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8 14:52

​建筑学科主题报告及高峰分论坛(下)


|摘要|2019年11月20日下午,建筑学科主题报告及高峰分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新上院S301A举行,下设两个平行分论坛,主题分别为“建筑教育的特色与学科评价”、“建筑教育的学术创造力”。建筑学科主题报告分论坛议题二“建筑教育的学术创造力”由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建筑系主任范文兵主持,嘉宾们的讨论内容主要围绕"建筑期刊在建筑教育方面的作用"、“建筑教育如何培养学生和学术创造力"、“建筑设计教学与学术研究及其影响力的关系是什么”三个方面展开。


©胡啸/胡昂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教育理念国际研讨会/建筑学科主题报告分论坛现场  2019年11月20日


©胡啸/胡昂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教育理念国际研讨会/建筑学科主题报告分论坛现场  2019年11月20日


主持:

范文兵(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建筑学系主任、教授)


对谈嘉宾(按姓名首字母排列):

Ilaria Valente(米兰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教授)

黄居正(《建筑学报》主编)

李晓峰(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教授/《新建筑》主编)

李翔宁(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教授)

支文军(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时代建筑》主编)

周静瑜(华东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议题二   建筑教育的学术创造力


|Ilaria Valente|

       我想先分享一下欧洲建筑教育面对的一些问题。在欧洲有一个包含对建筑师而言至关重要的十一个技能和知识点框架的认证体系,每一个国家又有自己的特点。目前欧盟内部七个大学组成了建筑教育委员会,用于应对教育与研究方面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过多信息整合可能导致教育核心的迷失。在本科教学中我们确立了自己的特征,即先于绘图的基础知识课程,与城市和历史研究有着紧密联系的设计工作坊,以及很重要的建筑保护课程。而在研究生阶段,我们有30%的来自35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以及国际教师队伍和访问学者,这些群体对建筑都有自己的理解和不同的做事方式。这种多样性的增加也使我们失去自己的基因和角色身份。对于这种“大熔炉”式的人员构成环境,我们的对策是在第一年专注历史、建筑理论和技术的教学,第二年组织跨学科的、针对不同尺度的主题设计工作坊,将设计活动与研究结合起来,鼓励学生一种开放的心态去实现设计。我们的整个学习规划非常注重多文化的氛围,并且正在打造一个学生可以自由流动的网络,使得他们可以在建筑这个大主题下针对室内、建成环境、城市设计、民用工程或是建筑遗产保护等子主题进行学科交叉,以促进知识的聚合和分享。我也同意Bressani教授说的以设计为核心,有一位哲学家有一本关于设计文化的书叫做《灵活的树》,说到设计需要有愿景、要能够以不同的方式思考、要能够在现实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米兰理工大学就希望能够将学生培养成为一棵有着灵活框架和坚实基础的“灵活的树”。第二个问题是理工院校如何平衡人文艺术与理工学科,以及理工院校建筑质量的共同标准问题。米兰理工大学创校于19世纪的民用工程研究,这种独特的背景使得米兰理工与法国、德国的理工院校完全不同。目前麻省理工在人文研究方面非常强,米兰理工的人文学科也开始影响工程师的实践过程,在这个方面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多。


|范文兵|

       Valente教授将第一个和第二个议题联系在一起了,米兰理工在教学上有其特色之处,但也担心国际化、评估、多学科介入等导致特色的消失,进而会疑惑,不同的建筑教育是不是应该有一个共享的平台?另外一个也是我们在教学和研究中能够切实感受到的,建筑学本身的实践特色在大学体制内受到了威胁,尤其是其中资源占比最高的设计教育,因为其实践特性,无法发出足够多的科研文章,在体制内评价就不会太高。如何能够保持建筑学特色的前提下,来寻找建筑教育的学术创造力,这是问题的一方面。另一方面,这个学术创造力是不是也可能会和前面谈到的建筑教育特色产生关系,这也是值得讨论的问题。



“建筑期刊在建筑教育方面的作用是什么?”


