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构建少数民族典型住屋建筑与村落数据库,科学挖掘少数民族建筑文化密码
1.1 原始住屋建筑与村落调研建档
2014年以来,团队为怒江自治州怒族、独龙族等少数民族3个代表性原始聚落、3个典型集镇进行航拍与专业测绘,并对30多栋代表性民居与典型生活场景进行详细测绘,挖掘了怒江地区民居建筑因地制宜的特征与基因,丰富了怒江州住建部门的民居建筑档案,为怒江地区“易地搬迁”与“就地改造”建设奠定了基础性珍贵资料;
1.2. 科学挖掘少数民族传统建筑的文化基因
2015-2016 年陆邵明团队在国内率先运用了空间句法、眼动实验以及 VR 等空间叙事关键技术,精准获取怒江地区少数民族原住民全龄段(6-60 岁)的聚落习惯、审美偏好及其聚落的文化密码,克服了因语言障碍难以快速精准获取使用者的地方情感信息 及其原始聚落的空间逻辑;这些数据为少数民族地区人居环境建设“留住地方特色”提供科学依据;
分类制定合理的设计导则,定点设计示范方案
2.1 研制怒江地区少数民族民居建房导则
2014-2015年期间,团队编制独龙族、怒族等民居建房导则二套(口袋绘本),为老百姓提供通俗易懂的建房手册;积极引导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在保障住房安全的同时,最大程度保留伙堂、外廊等传统习俗与生活习惯依赖的特色空间。
2.2 结合省级扶贫示范点完成“怒江州福贡县少数民族村(镇)”等6 项示范点扶贫设计方案
结合福贡县架科底、六库鲁掌镇等脱贫攻坚省级示范点,团队连续五年组织设计团队深入基地,因地制宜提供了村镇有机更新方案与 9 种类型建筑设计方案(如鲁掌镇复兴计划与特色营造方案等),为这些深度贫困地区按时完成脱贫住房保障工程又传承乡愁记忆提供了技术示范与实施路径。
技术培训、政策建议等系统服务
3.1 从“授之以鱼”转向“授之以渔”
先后为怒江地区鲁掌“农民军校”、架科底建档立卡贫困户、怒江地区扶贫专干多次进行建筑技能培训。现场指导建档立卡户危房改造,务实支撑住房安全保障建设,最大程度传承傈僳族、 怒族传统建筑技艺与特色风貌,使百姓安居乐业。
3.2 积极资政建言
向住建部提交“加强贫困地区农村自建房风貌的管控与引导”建议,每次调研之后给地方政府、基层干部积极献策:呼吁怒江地区村镇改造模式不能是照搬洋房模式,为此类地区建房“安全现代又不失民族特色风貌”给出技术等系列配套政策建议,助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住房建设、社会创新、文化传承。陆邵明团队空间叙事的成果转化为精准扶贫提供科学依据,为深度贫困地区的社会创新、文化传承提供有效方法与路径。
助力特色小镇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
六年来,研究团队除了定点志愿服务我国深度贫困地区怒江,定点设计扶贫助力少数民族村落建设,并服务特色旅游小镇的建设发展,提出促进当地乡村振兴的系统服务工作:(1)产业方面:拓宽产业发展渠道,鼓励年轻人创业,如特色生态产业、蔬菜大棚;申请美丽乡村项目,吸引外来资金投入;引入外部企业,带动当地发展;挖掘当地文化,发展当地特色旅游,以产业带动新的产业发展;(2)人居环境方面:守住底线,在改造同时保留当地特色建筑、传统和记忆,延续具有代表性传统生活模式;建议将可保留建筑作为村内代表性建筑,进行活化,用为政府办公;主张渐进式局部开发,保留街区原有风貌,将村内建筑进行特色化改造,统一风格,保留当地情怀。(3)教育方面:加强对村内青年人教育和培训,为他们就业提供帮助。(4)机制方面:建立相关评估机制,脱贫的确是一项伟大的工程质量,当然也需要相关机制对改造结果进行评估和及时反思;保证国家政策红利实施与地方对接,加强帮扶效果;由上而下,系统进行规划,对乡村进行治理改造,同时鼓励村民参与。
六年来,以国情教育和专业教育,促进学生在设计实践水平,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和专业情怀教育等方面发展和互相融合。团队已获得全国大学生“三下乡”实践活动优秀团队、二次获上海交通大学暑期社会实践优秀项目;指导研究生杜力/朱佳维/刁嘉辉等社会实践获得 4 项个人荣誉;发表6篇相关高水平学术论文(CSSCI等);获得2项软件著作权。 通过引导学生参与服务国家战略,研究中心以在地的设计行动来赋能扶贫安居工程,从而传承地域文化基因,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与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
2014-2020年研究团队亲历了见证了怒江地区的脱贫攻坚与地方发展,深切感受到脱贫攻坚是一项了不起的伟大工程:不仅解决了基本民生问题-两不愁三保障;而且改善当地政府与百姓关系,加强党在群众中的威信,维护边少地区的社会稳定;也为我们国家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期待未来乡村振兴进一步改善地方人居环境与生态环境,更需要结合地方产业推动地方文化的保护与创新发展!
来源:上海交大设计学院城镇空间文化与科学研究中心
版面设计/整理:李韵怡 陈月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