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9 14:43

教学回顾 | 设计学院建筑学系国际专硕(M.Arch)“核心设计1”课程教学成果回顾

        2021年11月12日,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建筑学专业硕士(国际项目)2021级学子顺利完成了“核心设计1”课程的第一个课题。在交大徐汇校区工程馆完成了终期评图。


课程背景

Part 01


本次设计由设计学院客座教授张佳晶建筑师领衔,建筑学系吴建副教授、设计实践导师(Teaching Fellow)张朔炯、孙淼共同指导。


课题选址位于上海市静安区东斯文里地块,自民国时期建设以来,不乏文人墨客在此居住,环境确如其名,优美而斯文。然而随着历史的变迁,居住人口的变化,斯文里变得越来越嘈杂,越来越拥挤,逐渐在城市的粗放发展中走向没落。如今,原住民搬迁,留下空荡破败的街区,失去了往昔的活力和荣光。

基地航拍图


教师点评

本次课程以“还城厢以斯文”入手,探索新时代背景下,上海高密度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规划策略及设计方法。经过7周的教学,形成一系列设计成果,并以小组集体汇报的形式进行了教学成果的评价与检验。参加本次评图的老师有:张佳晶、范文兵、吴建副、张朔炯、孙淼。

​学生汇报


参加本次终期汇报的共有八个小组,中国学生和国际留学生充分合作,设计思想充分交流和碰撞。


学生设计

Part 02


GROUP 1:斯文品牌


组员:杨清枫、姜亚君、何亚欣、NICOLO COLNAGHI(意大利)


该小组的设计从策划出发,考虑到:地理位置好,地块房价较高,有较大客流量来;相较于周边历史遗迹,历史价值相对不突出;周边建筑类型各功能成团组织,功能块间相互独立,周边建筑以居住类型为主,整体状态以休闲居住为主,小组提出以品牌为主题,将“斯文”打造为一个品牌,功能设置为商业+服务+居住模式,以街区模式组织建筑功能体,打造高档住宅区,适合慢行、停留的商业区。通过骑楼、柱廊、退台、切角等体块操作手法,回应基地文脉,并为该基地创造一个斯文地标。

总平面图


一层平面


场景渲染1


场景渲染2


场景渲染3


场景渲染4


GROUP 2:斯文“聚”乐部


组员:张春雨、田娣、成帅、RENE PRINCIPI( 意大利)

总平面图


设计立足场地原有特征,以“团建”为主题,在整体设计中,通过从西到东的三个广场建立连接场地新旧空间的序列,打造以团建主题酒店、长租公寓、主题体验活动为主体的团建基地,同时规划商业、文娱、公共服务等功能服务基地和周边人群。

​概念分析图


场地活动分析图


新建范围内,我们以退台的形式营造面向旧建筑和主要广场的空间关系,同时将建筑化整为零回应旧建筑体量,并通过单体之间的对应退台打造延安高架路沿街通道,提供友好、开放的人流入口。单体之间以走廊连接打造贯通的开放平台系统。


概念生成图


轴测图


天桥系统连接新旧场地,下沉花园连接地面层与地下商业,同时兼作露天剧场为使用者提供休闲娱乐场所。

轴测分析图


GROUP 3:创意楼阁


组员:孙莹莹、尧希贤、陶豫媛、BIANCA SALONE(意大利)


该设计以“创业新时代”为主题,旨在以经济为导向,以产业创业带动城市区域发展,希望吸引创意文化行业创业者、艺术家等人群。


当代创业者,对办公空间的需求可归纳为“开放、灵活、多元、经济”四大关键词。本设计采用多种策略来创造空间吸引人群。1.开放互动策略:阶梯状连续上升的开放工作室空间促进跨行业交流。2.开放街巷策略:地面一层延续原有石库门街巷尺度,人群可自由通行。3.灵活办公策略:办公区一层为装配式小盒子,可根据需要置入不同功能。4.多元空间策略:设计街巷空间,下沉广场空间,屋顶花园空间等丰富空间。5.经济适用策略:住宅定位为租赁住宅,提供6种套型可供选择,经济适用。

总平面图+场景渲染图


渲染图


概念生成图


场景渲染图1


场景渲染图2


场景渲染图3


GROUP 4:共享办公


组员:曹鹏、BING WEI CHEN(马来西亚)、DAVIDE AZZA(意大利)、MARCO LICCARDO (意大利)


本次课程设计该小组的主题是创新共享办公。基地位于上海相对较为破败的老里弄区——东斯文里内,因此复兴老城是我们小组最为关注的问题,而复兴老城最好的办法就是为它注入新的活力。吸引能够创造新业务和概念的新一代企年轻人,尤其是能够创造新业务和概念的企业家,将使整个地区焕发活力。以创新的生活概念以及相对较低的生活成本来吸引年轻人的聚集。其次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并且创造创业机会以此引进新的企业入驻此地。最后将提高区域的投资价值,以及制定长远的发展计划,以此吸引更多的投资机构。由此,东斯文里才会真正产生新的活力。