|李晓峰|

       广义而言,所有建筑学研究都是建筑教育的成果,当然也包括建筑教育的专门研究。建筑设计教育与设计理论的文章并不少,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关于设计理论的体系。大家提到了技术和社会等各方面变化和各种理念的呈现,包括之前孙院长提到的共享理念、大数据、BIM、交叉学科等,都对建筑学设计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和影响,也给建筑教育带来了很多值得研究的问题。但《新建筑》五年内只有5.67%的文章是与建筑教育相关的,可能《时代建筑》和《建筑学报》更少,这说明期刊要改变过去的做法,更主动地将建筑的教育成果进行沉淀和推广。最近《新建筑》杂志推出了一个叫“建筑教育史研究拼图”的小栏目,关注中国建筑教育机构史、学科发展史、知识传授史三个方面。


|支文军|

       学术期刊是一个重要的将建筑教育转化为学术成果的平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通过阅读学术期刊提高知识,尤其是学术期刊每一篇优秀学术论文的发布,是一个学者学术创造力的一种呈现,同时也是一种示范性榜样。所以学术期刊在学术话语的组织和学术成果的发布方面,为建筑教育和学术水准的提高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黄居正|

       明年《建筑学报》的选题特别想组一组关于设计教育的论文,包括实践和设计教学研究。因为平时也会参加一些学校的评图,也会看到学校不同年级之间,或者相同年级之间的相似点和不同点,我们试图通过这么一组稿件来看到一些比较典型学校的设计教学的不同。


|范文兵|

       在我个人的成长中,学术期刊的确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读书时候我看很多文章,那些文章可能以现代的学术格式来说不是特别像一个纯粹的学术论文,但是对我在设计学习、设计实践,乃至于设计教育实践上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今天按照大学通行的理工模式展开的建筑学研究,正在逐渐失去建筑学学科的特色。所以就会有一个新的问题,现在所有的建筑学文章越来越像理工类学术研究文章,但是学术研究文章和设计研究文章,甚至是学术思维和设计思维是怎样一种关系?什么是建筑学高水平的学术论文?什么是高水平的设计论文?还有很多基本的东西没有厘清。



“建筑教育如何培养学生和学术创造力?”


|李晓峰|

       现在我们人才培养目标高度细化,包括中国的研究生教育也分成了学术型、专业型、全日制、非全日制等等,但到底是怎么去培养人才,确实是一个很大的困惑。而现在人才的需求也是多样化的,成为设计院建筑师只是一个方面,越来越多学生向地产企业流动了。而地产企业对建筑学教育的的要求又是什么呢?这对我们建筑学教育提出了很多挑战。


|李翔宁|

       前两天王建国院士在全国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上作了一个报告,其中一个非常好的观点是,现在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为了不确定的未来在培养人才。所以应当保持开放性和容错性,使得学生自己有生长和自我学习的可能,同时,老师应该与学生一起学习、共同进步,这是我们未来建筑教育的出路。


|周静瑜|

       我想从设计端来谈谈我们对前端、教育端的感受。之前一位康奈尔大学的教授讲到暑期对小孩的培训,这个培训主要有两个目标,一是激发孩子的创造力,二是测试经历艰苦培训后孩子是否还对设计感兴趣,有爱一定会做出好设计。由此我认为设计做好首先需要花时间努力,需要从生活中寻找灵感和启发,还需要尊重当地社会与人文。我们要从教育到设计,再到房地产这个全产业链的努力,来推动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

 

|黄居正|

       建筑教育的学术创造力这个概念本身也隐含了建筑学这个学科的一些内在矛盾,包括建筑学培养的是生产型人员还是综合性人才的矛盾、工学院体系可教的标准化生产与美院不可教的艺术素养之间的矛盾,以及培养要求是广博知识面还是专精的设计核心的矛盾。还有刚才Valente教授提到的国际化问题,某一种教学方法能否使不同背景的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土地上创造出好设计,也存在疑问。我还是同意前一场魏院长的观点,即根据院校所在地区和教师背景来形成人才培育特色。另外,以《建筑学报》的标准来看,写论文首要要求是有问题意识,这与做设计中的问题意识是共通的。


|支文军|

       学术创造力不是凭空提升的,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学术研究技能的培养,也就是怎么样在某一个领域寻找关注点,脚踏实地地积累,形成自己的一套方法、意识和学习能力,在研究生阶段使自己成为一个有高水准学术成果的学者,这样才是学术创造力的体现。同济建筑城规学院15年前开了一门课,就是如何做学术研究和如何学术写作,来培养学生如何具有学术意识。



