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回顾 | 生态与设计:上海社区气候变化风险评估与适应性设计
生态与设计
课程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生态与设计》课程是风景园林国际专硕(MLA)的一门核心课程,2024年度课程聚焦于上海社区气候变化风险评估与适应性设计。本课程与“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联创实验室”合作单位上海规划院、同济大学、复旦大学联合授课,与街道负责人等专家、师生、管理者多次联合调研和中间成果交流,分享上海社区应对气候变化的问题、管理与设计经验,旨在深化学生对全球气候变化对高密度城市社区影响的理解。
学生学习使用GIS、气候模拟软件等工具进行风险评估,并掌握适应性设计理论,结合生态学、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原理。通过分析国内外成功案例,以及参与实地调研和设计工作坊,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项目,为提高社区气候韧性和居民热舒适性提出创新解决方案。这门课程不仅是学习专业知识的平台,也是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舞台,致力于培养能够为创造更可持续和宜居城市环境作出贡献的专业人才。
教学团队与评图嘉宾
授课团队
课程助教
评图嘉宾
设计命题
江苏路街道与南京西路街道
高密度城市社区气候适应性设计
江苏路街道低密度社区气候变化风险和适应性设计对策
江苏路街道历史文化街区气候变化风险和适应性设计对策
江苏路街道地铁出入口气候变化风险和适应性设计对策
江苏路街道空间气候变化风险和适应性设计对策
南京西路街道老年社区气候变化风险和适应性设计对策
南京西路街道高敏感人群社区气候变化风险和适应性设计对策
南京西路街道生物多样性社区气候变化风险和适应性设计对策
课程内容
阶段一 / 环境调研与人群访谈
江苏路街道社区和南京西路社区环境调研与人群访谈
授课团队系统讲解了生态设计与气候适应性设计的相关理论和内容,学生深入江苏路街道社区和南京西路社区进行实地环境调研和人群访谈。收集第一手资料,了解社区的气候特征、居民的生活模式以及他们对气候变化的感知和适应策略。学生学习如何运用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包括观察、访谈和问卷调查,以获得对社区环境和社会结构的全面认识。
阶段二 / 工作坊
上海市规划院工作坊交流
完成初步调研后,学生参与上海市规划院组织的工作坊,与规划专家和设计师交流调研发现。学生将调研数据和访谈内容汇总整理,吸纳专家反馈意见,深化对研究内容的理解,并据此改进研究方法。
阶段三 / 中期联合汇报
上海市规划院中期联合汇报
学生向上海市规划院、同济大学、复旦大学以及小宇宙等单位的嘉宾进行联合汇报,并邀请了江苏路和南京西路街道管理人员参与研讨。通过跨学科合作,整合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共同探讨和优化适应性设计方案。学生学习如何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专长,同时吸收其他学科的见解,结合社区管理的实际需求,以形成更加全面、创新以及可实施的设计方案。
阶段四 / 终期汇报
设计方案深化与课程终期汇报
作品展示
01 / 基于社区共建理念的高温适应性社区更新设计
王欣然 折潇姿 陈明慧 蒋婧之 蔡博文 胡昂
该作品为上海江苏路街道低密度高层社区气候适应性设计的研究报告,主要内容包括基于PSR模型的高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气候分析以及针对夏季高温、公共空间缺乏和植物群落维护不足等问题的设计策略。详细分析了社区的遮阴设施、行道树覆盖、绿地率和区域高温风险,提出了包括风廊营造、绿荫覆盖率控制、铺装改造、屋顶改造、海绵系统构建等在内的一系列气候适应性提升措施。同时,针对行道空间、巷道空间、屋顶空间和社区绿地,报告提出了具体的改造方案,如增加行道树种植、加宽种植带、增设遮阴设施、社区共建屋顶花园和雨水花园等,旨在通过综合设计策略改善社区微气候,减轻城市热岛效应,并提升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
02 / 退烧计划——高密度老旧历史文化街区气候适应性改造设计
何晨静 李欣妍 侯晓宇 于辛源 徐琮茹 陈港回
