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4 10:00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建筑学专硕(国际项目)2021级学生顺利完成了《核心设计1》课程。参加本次评图的老师有:设计学院院长阮昕、徐汇区梅虹街道副主任吴晓东、设计学院客座教授刘宇扬、教授庄慎、副教授吴建,助理教授孙昊德、实践导师孙凯伦、张益凡、张朔炯,以及建筑师李丹峰、武昕、张峰等。


参加本次终期汇报的共有八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别由国际学生和中国学生共同组成,通过这样的合作方式,进一步加强了国内外学生思想上的交流融合。


期末汇报现场


教师评图01


教师评图02


01

课程背景


本次的核心设计课程由刘宇扬老师领衔,吴建、孙凯伦、张益凡三位老师共同指导。本次研究的课题是虹梅街道的社区微更新,探索新时代背景下,对现有街区的优化设计与更新规划,以及设计方法的研究。经过8周的教学,形成一系列设计成果,并以小组汇报的形式进行了教学成果的检验。


基地卫星图


02

设计作品


GROUP 1:外卖小吃漫行街设计


基地分析


节点设计

节点设计


组员:杨清枫、姜亚君、何亚欣、NICOLO COLNAGHI(意大利)


小组调研对象是徐汇区苍梧路,研究路段长约500米,小组在调研过程中总结发现了街道三大问题,分别是单一且比例失衡的人群类型、街道交通体系混乱造成街道高峰期拥堵、以及很多公共空间的不合理利用,而这些问题均与早中晚潮汐现象有关,且与沿街商铺送外卖现象密切相关,经过分析小组主题定为“可漫行的小吃街”。


小组针对街道不同类型人群有不同的设计策略,其中对工作在周边的白领,小组设计了多种类型的小吃店铺,满足其中午就餐需求;对于周边居民,小组对场地原有的公共绿化环境进行改造,使人有功能承载;对于街道上大量的外卖员,小组设计了单独的配送体系,结合中央厨房的出行,解决了高峰就餐时段街道人车混行而造成的漫行不友好;对于周边存在的建筑工地工人,小组将原有的大食堂进行改造成中央厨房,以及配合出现的小吃广场都能解决工地工人集中就餐的需求。


小组的设计分为四大类:

1. 大食堂改造成中央厨房。

2. 设计小吃广场缓解街道人群压力。

3. 将部分绿化空间改造成口袋公园。

4.设计运动广场来丰富街道功能。

通过这四种策略形成一个漫行友好的小吃街。


GROUP 2:何为虹梅—SLOW DOWN THE TIDE


前期调研


单体研究


节点设计


场景渲染


组员:张春雨、田娣、程方、李钰希


漕河泾工业区人口结构以知识型移民为主,如何增强他们在每日匆忙潮汐流动下的归属感成为了漕河泾难以回避的精神需求层面问题。


本次设计针对虹梅街道街道场地割裂,人流潮汐,公共空间利用率低等一系列现状问题,以存在显著潮汐现象的宜山路为研究对象,对街道现有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更新策略,通过模块装置系统在研究场地内创造以多功能模块为单元组合成的的可生长更新的公共空间,通过虹梅IP导视系统与云端物联小程序共同连接各公共空间,从而实现提高街道空间品质,增强流动人口精神归属感的目的。


GROUP 3:隐秘而伟大


现状分析


轴测图


节点设计


节点设计


节点设计

组员:朱有玉、王天恒、尧希贤、DAVIDE AZZA(意大利)


设计方案选取上林路、钦江路和虹漕路等组合而成的倒U型道路为研究对象,围绕“边界”的主题展开设计。其中,上林路尺度宜人,道路幽静,环境质量高,方案采取微介入的方式,在街角置入动物-人共处的休憩空间;对闲置的储藏小楼,通过正面回应历史围墙的方式,改造升级为“相遇”展亭;围绕路边随意停车的现象,整理现有停车场,形成停车-卸货-货物/外卖储存-提取/饮用的新型复合微空间。


钦江路尺度适宜,车行舒适,人行友好,方案一方面重新梳理路面现存重要元素,比如通过对公车等待区域与围墙的结合再设计,形成舒适而又具趣味的候车空间。再比如对园区入口的收货柜、公共绿地以及休息区的设计整合,提供了丰富的空间序列。同时水岸公园的置入,大大丰富了行人的流线体验。


虹漕路为车行友好型道路,同时拥有宽敞的人形道,设计创造性的提出“道路双表皮”的概念,在车行道路与围墙内部建筑这两者之间形成了第三层的弹性空间,根据功能需求,置入货物亭、面试准备间、电话亭等,极大的丰富了行人的行走语言,为具有类似边界与环境的其他语境探索了新的方向。


GROUP 4:租客社区营造:背街更新系统设计


前期调研鸟瞰图+节点


鸟瞰图+节点


​街道设计


爆炸轴测


前后对比


剖面图


组员:隋君伟、徐璐、孙莹莹、BIANCA SALONE(意大利)


