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7-12 22:07

课程回顾 | 2024年建筑设计及原理(1-2)基地板块学生作品

2024年6月14日,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建筑学系二年级进行了《建筑设计及原理(1-2)》课程“基地设计板块”的终期评图,评图于设计大楼四楼进行。本次评图评委有该课程指导老师范文兵、黄华青、孙昊德、张子琪。评图邀请的校外评委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助理教授、TAG建筑设计事务所合伙人、一级注册建筑师汪妍泽,度地建筑创始合伙人、主持建筑师徐若云。评委对各方案进行了点评。

小型校园综合体评图是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建筑设计及原理(1)》的阶段性成果汇报。该课程为期一年,每学期八学分,由“空间”(Space)、“建构”(Tectonics)、”基地/概念“(Site/Concept)三个板块构成,本次作业是“基地/概念”(Site/Concept)训练板块的成果。“基地”板块设置了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的三个(集体或单人)作业,分为作业一:《基地阅读与案例分析》(7-8人一组);作业二:《基地阅读与设计概念提取》(3-4人一组);作业三(个人作业):《概念的确定与设计的展开——小型校园综合体设计》,本次评图主要内容为作业三的成果。


基地选址于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内,学生以3-4人为小组,选择校园内三个区域之一:思源湖区域、三餐区域、东转区域,对该区域进行基地调研,并最终选取该区域内一处30m*50m可建设用地进行设计:自定功能的小型校园综合体。

01 课程简介

02 基地选址介绍

课程优秀作品

作品展示  交通·思源书店

帅哲

作品说明 /

思源书店位于思源湖南畔,整个建筑置于水面以下,建筑底部低于水面一米,使得人可以在建筑中欣赏到各个不同角度的湖景。

项目以交通为关键词,通过基地南侧的老鹰雕塑和北侧的湖心岛生成形态,并将一角抬高,形成地皮被掀起之感,通过三个盒子与原本环思源湖散步道的错位与置入,使得建筑更好地嵌入场地,人们可以在建筑中的各个错层空间中漫步,同时欣赏湖景。

|建筑模型

作品点评 /

该方案基于对场地人流方向、汇聚形式和轴线关系的分析,形成了建筑总平布局,进而推演出一个简约但切题的建筑姿态,回应了场地上的人员聚集和观景需求;同时,轻轻“掀起”的地表之下创造出一个意外丰富的大空间,通过立体交通方式,帮助游客、自习学生、工作人员等设计了彼此独立的路线,形成了有趣的互望效果。该设计体现了学生处理复杂基地和空间关系的能力,图纸和模型制精良;若在建构和材料层面做更深入的考虑,能让方案更出彩。

作品展示  向心

亓跞懿

作品说明 / 

我的设计位于东一宿舍区中心的花园。在之前的调研中我们发现这个地方对于同学们缺乏存在感,也难以提供安全感让人停留。所以我的设计策略是首先赋予其明确功能引导人们停留并发生活动,同时在视线上保证私密度需求。考虑到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需求,此处作为自我疗愈空间,舒缓心情又不会像心理咨询中心一样严肃。

原有的场地是规划好的草块,我保留原有场地的记忆,两侧草坪进行抬升作为建筑主体,中间下挖作为中心庭院地上公共地下私密。

基于功能需求,我希望营造一种整体上舒适宁静的氛围,所以在结构形式上,我选择了用这样的生长柱的形式形成一个像洞穴一样的空间。为了强化一个向心形的感觉,我的功能布局,是以每个柱子为中心点围绕排布的。在这个过程,我通过对功能进行,简化分类之后确定了。几个生长柱的。位置,并且通过参数化控制形成现在的形体。大的关系做好之后,我又对每个功能去进行细化设计,希望形成相似,带有各具特点的向心性空间。

|建筑模型

作品点评 / 

该方案选取被宿舍环绕的一片绿地作为设计基地,根据交大学生的实际需求,设定了围绕大学生心理治疗的社团、疗愈、瑜伽、书店等功能。设计从绿地原有的图形样式出发,以单/多个圆形的有机融合作为形式语言,并结合这一形态选用了特殊结构形式的组合,由此进一步强化了空间的特征,形成了形式、结构、功能要求的较好统一。同时,建筑整体采用了主体大部分下埋的处理方法,比较契合基地所在位置与周边环境关系的要求。方案体现了学生对于非线性空间和结构形式的处理能力,可以尝试进一步考虑建筑露出地面部分造型与新形成的绿植面对于场地公共活动的回应。