“退烧计划”是一份针对上海长宁区江苏路街道高密度老旧历史文化街区的气候适应性改造设计方案。团队通过前期分析,包括区位、气候特征、周边环境、历史沿革以及人群密度和需求,建立了一个包含二十个指标的社区生态气候韧性评估体系,对五个关键点位进行了详细评估。基于评估结果,提出了一系列策略和设计,包括物理降温措施(道路遮阴、垂直绿化、生境花园、隔热材料)和心理降温措施(自然教育、历史展览),旨在提升社区的气候韧性和居民的热舒适性,同时增强文化历史特色和植被覆盖,改善服务设施,以应对高温热浪等气候挑战。
03 / 提升热舒适性的高密度城市地铁出入口气候适应性设计——上海地铁2号线江苏路出入口更新改造
单文捷 AMINA SHABAN OVA 严梦玲 浦景昀 李泓滢 秦沛然
团队通过综合评估和设计,针对上海高密度城市环境中地铁出入口的气候适应性进行了深入研究。评估阶段,团队采用PSR模型构建了高温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区域背景、气候变化、区位特点、土地利用类型、人群特征、周边建筑状况、道路条件以及地铁站的具体环境,特别关注了地铁站在不同时间段的人流量和热舒适度。设计阶段,基于评估结果,提出了一系列气候适应性改善措施,包括增加遮阴植物、改善通风条件、提升绿地和植被覆盖率、优化公共活动空间布局、增强社区服务设施的气候适应性,以及通过屋顶绿化、外墙绿化、地面铺装改进和垃圾桶绿化等手段增强建筑界面和绿化的气候适应性,旨在通过这些综合措施,提升城市居民在高温环境下的热舒适性和生活质量,同时增强城市社区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
04 / 城市漫步指南——面向小气候热舒适性的街道空间设计
林霞 徐睿鑫 黄紫琦 Monica Sunkara
团队进行了关于高密度城市街道空间生态与设计的调研分析,主要内容包括对特定区域的植物分布进行分析,展示了不同地点的植物组合,如地铁站入口和街角的树木、灌木和草地组合;评估了该区域的植被覆盖率和植物种类多样性,指出植被覆盖率达到55%,存在30多种植物种类。此外,包含了沿街建筑的天际线分析,并进行了SWOT分析,识别了区域的优势(如生态多样性、现有绿地、良好的可达性)、弱点(如绿色基础设施有限、建筑维护不足、交通拥堵、公共空间不足)、机会(如排水设计、城市更新项目、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和威胁(如狭窄的人行道、密集区域的拥挤和蚊虫问题)。提升设计包括增加绿色基础设施以减少城市热岛效应、改善老旧建筑的维护、缓解交通拥堵以提升行人安全和空气质量,以及增加公共空间以促进社区参与。这些设计旨在为通勤人群创造一个更加舒适和健康的城市环境,通过改善微气候条件和增强城市生态功能,提升城市的整体气候适应性。
05 / “西街绿梦”——“原居安老”视角下的气候适应性老年友好型社区更新改造
唐雨薇 荀洪韬 李罄娴 舒辰烨 冒佳洋
研究详细进行了南京西路街道高密度低层气候适应性的评估与设计。在评估部分,团队通过文献梳理和实地调研,初步筛选了影响气候适应性的指标,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对这些指标的权重进行赋值,构建了一个量化评价气候适应性的指标体系,并针对南京西路社区的特点,进行了气候适应性风险评估分析,包括极端高温、极端降水、风速、人口密度、绿地覆盖率等多个维度的数据收集与分析。在设计部分,报告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优化策略,包括社区老年友好提升设计、社区绿地气候适应性提升设计、社区活动空间气候适应性提升设计、社区街道景观气候适应性提升设计以及社区服务设施气候适应性提升设计。这些设计策略旨在通过增加绿化和树木覆盖、改善铺装材料、设置遮阳设施、优化街道布局和提升建筑隔热性能等措施,增强社区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提升居民尤其是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并创造一个更加舒适、安全和健康的居住环境。
06 / 气候变化背景下高敏感社区的韧性解决方案
洪阳 陈雅雯 黄艳 崔雨盈 王悦颜
关于高敏感人群气候适应性设计的研究,主题为“高敏感人群气候适应性设计调研”。研究聚焦于上海静安区的特定场地,通过构建场地生态系统气候韧性评估体系,使用PSR模型和AHP(层次分析法)以及Delphin方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对场地进行分区并评估其气候韧性。研究内容包括高温低温风险评估、人口密度、敏感人群比例、海绵设施覆盖率、文化艺术性评估、硬质地面比例及改造策略、建筑立面材料分析改造、建筑色彩分析及密度分析、绿地维护资金、绿地群落结构等。此外,还包括对街道绿化、公园绿地现状的详细分析,以及针对高敏感人群友好街区的气候适应性优化策略,旨在改善静安区高敏感人群的生活环境,提升社区气候适应性,确保高敏感人群的舒适与安全。
07 / 南京西路街道鸟类多样性社区气候适应性设计