“正街”是城市的迎客面,那么“背街”在其中又充当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在我们的场地中,背街人流量非常小,闲置空间大,道路两侧有许多违章搭建,管道设备暴露外挂于建筑外部,人车混行,流线混乱,但该区域内有大量长期使用人群——租客,具有形成社区的可能性。


因此,我们希望处理一个位于“背街”里拥有着大量租客的“半社区”设计,填补这一块功能的空缺,更新现状,激发区域活力。设计主要从场地的水平层面和垂直层面着手,在水平层面重新规划了场地交通流线、后勤流线,使人车分离,居住与服务分离,并加入线型公园服务居民;垂直层面改造了租客公寓立面,外加了阳台提高居住品质,在原有场地的大面积停车场上空加建了公共活动空间,保留了场地原有功能的同时填补社区公共活动功能空缺。


GROUP 5:“LOOOP”公园


场地要素分析


建筑类型


边界类型


改造策略

场地轴测

设计图解

节点设计

节点设计

组员: 邓宏远、陈艺璇、赵浩达、 DANIEL OSORIO(哥伦比亚)


在前期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桂箐路是一条比较有意思的街道,它与南北向的上澳塘之间有一条长长的绿带,而且街道的东西侧分别是曾经的漕河泾开发区的工业区和近些年规划开发的新型园区。桂箐路成为夹在两个地块之间的一条边界:西侧的老工业园缺乏活力,但有大片的空余空间;东侧的商办综合体活动丰富但是缺乏运动空间。因此如何沟通东西两侧成为我们设计的重点。本方案通过柔化边界的方式,在绿化带串起三个循环跑道,同时加入亲水平台,树间穿行步道,漂浮广场,外立面改造,步行桥等,同时激活两岸活力。并且把整个场地融入运动健身生活圈,艺术展览文化圈、生活消费经济圈,形成一个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LOOOP”公园。


GROUP 6:宜州路街道更新


策略研究


整体鸟瞰图


场景渲染

场景渲染


街道剖面


GROUP 7:超越街区:城市街区“留离”空间畅想

概念分析图


改造节点图


鸟瞰图


场景渲染图


场景渲染图


组员:张子博、余沛颖、邢超杭、Joan chin (马拉西亚)


设计选址位于上海市徐汇区漕河泾开发区虹漕路,随着城市的扩张与发展,漕河泾进行了城市更新,街区也迎来新陈代谢,不同时期,性质与尺度的建筑混杂在同一街道上,市民的公共活动空间被逐渐挤压,复杂的城市空间急需梳理。


设计以此为背景,希望改善“离“的环境,打造更多”留“的空间。设计策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将园林化的路径和节点引入城市街道,提供多样化的路径选择和有节奏感的空间体验,期望让行人的脚步慢下来,不同功能区的人打破围墙的限制,进入到城市客厅交流沟通。二是通过对虹漕路地铁站和煤气包的更新,打造一个集科技、艺术、场所记忆于一身的文化公园,提供企业发布会,数字艺术展览,共享办公等功能,引爆整个场地,成为街道和开发区的中心。


GROUP 8:Focus on the ground


基地现状


基地分析


节点设计


节点设计


节点设计



组员:陶豫媛、于海若、 希美(伊朗)、IRENE PRINCIPI  (意大利)


我们选取了全州路作为设计街道,通过调研发现,这条街和别的街有很大不同,全州路街道干净现代化,有居民区,幼儿园,社区中心等,但是整条街非常严肃冷清。在现场我们发现了几处或荒废或设计不佳的公共空间,很少人活动的水岸以及有疏离感的多级台阶等。


通过讨论,我们组的设计工作集中在了台阶的改造,6个口袋空间的重新设计,和水岸的改造。我们没有进行立面改造,全都是关注的地面,因为人的行走和空间体验往往比垂直立面设计来得更重要。对于台阶的改造,我们的设计策略是:像设计高差一样来设计台阶。首先先设计三种基本的台阶方式,最短的距离大于等于1.2米,保证人们的通行。有多种上台阶的方式,而不仅仅局限于一种。而不同大小的平台变化也让无聊的台阶变得有趣。这一条街道就按三种台阶或的排列组合变化而成台阶与台阶的空间我们种植了绿化,让绿植抵消建筑的严肃感。没有柱廊的空间高差设计比较自由,而有柱廊的空间较之更为封闭,所以,会尽量不使用封闭的设计语言。根据小广场的封闭性,形状比例,周围建筑出入口的关系以及周围建筑的功能和使用人群,设计了6处公共空间。水岸的设计语言我们选用了延长的曲线形,人们可以随意在河岸边漫游。


结束语


经过八周的研究与学习,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探究了城市微更新的方法和策略,全体师生圆满完成了第二阶段课程的“教”与“学”,收获了丰硕的教学成果。

search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