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7-5 00:00

​课程回顾 | 建筑学国际专硕核心设计2:城市更新——未来第一湾城市设计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建筑学国际专业硕士的城市设计课程,我们尝试搭建了由具有丰富城市设计实践经验的国内外顶尖设计公司负责人与教师共同组成教学团队,并确立了城市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关键内容:一是理解城市设计的本质聚焦城市公共领域的设计,以及如何通过设计提高公共空间的品质、增加城市空间的价值;二是掌握城市设计方法通过指导设计过程的思维逻辑,形成发现问题、设定目标,寻求方案的全过程学习与方法形成三是通过教学团队与同学的交互发展出一套教学方法,通过提问、质疑、启发等多角度思辨性设计讨论,激发同学们富有逻辑与推演、目标与使命,活跃与创意的自主思维与设计成果。

课程负责人:王林 教授

Studio Principal: Prof. WANG Lin



城市设计课程简介 

Urban Design Studio Introduction

城市设计是一种公共关系的设计,也是构成城市空间关系的关键要素之一。城市设计的策略是藉由整合包含物理空间及非物理条件在内的各种城市要素,促成一种城市环境中理想公共关系的建立,这种关系的完成度与丰富度则决定了城市品质。

城市更新是在追求城市高品质公共关系的需求下,将空间生产利益持续做大与重新适配的常态过程。中国城市发展经历了以用地开源为基础的土地经济,到以产权重组为手段的空间经济,并将进入以要素流动为诉求的数字经济时代,城市设计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的空间探索、校核与治理工具之一,以传统的图景式内容来应对更新发展需求已面临巨大挑战。

城市设计面向新环境、新命题、新挑战的未来城市发展阶段,其设计品质必须跳脱概念性的图景语言体系,进一步结合设计路径的创新探索与城市运作的实际效益来进行审视,即价值增长将取代空间增量将成为城市设计新常态目标,设计操作上不仅要识别各种公共关系的边界条件,同时要创造有效撬动城市发展动力的空间介面条件,才能有效达成更新目的。

选题背景介绍 

Background Introduction

“未来第一湾”位于上海黄浦江由东西向转南北向的第一个直角大弯,大治河、金汇港也在此交汇,在闵行区、奉贤区交界处,距离上海市中心直线距离约20公里、距离杭州湾滨海岸线约20公里,但“未来第一湾”片区发展进入新阶段,面临新环境、新命题和新挑战;

新环境-New environment

国际变局、科技革命、产业变革的历史性交汇,建设以一流大学为支撑、产学研融合、创新创业活跃的“科创策源新区”亟待破题;

新命题-New proposition

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建设进程进入新阶段,建设创新驱动、数字赋能、宜居宜业的“科创智慧城区”是大势所趋;

新挑战-New challenges

“未来第一湾”地区面临迫切的开发建设需求,构建绿色生态、低碳交通、活力滨水的“生态科创示范区”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本次城市更新:未来第一湾城市设计课题,将围绕以上的理解与思考,以上海“第一湾”为设计场地来对科创引领、人才吸引、生态构建、未来愿景等维度进行空间化的设计探讨,以公共空间做为城市设计的核心内容与理想公共关系的表达形态,提出城市空间更新设计的创新方案。

关键词:公共空间,城市介面,空间迭代,城市更新,城市价值观,城市发展策略


课程内容介绍 

Studio Program

阶段一:城市研究及定位

首先,对围绕校园(6.76平方公里)的城市区域(45.8平方公里)进行综合性和批判性研究,包含但不限于生态与环境、产业与人口、城市交通、公服和社区、保护和利用、形态和风貌等方面,理解并分析城市公共空间在城市更新中的价值和挑战。

其次,提出当前城市公共空间中存在的问题,并选取相关案例进行比较性解读,梳理适应区域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的公共空间策略。

最后,阐释城市设计介入的形式,确定各小组重点工作区域,拟定概念性城市公共空间架构,编制针对选定地段的设计任务与目标。

阶段二:城市设计方案

根据各小组在阶段一总结的城市研究结论,以及为区域总体发展制定的概念设计架构,在选定的设计地段内提出公共空间解决方案(包括策略性的城市设计,以及具有启动价值的公共空间再生项目)。

课程致力于解决城市尺度下,重要并潜在的公共空间转型与品质提升问题。

课程要求

一、通过对城市区域发展中的重要议题研究,从城市公共空间为切入点,以实际问题和需求为导向,点、线、面、网等多个维度提出城市区域转型发展的策略和方案。

明确以下主要议题:

1、  研究主题的重要价值是什么?

2、  研究的方法和逻辑是什么?

3、  通过研究发现了什么?