设计内容总共分为三大部分,分别是北部的共享办公部分,中间的共享居住部分,以及南部的公共活动部分。三个部分都紧扣共享主题,并且三者之间通过体块相连,实现空间上的贯通。场地内分布若干个共享广场,其中与老里弄区的梯形广场很好地融合新旧两个界面,让人们可以真实地感受到时代的演变。而这个梯形广场也成为我们场地内最容易聚集人流的区域,将会兼具商业,生活,展览,演出,休闲等等不同的功能。


本次课程设计融合了不同的设计思想,从而得出了最后的设计成果。虽然前期的进度有所落后,但通过后期的努力,终于达到了应有的完成度。

总平面图


平面图+剖面图


GROUP 5:城市农场


组员:王天恒、 隋君伟 、朱有玉 


斯文里地块的建筑设计从城市周边背景调研开始,建筑基地面临复杂的城市问题,一方面,面临城市化快速进程建设的高密度城市环境,另一方面处于上海近代以来发展过程中留存下来的石库门建筑群当中。珍贵的城市历史风貌和高密度城市空间环境如何有机融合?同时,还要解决建筑复杂的功能,既在城市环境中服务城市,又能在建筑自身体系中获得自洽。在探索过程中,我们共同努力探讨出运用网格的方法处理新建建筑和城市原有空间环境的关系。运用在网格体系中能够自由变化、可生长的框架,既是建筑结构,也是建筑形式变化的根本逻辑。此外在场地和建筑屋顶以及平台上设置可种植屋面,方便居民和运营者进行自主管理种植绿色生蔬,实现自给自足同时也可丰富建筑本身,或由社区统一运营之下形成城市绿色农场建筑。

概念分析


剖面


场景渲染图1


场景渲染图2


模型图片


GROUP 6:回归日常


组员:邓宏远、徐璐、程方、DANIEL OSORIO(哥伦比亚)


设计的简要说明:斯文里内部面临日常维护与修缮更新方面的诸多问题,设计通过对原有场地肌理,空间关系的回应,置入了菜场综合体和居住综合体的功能。将传统里弄空间与新的建筑空间形式相结合,从城市运营的角度出发,通过新建建筑内8条街道的空间修补,提升公共生活的精神品质,加强场所领域的归属感受,带动社区回归日常。

场地分析图


户型设计图


一层平面图


剖透视图


场景渲染图


轴测图


GROUP 7:城市剧场

组员:张子博、余沛颖、邢超杭、PIK KUAN CHIN(马来西亚)


本设计基希望通过建筑设计催生新的生活方式,将斯文和活力重新还给老旧的里弄街区。设计策略主要通过两方面着手:—是吸引年轻人聚集:如今年轻人在大城市的生存面临严峻的住房困境,高昂的居住成本,使得年轻人远离城市中心居住,合租、频繁搬家,各种租房意外,使得年轻人没有尊严的的生活方式,基于此希望设计一座较高密度的开放式集合住宅,吸引大量年轻人聚集交流,恢复昔日里弄的邻里日常。二是引入艺术性的活动空间:斯文主要体现在文化和艺术性的交往上,通过打造生活和艺术融为一体的居-艺综合体将艺术气氛融入日常,激发场地的活力,使场地成为一个生活艺术发生器,最终实现还城厢以斯文的目的。

概念分析图


剖轴测图


场景轴测图1


轴测图


GROUP 8:亲子社区


组员:赵浩达、陈艺璇、于海若、李钰希、希美(伊朗)


本设计以幼儿园为出发点,将场地内原有的建筑面积狭小、交通不便的幼儿园移至基地西北侧保留建筑——石库门,由此幼儿园的场地扩大可容纳六个班。幼儿园内的铺地保留了原场地的拆除的老建筑的轮廓,富含历史韵味。


基地东侧为新建建筑,共分为三个建筑——幼儿剧场、租赁住宅、亲子综合体:幼儿剧场是分时共享剧场,可供临近的幼儿园使用,也可供社会人员使用。它也是连接幼儿园和亲子综合体的过渡建筑。


亲子综合体针对接送儿童的家长和儿童使用的休闲娱乐场所。住宅和亲子综合体的一层是现代菜场,除了售卖生鲜,还有辅助儿童认识生鲜等课外实践功能。这个现代菜场在剖面上是住宅和亲子综合体的过渡。三个新建建筑不同高度的横向平台层叠相连,营造丰富的动线体验。石库门和新建建筑被一条人行道划分,人们在这条不同时宽时窄的道路上可以同时体会老建筑和新建筑带来的新奇体验。

总平面图


剖面图


场景渲染


场景渲染1


轴测图


结束语

经过八周的深入交流与刻苦学习,全体师生圆满完成了第一阶段的教学任务,得到了丰硕的教学成果。同学们收获颇丰,积累了很多的知识与经验,和老师共同探索了全新的教学方式与教育理念,是研究生学习生活的良好开端。相信建筑学的同学们能够继续保持精力充沛的状态,继续完成接下来的学习任务,使学习与生活更加的充实,做到踏实刻苦,不负韶华。

search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