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设计系环境设计方向《城市公共艺术》
课程之二—乡土创客公共艺术设计
主讲教师:孔繁强
课程简介
《城市公共艺术》是艺术类视觉传达专业环境设计方向本科生的一门实践类必修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学生通过主题演绎、传播策划及艺术造型能力的训练,学习现代城市的公共景观、公共建筑、公共园林等空间中公共艺术作品的规划和设计能力。
乡土创客公共艺术设计
为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创新工作方法,挖掘人文底蕴、体现地域文化、文明特色,张家港市南丰镇首届乡村文化艺术节结合本课程举办乡土创客装置艺术设计竞赛,作为本课程设计作业,每位同学独立完成了一项创意设计方案。
2019年7月4日, 张家港市环境卫生指导中心综合科张惠文副科长 、南丰镇爱卫办姚军主任、 南丰镇永丰村蒋丽萍书记一行到访设计学院,设计学院党委副书记朱琳老师、学工负责人武超老师、设计系副系主任孔繁强老师参与接待与方案评审, 经过领导和专家评选,本班同学获一等奖1件,二等奖2件,三等奖2件,优秀奖4件、入围奖7件。
区位介绍:
本次设计竞赛区位位于永丰村村域内,永丰村位于张家港市南丰镇东南面,距镇区3.5公里,南与永联村接壤,北靠近建农村,西与新德村临近,东临近和平村,2004年2月由原来的永丰、双德、新建合并为现在的永丰村,现有36个村民小组,区域面积为5.08平方公里,全村共有农户1628户,人口4024人,外来常住人口1100人,现有耕地面积为为5.08平方公里,4819亩,围养水面300亩,现列入苏州市三星级康居乡村建设点位。
本次设计基址:
永丰村德元圩村落内一处梨园种植区的沿路及围栏、以及梨园北侧一处小树林内占地35亩,区域地块性质为一般农田用地,现场环境优美,周边梨园农田环抱,是一处绝佳的室外乡土创造乐园,所有小品及装置艺术必须以现有树林体系为基本覆盖面再进行二次创作。
一等奖: 四季
创意设计:王瑞
本作品将二十四节气候按四季分为四组,每一组设计单位均有原木方块高低组合座凳围绕季节植物构成。节气本作品将二十四节气按季节分为四组,每一组设计单体均有原木方块高低组合座凳围绕季节植物构成。节气名称字样镂刻原木座凳之上,深度20cm,座凳边缘留有30cm左右的平坦椅面,镂刻的设计也不会影响到人的使用,空间充足,符合人体工学。座凳高度主要有20cm、30cm、40cm、60cm四种,充分考虑到各年龄层人群的使用情况。中央被围绕的是此季节繁盛的树种,不仅可以立体化多角度的进行二十四节气的文化植入,而且正值此季节时,树木繁茂景观性较强,也是此片树林中景色较为特殊的一处。
二等奖: 果香满园
创意设计:朱非儿
“果香满园” 项目是围绕成熟杉树尺度重构“苹果”造型,并在树下空间设置环形座椅作为休憩区域,同时通过沟通桥梁连接球体之间成组,扶梯、桥梁构成儿童游乐空间。考虑到乡村与怀旧主题的呼应性,设计加入了“旧时的声音”元素,在球体内部空间放置收录过去时代代表性的声音或歌曲,供休息体验的游客试听。这一设计考虑到原有树林植物特点(树冠小而树木高、分支高),充分引导游客融入乡村田园情境,并强调趣味多功能性广泛吸引不同层次游客。
二等奖:树屋群落
创意设计:赵晴川