二、通过激活与再造城市能力提升城市品质,基于既有城市研究,探讨城市公共空间高质量更新策略与模式,提出促进校区、园区、社区的互动与耦合力,创造未来活力城市——未来第一湾的空间策略与设计方案。

明确以下主要议题:

1、通过设计可以改变或者实现什么?

2、如何形成有系统的解决方案?

3、如何选择最恰当场地开展设计干预?

课程作业展示 

Studio Works

GROUP 1:轨道交通站点公共空间聚落 

本次设计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经过各位老师的指导,我们对研究范围内的城市公共空间和相似区位的案例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与研究。

第一阶段的收尾使我们对场地分析、案例学习以及形成完整城市设计框架的方法与途径有了更加清晰的理解,为我们构建城市设计前期研究的基础逻辑提供了有力支撑,并将设计范围聚焦至轨道交通站点。

在城市设计的第二阶段,通过对前期案例和讲座的学习总结基础上,我们系统总结了公共空间的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我们对设计范围内的公共空间进行了整体评估和分类梳理,通过空间重塑、连接优化和活动丰富等策略,创造了以轨道交通站点为核心的公共空间聚落。

同时,导师们在不同设计尺度下的指导,帮助我们构建了一个清晰而完整的城市设计框架,从前期研究延伸至后期设计阶段。通过这个过程,我们深刻认识到城市设计在城市未来发展和转型中所扮演的重要作用。

GROUP 2: 创新生态雨林

我们将城市空间更新设计的主题设定为:创新,这与大区的上位规划以及时代要求相符。以“创新”为主题,我们发现研究区域内的核心问题是:创新的投入很高,但是成效不高,同时还面临着地区、城市、国内和国际的众多“同辈压力”。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通过引入全球创新指数我们发现,问题的根源可能在“创新环境”上。经过案例研究,我们发现了一套适用于场地的策略,即:嵌入,同时,以系统化的思维去健全创新的六个环节。

之后,我们选取莲花南路作为重点设计区域进行设计,创新为大主题,并结合具体地区的不同特点而设定了四个小主题。“嵌入”就像是种树,当我们种下很多树时,树就不仅是树,而是一个创新的森林生态“系统”。

GROUP 3:城市商业接口

​经过调研发我们现校区、园区边界感较强,与社区交融不够,街道活跃度不高。商业深入社区板块,而校区、园区则缺少商业,在商业布局上有更新的潜力。因此,我们提出了商业类型的愿景,未来商业强调的是高共享性、强主题性、高复合性,未来商业会向智能化、体验式、生态化、社交化等复合向发展。

我们的整体城市设计框架发挥TOD站点引擎作用,以思源门和产业园条带为锚点植入高质量商业空间,促进多方人员交互。挖掘高架剩余空间,建立城市公园,将人流导向滨江文化发展带。

设计策略充分利用场地丰富的水网体系,整合滨江、跨河,向河的多样滨水空间;以TOD模式整合城市空间与交通功能的联系,促进跨区域交融;以差异化商业为接口促进产学研各组团开放交融;发掘城市剩余公共空间,提高城市绿化空间丰富度,为居住工作人群创建生态公共空间。

结合丰富场所基地,创造高辨识度秩序,总体结构呈现为T字形,通过对产住学三区间空间的功能重置与城市公共空间塑造,以商业为抓手,缝合产、住、学片区间的裂缝。

GROUP 4:边界重塑

前期分析采用实地调查和对比法两种方法,总结得出上海交大边界空间导致的问题:校园与城市割裂严重,道路尺度过大不友好,绿地闲置,公共服务设施缺乏,上海交大和华师大大之间没有公共活动空间。因此,我们以重塑上海交大边界为出发点,通过城市设计,植入上海交大和城市的融合空间,最终实现城市和学校内外的连接。

我们从边界的定义开始,边界定义不仅包括围墙和道路,还包括周围道路和功能,形成完全三维的空间; 我们选择东川路作为详细设计区域的理由包括功能类型丰富、人群类型多样、交通便利和潜在的绿化景观优势。策略包括将消极的边界转化为有活跃潜力的空间,通过重构绿化景观、加密建筑、对外开放等手法,削减空闲空间,增加公共交往空间,实现边界空间重塑。

东川路交通丰富便利,为改造提供便利条件。设计方案分为四个板块:1. 运动板块:开放校园运动设施,新增运动休闲建筑。2. 校园生活板块:增加生活服务设施,包括零售、餐饮等功能。3. 创意集市板块:设置创意集市和办公功能,带动场地活力。4. 混合功能区:设置商业和旅店功能,满足交通便利和消费需求。

G5:科创之湾

在整体城市设计阶段,我们组聚焦于区域内居住品质的议题,结合大数据对比和问卷调研,挖掘出科创人才在周边地区定居意向不高的情况和周边居住品质不高的现状问题,租赁公寓型住房比例偏低以及公共服务设施分布不均衡,可达性较差等问题。