作品展示  干涉的漩涡

许锐文 

作品说明 / 

方案以“干涉”为关键词,建筑基地位于包玉刚图书馆北侧的水杉林中。结合基地表征与功能需求,试图设计一座具有以讨论室功能为主体,兼具阅读、简餐、娱乐等功能的面向校内外人员的校园休闲中心。方案选取林中的水杉树作为设计的出发点,在尽量不变动原有道路走向的情况下,以两个下沉的漩涡为中心展开,尝试在设计中从不同角度观察、回应水杉,同时将自身消隐于林中,实现室内外与地上下的空间有机流动。漩涡是水流的干涉,讨论是语言的干涉,干涉一词勾连了建筑形态与基地关键词,渗透在整个方案中。

|建筑模型

作品点评 / 

该方案选取包玉刚图书馆背后的一片水杉林作为设计基地,从“干涉”的关键词联想到漩涡这一图形特征。设计以两个下沉阶梯形成“漩涡”中心、从连续的建筑实体到不连续的片墙扩展形成“漩涡”的涟漪,从而“干涉”原本树木匀质分布的场地。这一从形态出发的设计最终妥善解决了结构和功能合理性的问题,并实现了室内外空间的有机互动。设计体现了学生出色的造型能力和处理复杂形体的能力,以及通过图纸及模型展示设计的能力。


作品展示  磁极

林子俊

作品说明 / 

看与被看赋予了一个地块不同的意义,视线可以增加一个地方的存在感,同时却也会削弱这个地方的吸引力。本设计从基础的看与被看出发,由看与被看,存在感与吸引力作为两个相对的概念相互吸引牵制得到了这样的建筑基本形态。看与被看,存在感与吸引力之间并不是简单的排斥关系,而是像两个磁极一样相互吸引相互牵制,希望这样的关系能在本设计中得到更好的阐释。

|建筑模型

作品点评 / 

该方案通过对于场地的细致分析得出对于宿舍区中心公共空间的一种解读方式,即通过相互影响和渗透的“磁场”形成对于场地的全新改造。同时在向心的完形体量中实现不同空间类型的细分操作,应和宿舍区的使用倾向。并较好的贯串了整个二年级的训练阶段,从空间组织、建构逻辑和场地塑造层面均进行了深化。图纸和汇报都比较完善,富有激情。


作品展示  斜谷

何瑜涵

作品说明 /

便捷的区位优势是该场地的一大特点,人们常常从场地上穿过,因此在斜谷的设计中并没有破坏场地原有的生活化道路,而是顺势以其构成的交叉网络作为功能排布的图底,再根据紧邻道路的功能及周围的环境因素,建筑各个区域对应的功能需求得以明确。

场地原有的地形是斜坡,斜坡天然地会吸引人的身体与之互动,同时还会将人们的视线、动线汇聚到低地。基于场地原有的斜坡,建筑被架高、顺势倾斜,并加入了一系列适合在斜坡上发生的活动,比如滑梯、阶梯会议室、露天音乐会,相应的家具也为适应斜坡做了处理,比如咖啡店的的桌通过墙体支撑,椅子被做成秋千,避免了坡地置物的不便。斜谷从场地出发,适应场地、适宜场地、活化场地,为场地上发生过和可能发生的活动搭建了一系列空间,将使得场地变得更加积极。

|建筑模型

作品点评 /

该方案选取思源湖草坪中靠近西侧主干道的部分作为设计基地,该基地南高北低,中有数条已铺设的人行道路和自然形成的穿行小道。设计在平面上尊重并保留了场地原有的道路,以其构成的交叉网络进行生形,在立面上呼应基地原本的自然斜坡地形,架高并在不同方向倾斜建筑,创造了一系列有效利用建筑形态、得以容纳和扩充场地活动的丰富的公共空间。设计体现了学生在观察并强化基地特征、操作空间形态和功能合理化方面的能力。技术图纸完整细致,效果图则可再作选取,以充分展现设计的特点。


作品展示  易象

戴承霖

作品说明 / 

本阶段设计的关键词是“转换”。在前阶段的工作中,我们对宇穹坡基地进行了分析与解读,以李亭为主要研究对象。宇穹坡的环境特点是西侧有嘈杂的道路,东侧有思源湖、包玉刚图书馆和上中下院等建筑。原有基地的植被分布形成了由外到内的转换,而李亭在这种环境下的转换是全包裹式的,随着路径的深入,逐渐变成一个密闭的小盒子,对于东西侧的不同环境没有突出回应。在本阶段设计中,我希望李亭能够以不同的姿态回应东西侧的环境。具体来说,我将“转换”定义为两种类型:瞬时转换和延时转换。基于这一点,我在西侧布置了连续的大体量建筑,以一种拒绝的姿态面对嘈杂的道路环境;在东侧则布置了悬浮、轻盈的小体量游廊,以开放的姿态将李亭与校园建筑融入视线中。

在体态生成逻辑中,我主要采用了推拉的设计动作。首先,根据李亭六边形的形态母体,做一个扩大的环绕体量,然后根据具体的路口设置,在水平方向上推拉,通过边界退让与角部抬升,同时对建筑的屋顶进行竖直方向的推拉,使其形成连续一体且不规则起伏的形态,与宇穹坡的山地特点相呼应。在功能方面,主要考虑了综合服务空间和展览空间。西侧的一层体块作为综合服务空间,为行人提供休息和购物活动;西侧的二层体块和东侧游廊则形成一个完整的流线。对于西侧的展览空间,我希望以物为主题,利用天光营造神圣氛围的展览;在东侧,则希望将李亭的自然景观与包图等建筑作为展览的内容。在结构方面,我采用了钢桁架结构体系,通过均匀排布、区分角部和局部减柱,实现了结构层面上的有层次转换。

|建筑模型

作品点评 / 

面对较为复杂高差的场地,结合场地分析与调研工作,采用了具有渗透性的围合手法,使得南北两侧形成了不同的空间质感。尤其在剖面上进行了较多深化,空间效果丰富,较为复杂形体的功能组织也得到了较好的深化。对于整体周边环境的呼应可以进一步加强,例如水岸和内部院落的呈现。


