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10 00:00

沪港集体记忆活化的不同模式研究

陆邵明团队在期刊《Space and Culture》刊发最新研究成果


我院陆邵明教授团队在期刊Space and Culture在线刊发最新研究成果“沪港集体记忆活化的不同模式研究”(Different Patterns of the Revitalization of Collective Memory in Shanghai and Hong Kong: The Cases of Columbia Circle and the Blue House Cluster)。文章认为城市街巷中的集体记忆反映了日常空间的变迁,集体记忆可以通过显性物质载体与隐性非物质信息的活化演绎得到更好的保存,而不是一味表象上的修旧如旧。文章采用文本、物像、数据多介质的综合比较研究,甄选了沪港两个代表性案例“上生新所”与“蓝屋”,对其集体记忆的保存情况对比之余,也为如何通过活化营造场所,城市微更新提供了一个新、辩证的视角。研究发现:(1)运作主体的差异会引发场所集体记忆活化目标的不同;(2)场所原有的物质特征和功能一方面决定记忆活化的方法,另一方面反过来影响记忆活化中的空间变迁;(3)不同的活化过程和运作会产生不同的活化结果,从而影响场所的集体记忆的表征与传承。上生新所是自上而下运作,它的物质更新方式多为活化,而非修复,保留集体记忆的同时考虑融入现代都市生活的需求。因此,观者在此重温记忆的同时,也可以体验到现代的潮流和活力。蓝屋则自下而上的运作,更新重点是保护、传承场所的集体记忆。

​上生新所与蓝屋的管理

上生新所与蓝屋的活化过程


新一轮的城市更新已不同于以往的旧城改造。让人们对城市历史的认知已经不局限在少数精英层面的文物或者优秀历史建筑,而是更关注身边街区的过往集体记忆。事实上,“如何正视城市的集体记忆”体现了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上海如何借鉴亚洲其他城市的经验取长补短塑造更具有情怀与故事的国际大都市?陆邵明团队这一成果即在试图探寻一种适宜的记忆活化模式。论文的创新点是以“集体记忆”为切入点来刻画街区活化的模式与机制,将有助于拓展上海未来城市更新的广度、深度与温度。由于“集体记忆”不同于以往建筑学的“风貌街区”“历史地段”“文化遗产”“文物点”,更具广泛性、模糊性、多样性、复杂性,给研究带来更多的难度与挑战。    

该文是陆邵明团队最近几年系列研究成果之一,也是社科重大项目的延续研究,呈现了城镇空间文化与科学研究中心的特色。《Space and Culture》被CITESCORE列为Q1区,是社会学、建筑学、城市地理、人类学等交叉学科前沿期刊;被JCR 列为文化研究方向Q2、地理方向Q2的期刊。

论文第一作者为研究中心2020级在读博士生陈月莹,主要研究方向记忆场所活化、城市设计,已发表6篇学术论文,其中3篇CSSCI文章。该文通讯作者为研究中心陆邵明教授,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城镇化进程中记忆场所的保护与活化创新研究”首席专家(2014-2019)。

依托该课题,研究团队科学阐述了乡愁的空间生成机制,构建了本土“记忆场所”挖掘采集、价值认定、分类保护策略,系统探索记忆场所的活化传承模式与其叙事创新实践;创新提出的“记忆场所”拓展了我国文化遗产的内涵与外延。近10年来研究团队结合国家重大需求、地方重点工程、重点发展区域进行了典型应用,形成多个典型记忆场所数据库、活化案例库与系列工具包。相关代表成果参见《场所叙事:探索有乡愁记忆的城镇化路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等。

Space and Culture 2023年线上刊发该文的页面如下(Chen, Y., & Lu, S*. Different Patterns of the Revitalization of Collective Memory in Shanghai and Hong Kong: The Cases of Columbia Circle and the Blue House Cluster. Space and Culture, 2023,1-26 DOI:10.1177/12063312231155350)

search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