我们提出了建设“基于内河慢行网络的科创社区集群”的城市设计总体策略,一方面依据上位规划新建租赁性科创公寓社区,另一方面围绕内河网络构建公共服务设施网络并联通住区、校区与园区,激发区域活力。

设计策略整合了一个延伸3公里的城市脊梁,面向南北。它将科技公司和教育与新的住宅、办公室和娱乐综合体结合在一起。这种城市干预提供了一种综合的方法来激活浦江第一湾的恶劣条件,更具体地说,是缺乏公共领域的隔离项目。因此,它沿着现有的水渠网络、绿色空间和节点建立了一个动态而强健的生态系统一系列的活动。因此,它增强了北部工业区新住宅研究实验室与南部浦江滨水湾的可达性和联系。

我们设想一个宜居的环境,将吸引年轻的毕业生,工人和学者生活,工作和促进城市的经济增长。


GROUP 6:未来门户

在城市研究阶段,小组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的形式,发现上海交大和华师大两个校园已然成为研究范围内最大的阻断,从封闭的建筑、断裂的路网到不连贯的绿化系统,但基地内巨大的潜力在于每天大量的进出校门的人流。

设计的主题似乎呼之欲出:如何将现今学校的校门,改造成校内外可以共同使用的,开放的门户片区节点,展现学校与城市之间的共享性、开放性和纪念性。

我们将上海交大-华师大与麻省理工-哈佛进行了对比。分析在相同尺度的情况下,哪些因素导致了设计片区内的阻隔与低活力。进一步,我们定义了四种门户类型,并将不同校门的功能比例匹配到上海交大和华师大的校门上,同时确定了改造的核心范围:交大南大门与华师大南门、交大东大门与华师大西门、思源门、北一门。

交大南大门和华师大南门对应城市科创滨河湾门户。片区内人才、企业、科创资源丰富,但缺乏联系,同时河流阻断交通。设计的重点在于十字路口上空的环形标志性门户节点。

上海交大西二门和华师大西门对应文理交融门户。主要的问题是功能单一、两校缺乏联系空间。设计通过莲花南路两侧的开放片区形成门户,同时丰富沿街的使用场景。

思源门对应城市演绎舞台门户。目前整体公共活动与商业分离、商业形式单一。设计的重点是将现有的菁菁广场作为门户核心公共空间,打造面向城市的户外剧场,激活片区活力。

北一门对应城市体育公园门户。霍英东本身功能的不开放是主要的问题。设计拆除校园西北角的围墙,将体育馆转变为城市公共空间,同时打通校园与零号湾的阻隔。

我们希望通过对门户节点的改造,可以有效地激活城市片区的活力,未来的校园应当是与城市充分交融的,它应当成为吸引人的平台,而不是城市间“神圣”的阻隔。

课程总结 

Summary


我们邀请了SOM中国区域负责人Peter Duncan、Perkins & Will 董事王炎,同济大学建筑系副主任王一,参加了设计课的终期评图。

这学期的课题对于学生们既熟悉又富于挑战。上海交大闵行校区作为中国占地面积最大的校园之一,与周边城市区域既依存又割裂的矛盾关系非常具有代表性。课题设计的意图,是希望学生从身边邻近的生活环境出发,运用城市设计的视角和工具,批判性的思考校园在城市发展中的价值和机遇。学习梳理不同尺度中城市要素之间的关联,发现问题,分析由来,判断利弊,并提出足够有远见的愿景和系统性的行动策略。

题组将整个学期划分为紧密关联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侧重城市研究,由王林教师,岳峰老师带领,期望用4周的时间对尺度巨大且复杂的场地进行有效梳理。从中期汇报的成果来看,相对于前一学年的同期课程,学生们探究和分析城市问题的深度明显提升,并展现出更加多元的方法和更成熟的观点。在与导师们高密度的讨论中,通过层层推进的提问与梳理,每一组学生都逐渐提出实现“开放校园”的不同规划策略,并与上海“第一湾”的城市区域经济发展建立关联。在聚焦研究主题的同时,学生们自主选定最切中要害的地段,启动设计提案的构思。结合若干次课内讲座,学生们更加深入的理解城市设计的知识架构,尤其是城市更新的核心议题和使命,以及应该如何跨越尺度进行设计。

下半学期,同学们开始在各自选定的场地上进行深化设计。课题组刘泓志老师,黄印武老师与学生们反复探讨城市定位,功能组成与空间结构之间的动态关系。“系统性思维”是这一阶段的核心,同学们需要突破建筑设计师人设的局限,学习从社会不同决策体和参与者的角度出发去判断利弊,区分轻重,构建纲领。同时,如何从微观的尺度出发,通过结合在地的城市“田野观察”与亲身体验,来寻找城市更新实践的落脚点,并论证如何撬动对更大规模的积极改变,也是第二阶段学习的重点。

