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回顾 | 多学科设计研究:上海中低收入人群租赁居住研究
建筑学国际专硕
多学科设计研究
上海中低收入人群租赁居住研究
Research on Rental Housing for Middle and Low Income Population in Shanghai
01 课程信息
教学背景
近五年以来,全球范围内的疫情流行和逆全球化矛盾,加剧了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双重放缓带来的挑战。一度为商业繁荣掩盖的居住困难问题变得凸显,不仅推高了群众的生活成本,也削弱了所在城市的竞争力,成为主要全球高密度城市普遍难题。在我国,如何践行新时代“人民城市”理念,将人民福祉和城市发展相结合,是重要的科学议题。本课题以上海中低收入人群的租赁居住状况为对象展开调查和跨学科研究,希望能为中国高密度城市的居住公平性问题的改善提供有益的成果。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在于强化“设计研究”(design research)对“研究型设计”(research based design)的前置支持作用:建立合理的工作框架和路径,采集一手档案建立其完善的认知图谱,揭示出这一议题的瓶颈、机遇和潜力所在。从而为城市人居实践找准方向。
课程负责人
庄 慎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教授,阿科米星建筑设计事务所 合伙创始人、主持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助理研究员,中国建筑学会历史分会理事、评论分会理事。
吴洪德
课程简介
本课题针对上海中低收入人群所租赁居住的建筑空间展开现场调研和跨学科的文献研究。课程研究将采取历史和地理的时空坐标系,将现在放在过去和未来的发展中审视,将上海放在亚洲文化圈、以及发展中的全球都市圈的“文化-发展阶段-地缘”的图景中展开比较。研究采取多学科交叉的方法。以建筑学和设计学为本位,兼容城市学、社会学、历史学、传播学等学科视角,涉及到城市建筑学、政策研究、空间谱系及档案研究、民族志和社群研究、先进技术观察等交叉领域话题。希望以多维视角揭示工作的方向和潜力所在,为解决这一困境提出专业建议。
课程内容回顾
本课程荣幸邀请到多位专家学者,他们将分享宝贵的学术成果与实践经验。刘宇扬老师首次在国内深入解读Harvard Project on the City系列的开创性著作《Great Leap Forward》。杨辰老师系统阐述了工人新村的分类与演变历程。汪灏老师探讨了城市密度与人居形态的研究成果。唐煜老师介绍了阿科米星在空间技术化领域的系统性工作。张佳晶老师带领学生参观新作,并详细解读规范与保障性住房间20年的发展纠葛。朱晔老师慷慨地为我们提供了早期《城市中国》的许多案例,为同学们把握城市研究的思路提供了珍贵的参考。
02 课程展示
01 历史与时代
彭 迪 庄雅茹 李晓乐
上海作为中国经济中心,吸引了大量人口流入,但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却曰益严峻。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房价的不断上涨,这一群体面临着巨大的住房压力。住房问题不仅涉及到基本生活需求,更影响到社会公平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深入了解这一现状,本报告将从历史视角出发分析上海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状况,并探讨相关的历史背景、社会因素。
我们将从多个维度分析上海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情况。首先,梳理时代背景,探讨历史变迁如何影响这一群体的住房状况;其次,分析人口特征,揭示人群结构和住房需求的变化;再者,通过空间分析,研究住房分布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此外对不同类型的住房进行深入剖析,揭示其形成原因和现实影响;最后,通过人物故事呈现个体和家庭在住房困境中的真实经历,力求展现这一群体的生存状态与奋斗历程。
02 政策与机制
徐羽伦 陈 迪 亓芸扬 黄润杰
我们将研究范围限定在改革开放至今30-50年内上海市历年的住房相关政策,以及一部分国家层面的住房指导性政策。我们的研究基于市场体系和保障体系、产权型和租赁型两个维度下的四大类住房,梳理了每种类型概念诞生、发展或消亡的重要节点性政策文件,尝试从整个城市住房体系政策设计者的角度,去思考政策的设计、规则的变迁和人的反馈,透过繁复的条文去看一个真实的社会。
我们从政策本体趋势、典型实例与机制、本体外运行规律三个大方向切入,努力呈现一个尽可能有序、完整、立体的上海市住房政策体系同时在这样一个体系下研究中低收入者的租住情况,去认识人与规则的博弈、政府和民众的协调,从而思考它何以在几十年的波折变迁中体现出独有的“上海性”。
03 类型与地方
朱芯懿 杨 哲 葛志洋