为寻求消遣娱乐的人群设计,供其在树屋上就坐、阅读和休憩。根据当地树木下方枝条较少的特点,在树干下部设置网格状树屋。形状上采用苹果的样式,以树木本有的叶子作为苹果的叶子,以下方的有机形状的树屋作为果实部分。材料上,采用亲和自然的材料,内部固定结构采用不锈钢,树屋外部网格包裹使用弯曲的竹枝,并在网格间隙处融入一层竹木表皮。就坐区域使用尼龙绳,上升台阶使用亮色的木板。整体而言,承重结构偏重使用钢架,美化和功能结构偏重使用自然材料,与自然融为一体。
三等奖:亲子丛林探险
创意设计:王奕非
该作品将小树林规划为以亲子活动为中心的亲子探险类项目。将小树林按照原有的地形以及树木种植方式划分为6大块活动区域,同时可以根据现有场地情况进行部分的删减与改变。通过环境原有的材料以及外加植物立墙、运用竹子、木板、沙地等,营造出符合儿童游玩的各个项目区域,而不参与游玩的游客也可以选择林间的木板道路来感受自然。做到全方位为各个人群服务,同时尊重原有的自然环境,使整体设计与环境相融为一体。
三等奖:巨型蜘蛛
创意设计:章婧
本方案以蜘蛛的形状为基础,通过解构和重构组成一个与树林环境相融合的巨型互动装置。大面积的树林环境较为单调,该装置除了可以丰富树林环境之外,还有娱乐功能,针对游客中的儿童群体,加入了攀爬网、滑梯等设计,增加了装置的趣味性,也吸引了更多游客前往。在材料上选择用竹材,一方面竹材有较强的承重性,另一方面,竹材天然环保,能更好地与环境相呼应。在未来的设计中也可以做更多种类的昆虫结构,形成系列作品,增加空间的整体性。
优秀奖:聆听·声音故事
创意设计:曹可谌
在现代生活中,我们往往忽略了声音的重要性,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原因是人们忽略了大自然,人类与声音三者的关系。声音一直作为一种纽带连接着人类与大自然。通过“聆听·声音故事”这一组公共艺术装置,希望唤起人们对于声音的思考。从“自然·声音”到“自然·人·声音”再到“人·声音”,遵循着时代的发展,循序渐进,逐渐接近当前的人类社会,由浅入深,从聆听自然到与他人的沟通,让游客体验声音的魅力。
优秀奖:竹编童话
创意设计:盛蓓茜
竹子既可以以作为一种文化象征,同时又是一种强度高韧性大的环保材料,可作为一种很好的建筑、景观艺术品的材料。竹编工艺是一项中国的传统工艺,也是代表乡村文化的一种工艺。随着科技的发展,除了手编、麻绳捆扎、竹钉固定、放样模型等传统手法以外,竹加工工艺还也融入了3D打印、数控造型等新技术,让竹制品与现代技术融合。用竹制材料表现童话的趣味形象,在树林里为孩子们提供一片休闲娱乐的场地,既环保又能与环境相融合。
优秀奖:木制眺望台
创意设计:赵依依
通过整合村庄的各类文化,在树林门口放置一个兼备眺望台以及果园入口的装置,提供一个不一样的欣赏农耕田野以及果树林的角度,并将地标性、艺术性以及实用性相结合。一层设置果园门卫处,二层为公共休息区,提供游客一个可以遮阳挡雨的地方,并在二层休息空间墙壁上,放置有关村庄文化的宣传照片、工艺品等,可以使游客在休息时也能够很好的了解村庄文化。三层为瞭望台,为游客提供高处视角,方便游客摄影、写生、留下纪念照等活动。
优秀奖:生命繁衍
创意设计:邵远
该作品是为了提升当地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以现有树林体系为基本覆盖面再进行二次创作的公共艺术作品。作为过道与入口性质的设计,希望能够让游客切身体会到他们进入了一个有别于外部的游览空间。该竹隧道长二十四米,由二十五组四根长4.3米的竹竿搭成的竹方框组成。每个方框之间间隔一米,每组相对上一组旋转2度。整个竹隧道搭建在木栈道上,安排在林子的入口。该设计灵感来源于基因双螺旋结构,象征着生命的代代繁衍,生生不息。
