工作与研究的“肌肉记忆”。这样的设计意识中,工作本身是可以描述的,目标、条件、方法的关系是清晰可辨的。

在实小的项目中,面对矛盾的需求和复杂的条件,如果将成果假设为一种理想化的一次性设计与决策,我们可以看到典型的设计意识与管理创新意识协同的作用:设计者与管理决策者共同抓住了一个主要目标——如何高效使用核心的空间资源以满足多种需求,并尽量忽略已有的条条框框的表面限制,运用设计创新和管理创新来突破约束目标实现的各种不利条件,让设计和管理的方法和策略都更直接有效地瞄准目标。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正是空间设计与管理设计的协同构成了真正实现昆山实小改扩建目标的大设计。

当然,这种理想化的设计在现实中其实并不存在,理想的结果从来都不可能是一次性的设计与决策。真正值得深思的,也是其中可以构成所谓的本土性的,是理想化的设计意识与管理创新意识如何在互动过程中对复杂条件的限制进行化解与博弈。这一过程一方面需要将设计意识与管理创新意识作为必要条件,一方面也要将阻碍适应变化的现实机制与制约看作另一个无法改变的条件。而其结果则将以不断完善、甚至不完善本身作为特征,这种以真实而非以完善为目标的结果,才是独一无二的本土性。更进一步,这样的本土性虽然在设计/管理的意识和方法上具有本质的一致性,但因其外部条件各不相同,过程和目标也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与多样性,其结果必然呈现出各不相同的表象。如果其中的确存在一致性和典型性的规律,那也需要通过众多案例的积累方能揭示。

在昆山实小项目中,我们可以看到项目需求引起设计工作、设计范围与土地规划、建设用地范围之间的冲突,经过反复的具体调整获得了解决之道。然而,我们并不能期望在问题发生之前的上位规划阶段就能预知这一矛盾,或者有相应的适应调整机制,这样的具体调整只可能以各种过程与结果,反复出现在具体的建设项目中。在完成昆山实小项目之后,阿科米星事务所又接到了昆山另一个学校的扩建设计任务。由于城市管理者对于利用学校建设来完善城市空间品质有了新的认识和期待,因此设计激发了更大范围以城市更新为背景的研究和设计,最终由学校红线内的扩建变成了如何利用学校的建设机遇一并梳理、构建、优化周边城市公共空间系统的策划。这样一来,一个公共建筑的建设契机又成为一次城市更新优化的契机。

在本项目建成后的设计复盘中,建筑师发现,如果一开始就有条件与时间进行整体设计,那么现在的城市道路部分的设计会做得更好,也更节约资源。现在完成的市政道路与下方车库之间,有一段覆土有点浪费,下部结构还需要多承受覆土的荷载。而今再思考这段市政道路,也许它完全可以是一座“高架桥”,其下部可以留出更多的空间,绿地也可以变成一个“绿桥”,“高架桥”下方甚至可以在东侧与下沉广场打通、西侧和河岸打通,整个设计范围内,在“高架桥”和“绿桥”下方可以形为一个容量更大、更加开放的车库和公共空间。其他如学校西侧的交通组织方面、进入地库的坡道设置及与市政道路的关系方面、绿地被视作可分包的专项景观还是属于建筑的一部分屋顶这样的设计分类方面,等等,事实上都包含了相似的议题:设计是一种可预判的行为,还是一个需要逐步确定的过程?笔者认为,在中国复杂的城市更新条件下,后者具有更真实的代表性,昆山实小这个项目本身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4  结语:设计的“硬度”

在昆山实验小学改扩建及其西侧城市基础设施多系统复合项目建成后,使用方与政府都是满意的。建筑师对于建筑的形式与细节控制有一定遗憾,但对于建筑设计解决问题的作用还是满意的。这是一个解决城市与学校改扩建复杂问题的设计。笔者认为,总结分享这样的工作的方方面面,对于建筑学专业而言,“设计意识”是其中最值得分享的方面。首先,阿科米星的建筑师长期养成的“设计意识”是促成该项目结果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其次,笔者愿意将“设计意识”定义为:可描述且有“硬度”的。从建筑专业的工作价值来看,这种“设计意识”正是因为能解决复杂的使用问题,才显得具有“硬度”。最后,设计专业的“硬度”,或是有“硬度”的设计与设计认知,在当下及未来都尤为重要。因为只有它才能在包围我们的对于专业前途的沮丧情绪与建筑师价值的迷惘中,帮助我们保持对于专业的信心,主动去回应城市与建筑必须面对的、越来越多的复杂与未知。


昆山实验小学改扩建及其西侧城市基础设施多系统复合项目

▲ 立体绿地与校园扩建教学楼(摄影:朱润资)


设计单位 / 阿科米星建筑设计事务所

建筑师 / 庄慎 任皓 唐煜 朱捷

地点 / 江苏苏州

设计 / 2018-2019 年 / 竣工 / 2022 年

业主 / 江苏苏州

设计团队 / 庄慎、朱捷、郭炜、邱梅、何春瑶、刘倩、吴启晶、唐润恩、陈健楠、龚晨曦、邓健

结构设计 / 上海源规建筑结构设计事务所(普通合伙)

机电设计 / 上海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景观设计 / 苏州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

室内设计 / 阿科米星建筑设计事务所

幕墙设计 / 苏州苏明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导视设计 / 那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智能化设计 / 江苏网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人防设计 / 苏州天地人防设计院有限公司

基地面积 / 学校部分3393 ,绿地车库部分1.35 h

建筑面积 / 学校部分1.16 万,绿地车库部分2.26 万

结构形式 / 小学加建部分为钢结构,地库部分为混凝土框架结构


▲ 城市绿地与小学西侧改扩建鸟瞰(摄影:朱润资)

▲ 城市绿地成为学生们的游乐园(摄影:朱润资)

▲ 从城市道路前往绿地平台(摄影:朱润资)

▲ 从南向北看的下层接送学生交通空间(摄影:朱润资)

▲ 临时接送区与扩建教学楼(摄影:朱润资)

▲ 地下运动庭院(摄影:朱润资)

​▲ 总平面

▲ 地下一层平面

▲ 一层平面

▲ 二层平面

​▲ 剖面

▲ 教学楼墙身详图

search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