以类型与地方为切入点分析上海中低收入群体的租赁居住状况时,我们将视野放在了居住模式和居住空间两个层面之上。居住模式从宏观层面反映了中低收入群体在不同历史时期和社会变革中的居住选择,而居住空间则从微观层面揭示了具体居住形态及其空间利用的多样性和灵活性。选择这两种分类方式进行分析,一方面是因为它们能够系统地呈现上海租赁住房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另一方面,它们帮助我们深入理解不同类型的居住环境如何在经济、社会及政策多重因素的交织下形成。
居住模式聚焦于不同类型的住区,如历史遗留下来的里弄住宅、工业区改建的住房、以及新兴的住宅社区等,它们代表了不同历史阶段、城市发展需求与居民生活方式的交替变化。另一方面,居住空间则侧重于具体住房形式的细节,比如空间转变、功能利用和非标准化改造等,揭示了空间如何被重新塑造以适应有限的资源和不断变化的需求。在对居住模式和居住空间的分析基础上,我们进一步聚焦于上海的青旅与里弄,通过专题研究深入探讨这两个特殊居住空间在当下上海城市生活中的独特地位与现实困境。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探讨,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上海中低收入群体在城市快速发展背景下的居住选择,还能理解这些选择背后的空间逻辑与社会背景,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上海在居住空间上的创新与挑战,以及如何平衡历史保护、现代需求和社会公平,进而为未来城市住房政策的优化提供思路。
04 技术与未来
刘淑婷 吴诗珂 许更晨 寿利航
科技进步正深刻变革着人类生活方式,居住空间也随之发生巨变。从简单住所到功能齐全的智能家居,技术扮演着关键驱动角色。然而,科技红利并非人人共享,不同社会经济群体在享受科技便利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在中低收入群体中尤为突出。我们的研究关注居住生活与科技发展间的复杂关系,探究科技物网络的演变轨迹。
我们以亲身经历和旁观者观察的视角,分析日常技术物及其在不同生活场景中的使用。最终这些以交互终端将人与物在时空中汇聚,形成一个复杂的网络生态。
05 人与使用者
田 煊 周衡丽 赵钰璇 赵 威
谁住在这些房子里?在本书的最后一部分,我们希望看到真实世界中住户的生存方式,关注他们在相对窘迫的现有居住体验中,如何建立和完善个体身份,构成“人/使用者”这一形象的更加清晰的画像。一方面,我们以切身体验为引,尽可能多地去接触租赁市场,并依据反馈校正标准,收集这一市场中存在的多个有代表性的个体案例;另一方面,我们在整理、表述时保留了个体叙事的原生性,希望能够通过小切片的角度,折射出更大范围市场上的众生相。而将我们作为观察者、研究者的视角抽离在一个相对悬置的位置,也是提醒自己,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经验与研究者的定义与判断是两条并行的、同样重要的轨道。
他们是谁、选择和遇到了什么、做出了怎样的行为和改变,我们希望能够在失焦的数据背后,看到更加具体的人和生命轨迹。
03 终期评图
展览现场
评图与布置现场
老师结语
庄 慎
“作为设计的基本问题,中国的居住有着自身独有的特征需要我们去认知;中低收入的居住,因为居住者更多的是普通人,也更能引起我们的共鸣。本次的工作坊,实际是一次认知训练——认知中国城市、建筑背后的决定要素。”
吴洪德
中低收入阶层是社会的主体,是你我身边的“普通人”,代表了社会的基本面貌。他们所居住的住宅,也往往是“普通建筑”,代表了城市乡村的基本面貌。作为中国代表性的城市,上海的现状里往往隐含了中国大部分“普通城市”的现实和趋向。
学生感想
庄雅茹
上海的每一片瓦砾,承载着时代的变迁与无声的呐喊。民国的炮火掠过街巷,解放后的贫苦,改革开放后的挣扎在风中磨砺成坚韧。每一段历史,都是一群不被时代眷顾的人在泥泞中匍匐向前,如果被时代抛弃,如何幸存?这一次有机会诉说他们的故事,挖掘他们如何在底层扎根,任尔浮沉。
徐羽伦
选择研究政策,最初是为了跳出舒适区,直面一些从来不了解、决不感兴趣的话题。随着研究认知增加,我渐渐看到了政策的前世今生,窥见了政策设计者的权衡与思考,明白了无论身处社会哪一层,都是在目标与条件驱使下为自己的生计做设计——“世界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我猜认识真实的社会,或许只是理解、接受并运用这一点呢?
杨 哲
居住是人的基本需求。在居住类型的探索当中,我们能觉察到大众智慧和社会力量的交织。无论我们以何种身份参与到社会建设当中,都应当为了普遍更好的人居环境而努力。
寿利航
以往,我会经常将科技与昂贵联系在一起,然而,这次课程让我发现,技术恰恰是弥补收入差距的有效途径,正是有了技术才能让我们用更低的价格满足基础生活需求,才让我们用更多元和高效的渠道追求自己真正喜欢的事物。
田 煊
“租房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第一课”当我们站在不同的角色去理解这句话时发现:这一课比大学里修的很多课程来得都要深刻。租房过程沉重却也有生趣,它是别样而难忘的成长历练。希望每个人通过“这一课”都能变得智慧、通达、乐活。
04 课程展览
展览时间|2024.12.12-2024.12.25
展览地点|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大楼一楼1&4展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