入围奖:万物声
创意设计:袁牧野
本作品由竹制的动物拟声装置一台以及木质的说明板一个组成,内部安装有一个木质滑块和尼龙线,将滑块移至相应位置摩擦细线能模拟不同动物的声音。可安装在一处木栈道一侧或其他类型平台处,旨在使整个林下空间更加活跃,利用自然的材料制造,并利用互动的功能使它成为平平无奇的道路上的一个景点。整体上融入林下的大环境中,将游人与整个树林、自然相连接,能让人们真正感受到自然的美好与丰富,能让游人在操作的过程中成为自然的一部分、树林的一部分。让游人充分地感受自然之美。
入围奖:无形之形
创意设计:卢艺
作品用四周无处可见的树枝塑造房子的虚形,于无形中造有形。故取名无形之形,依环境而存在,材质默契,造型呼应,融入于周围的环境中。寓意有形的人造之物于无形之形中融于自然,与大自然并存,和谐共生。参观的游客可以取处理好的水杉枝条在上面镌刻自己的名字并捆绑在该装置上,在这片树林里有意义地留下自己的痕迹。同时装置也会如周边拥有自然的生命力的大树一般,因游客的增多而茁壮成长。
入围奖:诗之小径
创意设计:钮盈
将带有诗句的玻璃板横着竖着错落地插在栈道两侧,通透的玻璃板构成诗句的悬浮感,制造出一种人在诗中行走的感觉。诗句部分设置为白色隶书字体,隶书较为柔润,富有自然的柔美感,在光线暗的时候可以发光,让游人看清。玻璃元素的应用使装置富有现代感,也不遮挡树林本身风景,让自然与人造相融合成为有机整体。
入围奖:鸟类潜望镜
创意设计:张杨晔
鸟类与人类共享一个地球,我们之间是平等与相互尊重的关系。在这样一个水杉林处,原本应该是许多鸟类的美丽家园,在开发文化建设的同时,希望可以留个鸟儿一个生存的净土,同时起到科普爱鸟教育的作用。水杉很高,人的视线是很难见到树上的鸟儿的,所以我选择了采用潜望镜的方式,既不打扰鸟类的休息,也可以让孩子们看见自由的鸟儿的生活状态。鸟笼的设计一方面是间隔人类与鸟类,另一方面是让人体会到被剥夺自由的感受,笼的鸟儿,并不快乐。呼吁大家一同爱护鸟类!
入围奖:鸟类潜望镜
创意设计:梅妍雅
顾名思义,鸟行步道即从树木枝桠间穿过的抬高步道装置设计,步道与地面的距离,以及行走迂回的路径模仿鸟类在林间飞行时的形态,让游客置身鸟类的视角俯瞰整个树林,为林间游憩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与体验。
高度与路程模拟了鸟类飞行,充满趣味的同时营造出移步换景的观景效果 ,步道间加入装置艺术,在步道两侧种植高度合适的果树花树,游客可以近距离与自然互动,抬高的步道降低游客行走过程中对景观的破坏,保护树林自然与生态环境。
入围奖:文脉之墙
创意设计:储君
公共艺术处于林下空间中心,起空间引导作用。制作材料为石材,采用梯形的形态使得它于自然中能足够醒目,吸引人群视线。外面的墙面既可用于乡村民俗的涂鸦版面,也可作为乡村文化历史墙的展示。通过涂鸦墙对于乡村风俗、本土动植物的绘制来加深参观者对此的兴趣。中心的空间主要承担展览的任务,可以根据不同的季节展开不同的展览或者限时限季的时效性活动。内墙沿着墙面设置休息座椅,提供短时逗留区,也能使参观者在该空间逗留时通过文化墙加深乡村印象。
入围奖:镜子迷宫
创意设计:罗嘉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