作品展示  交融

刘琦

作品说明 / 

项目所在场地位于校园西区,思源门以北,思源湖以南的区域,它的东边是西区教学楼,西边是体育场。便捷的区位优势使这块场地吸引了不同人群在此汇聚,其中位于这块场地中央的雄鹰雕塑广场又是人群交融的重要场所,所以此项目设计关键词就是交融。

经过前期调研,这块场地东北方向的人流主要是校内人员,西南方向的人流主要是校外人员,西北和东南方向则是两种人群都有,所以我把服务空间分成了两部分,较大的空间是校内服务空间,较小的部分是校外服务空间,中间相交的地方则是围绕雕塑周围,两个人群交融的共享空间。

根据场地环境需要,雄鹰雕塑是该场地非常重要的部分,在此地的建筑不仅要避免影响大范围里人们对雕塑的感受,还要使建筑与雕塑相融合,使人们近距离感受雕塑时有更好的体验。所以我把大部分建筑放到了地下,这样一来负一层就是一个主要的服务空间。

来自西北、东南两个方向的人流先沿着楼梯下到中间下沉广场,然后可以选择进入两侧服务空间,西侧面向校外的服务空间主要是纪念品商店,东侧是一个咖啡厅。自然而然一楼的功能也和负一层相适应。那一楼的两个主要入口,西侧的入口主要面向校外,它是和一楼相适应的纪念品商店,东侧的入口主要面向校内,则是一个咖啡厅附带的自习空间,入口也设计成了和旁边的植被相比比较明显的造型,吸引人们进入。另外一楼的层高也比较低,这样的设计可以让在一楼的人们向外看,可以看到外面的雕塑。最后覆土建筑最主要的是一个采光问题。除了有立面的地方全部设置了玻璃幕墙,在两边还设计了采光的中庭,同时作为两个部分的垂直交通空间。上方突出的围栏也昭示了这里有一个建筑的存在。

|建筑模型

作品点评 / 

该方案以“交融”为关键词,针对老鹰广场的独特地位,采取了下沉的谦逊态度;并且妥善和巧妙地解决了建筑下沉带来的采光、动线、后勤等难题。两个圆形空间使用了相近的平面和剖面组织方式,通过圆形同构母题形成了有趣且高品质的室内空间,且能够妥善安排相对复杂的功能。该方案可以在地面层的接地形式、覆土景观和结构设计上再做深化设计,让建筑与地面上的人群发生更积极的互动。


作品展示  隐世回光

董书贺

作品说明 / 

经过前期调研,场地虽然位于交通汇集点附近,但是原本本“隐”的属性突出。出于尊重场地原有的特质,建筑围绕“隐”的概念开展。由于场地植被对于该区域隐的特性有较大影响。在建筑设计中参考场地主要植物覆盖及排列特点,提取主要的几何特征,组成基本的柱网并且得到建筑体量生成逻辑。基于对这一建筑雏形的思考,进一步规划设计了多功能校园休闲中心,主要具备自习、小组研讨、策展、餐饮等功能。

在功能分布上,在更为隐蔽的树林区域,做了一个展览空间,空间中展台和台阶模拟的是场地上原本的起伏。一层小空间中做的是学生的自习空间,包括一部分的小组讨论空间。二层室内则注重服务空间的考虑,包括了展览空间的办公区域和一定的餐饮服务。二层室外空间,做屋顶花园,在平面上去和环境做一个融合。在细节考虑上,立面暴露材质上选择铝,木板,钢。铝板有较好的反光性,它的引入,第一,在立面上避免了重复连续的木质立面;第二,其反光的立面更好的反映了周围的环境,也起到了与环境融合的作用。建筑设计上注重伸展性,以板片和细长柱为首要代表。体态上,平面底层做了抬高处理,让建筑从地面上生长起来,并且衍生出枝干(平台),到访者可以在各个平台上享受不一样的体验,并且和周围的树有不同层次的互动。

|建筑模型

作品点评 / 

该方案以“消隐”为关键词,在宿舍区前逼仄且具有挑战性的场地上,用一种平和、恰当的建筑语言,以三个彼此呼应的体块实现了对空间的划分;低平延展的屋顶、纤细的钢柱和通透的玻璃幕墙共同塑造了融入自然的建筑形象,对于空间明暗关系的引导有独特的想法,形成了具有氛围感的室内外空间。建议可以在室内空间的细分、家具设计等层面上再下功夫,让通透的大空间得到更佳的使用。

search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