本学期的课程是交大城市设计教学持续探索的一次重要经验。希望帮助来自非常多样化建筑学背景的学生理解城市问题的丰富性,复杂性和矛盾性,开拓跨领域和尺度认知城市的视野,主动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策略的能力。学生们取得的进步和最终成果获得评图团队的高度评价,分别从基础设施,创新产业,商业街区,公共空间,校园边界等角度提出的城市议案,共同描绘了一幅令人期待的上海“未来第一湾”的未来图景。

课程反馈  

Studio Feedback

陈弘斌(Robin Chen):

在本次课程中,我们通过两个阶段的学习和设计实践,深入探索了城市设计的重要性和方法。通过导师们的指导和教学,导师们的耐心指导和鼓励对我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与他们的交流与沟通,我们建立了完整清晰的城市设计框架,更加意识到城市设计对城市未来发展和转型的关键作用。在课程中,我们获得了宝贵的知识和实践经验,这将对我们未来的城市设计工作产生积极影响。课程内容丰富,教学方法灵活,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平台。

Pinyi How:

这是我第一次真正接触城市设计,我从这个工作室学到了很多东西。虽然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但也是一个探索世界的过程。在每一次讨论中,我们都能感受到教授和教授的悉心指导,非常感谢各位教授付出的努力。

陈富玲(Fuling Chen):

这期持续12周的城市设计课程,让我对城市TOD以及站域空间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和了解,让我掌握了大尺度城市研究的方法并通过一些软件学会了可视化表达,让我认识到framework的搭建和prototype的建立在城市设计中是如此重要。非常感谢王林老师、岳峰老师、刘泓志老师和黄印武老师在这12周对我们设计的指导和帮助!

栾文磊(Luan):

通过这次课程收获了很多。尤其,作为建筑学背景的学生,在思考城市问题时,不论是切入的方式、尺度,还是逻辑都会有一定的限制。课程前半段,在王林老师和岳峰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了如何定位城市问题,并通过案例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课程后半段,刘泓志老师和黄印武老师在具体的设计开展方面给予了很大的帮助。除此之外,老师们还分享了很多案例及具体的设计方法,还会细致的分享一些绘图的方法和技巧。总之,收获很多!

曾艳阳(Claire Zeng):

12周城市设计studio,我体验了城市设计的思维方式。城市空间的塑造需要我们带着批判性的思维去思考城市问题,发现城市的待开发用地和存量空间。通过城市设计可以实现街区的重塑和生活环境的提升。这次的浦江第一湾设计让我们思考了学校与住区,园区之间的连接关系,我更加理解了城市设计的重要性,城市设计像触媒作用的催化剂搭建起不同人群的交流平台并促进多样城市空间的活力重塑。

李修杰(Lee):

本次课程设计令我收获颇多。一方面第一次接触到这类设计研究范围大、研究内容多的城市设计项目,学习到了很多新的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并对于城市设计的问题导向的逻辑理性有了初步的理解。另一方面,中英文结合的授课与合作模式也确实地锻炼了我的沟通与团队协作能力。这是一段辛苦但值得的设计历练。

周道(David Chou):

我们的学校与城市的关系应当是什么样的?这是经历整个课题后,我们值得反思的问题。这次作业第一次选择了这个我呆了六年的地方,让我注意到很多之前没有注意过的闵行区。我没有感知到黄浦江离我们只有短短一公里,没有去过西侧的乡野般的工业区,没有注意到四周有这么多的住宅和园区。除去我们的学校,它是上海偏远的角落。因此设计的挑战很大,虽然设计的过程很累也很难,但以门户作为切入点的形式,让我更加深刻地了解到一种介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之间的思维方式。城市设计有种野蛮生长的力量,在现实中划出一个努力以人为本的口,然后去不断推翻和重组,它真的是一种你怎么看待世界、思考世界的方式。

李浩宇(Leo)  :

在12周的核心设计课程中,我收获颇多。最大的收获是学习到了城市设计的流程和逻辑,跳出了建筑设计的思维,这是一次新的体验。在过程中也存在迷茫时期,在老师的指引下,学会了城市设计的关注点,认识到城市设计要关注和创造的是各要素之间的联系,而不是简单的一两个建筑。但在过程中我也发现了问题,城市设计阶段感觉时间不是很充裕,城市调研阶段周期略长。同时也发现了自己对城市调研的结果转化为城市设计感到不熟练,缺乏基本的城市设计手法知识。




search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