杨宇轩 林思栩 Raziel Palacios 查昕 杨东旭
南京西路街道鸟类多样性及社区气候适应性设计的研究报告详细进行了场地分析,包括区位、生物因子、气候因子和人为因子分析,并提出了优化设计策略。研究区域位于上海市徐汇区,具有多样的用地类型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同时面临城市热岛效应和极端天气的挑战。报告通过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评估了场地的NVDI、绿地空间分布、绿化结构和郁闭度,探讨了绿化率、绿视率、绿地服务半径和鸟类多样性之间的关系。研究还涉及了风廊分析、极端天气对鸟类栖息地的影响、降水分析和积水问题。最终,报告提出了基于近自然理念的设计框架,包括宏观规划和详细设计,旨在通过提升改造和针对性设计,增强社区的气候适应性和生物多样性,构建鸟类友好的城市环境。
课程感受
参加本次生态与设计课程,学习到了许多生态相关的调研手段以及科学地评估场地改造性的方法。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我认识到了很好的朋友还有非常有领导力的学姐,这些都让我受益匪浅,尽管在课程作业中有些许波折,但小组每个成员都各司其职,共同克服了困难。最后在城市规划院与同济复旦的不同学科的同学一起交流给了我许多跨学科的启发,建筑学对空间的捕捉,新闻学对人文的感受都让我有了新的视角对待人居环境。感谢这门课程!
—— 荀洪韬
参与《生态与设计》这门课程,我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学习深度和广度。这门课程打破了我对传统学习的认知,课程学习中,我不仅学习到如何去进行场地设计,更重要的是如何通过科学的研究去掌握场地的信息。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运用先进的研究工具和方法,对场地信息进行深入分析,从而以更加客观和理性的态度,全方位地评估场地的潜能与挑战。此外,还有机会和规划院的老师们一起交流,他们不仅分享了规划工作的宝贵经验,还让我们这些学生有机会一窥规划师们的日常工作场景。从他们的视角出发,我重新审视了上海这座城市,对其发展规划、生态保护与城市设计之间的微妙关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这些宝贵的经历,无疑为我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严梦玲
在“生态与设计”这门课程中,我们深入探索了四明村等高密度低层老旧小区,进行了实地调研。在走访四明村的过程中,看到有限的绿地面积、不完善的无障碍设施……目睹了老年人对于社区的绿化和公共空间有着迫切的需求,以及人口老龄化对社区环境带来的挑战。课程也让我学习到了如何将生态原则融入到社区规划和设计中,深刻体会到设计不仅仅是关于美观和创新,更重要的是能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居民的幸福感。
感谢车生泉老师、张理卿老师、谢长坤老师的耐心指导,也感谢魏明浩同学和吴昊学长的答疑解惑,受益匪浅!
—— 唐雨薇
《生态与设计》这门课程设置在研究生学习的第一个阶段对我来说是大有裨益的。通过前期小组调研到中期现状评估并探索地铁口气候适宜性方案,最后重回南京西路把我们的研究成果与其他高校的专家同学们进行交流,整个研究过程是扎实的、也是丰富的。在老师和助教以及同学们的帮助下,我不仅学习到了生态设计的理论内容,也体会到小组合作的必要性和优势,这对于之后的学术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浦景昀
在这个学期的“生态与设计”课程中,我们小组对上海市长宁区江苏路街道进行了深入调研和分析。通过这次学习,我体会到了气候适应性设计在当前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城市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环境挑战,这不仅影响了城市的生态系统,也对居民的生活质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气候适应性设计,从根本上来说,是为了增强城市在面对气候变化时的韧性和适应能力。在分析江苏路街道时,我认识到,很多传统的城市设计方法往往忽视了环境的脆弱性,导致了生态系统的退化。因此,在这门课程中,我们探索了多种气候适应性景观设计策略,以应对这些挑战。这门课程让我更加深刻地意识到,气候适应性设计不仅是应对环境变化的有效手段,更是一种体现社会责任感的设计哲学。
—— 林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