“建筑设计教学与学术研究及其影响力的关系是什么?”

|李翔宁|

       Valente教授给我们作了非常好的对于米兰理工建筑教育的一个介绍,尤其是最后提到的人文素养问题给我很深感触。目前历史理论和技术是建筑学两大科研高产出板块,但不受设计老师重视,而纯粹设计方面又尚未有特别让人信服的理论,使得设计老师成为一种空心化的状态。美国或欧洲的学生在高中阶段就会学习各种人文知识、社会学调研或者美术史,而中国的设计师在历史人文理论方面的研究基础则较为缺乏,这不利于学术生产。另外一方面,我们现在教师面临的困境,一是对于新技术缺乏把握,未来应当学习欧美引进大量兼职的实践建筑师来进行设计教学;二是又要求设计的老师会教设计,又用发表研究文章课题的要求他们,这是勉为其难的。


|Ilaria Valente|

       学术发表和设计教育质量的平衡在意大利、欧洲乃至全球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能够同时兼顾学术研究发表和设计实践越来越难,制度上也是隔离的,意大利全职教授是不能做设计实践的。有关设计的文章、书也很难发表,尤其对今天的年轻人来说。还有就是建筑研究真正的影响力究竟该如何评价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范文兵|

       这个题目实际上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纯理工研究和设计研究是有差异的。包括刚才Valente教授提到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说建筑学里面研究真正的影响力如何评判?理工研究体现在一个小领域同行引用论文的索引数,而建筑学不太一样,可能更类似于一个理论或一个观点的影响,比如《时代建筑》上某一期几乎改变了我当时在学校里学到的对建筑学的观念,这就是影响力,但那时候我没办法、也无需去发表论文去增加一个索引。同样地,建筑师究竟从一个房子的设计里能提炼出多少普适性的规律,这也完全不同于理工科那些可以重复、普适的实验数据。


|Austin Williams|

       我想就今天的对谈内容进行三点评论,一是到了今天,中国建筑师应该具备了提出有别于西方思路的不同角度的潜力;二是目前英国有很多借助设计做研究中模仿理工研究的倾向,比如定量找证据;三是如何衡量设计研究的质量非常重要。


|范文兵|

       现在英国一些“设计研究”想走这条理工研究的路,更像是一种不得不为的图像数据游戏,本质是妥协。我的观点就是建筑学研究、设计研究和大学体制里通行的理工研究,是很不一样的。第一个讨论里面有位老师说吴良镛先生曾想设立一个不同于理工、人文的“建筑与人居环境学科”,这应该是条出路。比如说,中国过去大学老师可以边做设计边教学,这就很有中国特色,但现在大学像美国学强调纯科研,反倒慢慢失去了我们曾有的特色。在这个发挥建筑学教育学术创造力的背景下,上海交通大学已经打通了“实践教授”的评审通道,希望引进一些设计很好的人才进入全职系统,并得到很好的后续发展。另外,我们也得到校方支持,准备对设计教育系统进行大幅度改革,实行Teaching fellow计划,在原来教改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优秀实践建筑师进入大学体制教授设计的比例。当然,还会有很多配套事情还需慢慢解决。非常感谢大家,我们中国大建设近四十年了,我们面临着全世界同样的问题,在那么多经验教训基础上,希望能形成我们独特的解决方法,能为专业界贡献点自己的东西,谢谢各位。




素材来源: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

研讨会现场发言稿整理:张子琪(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建筑学系助理教授)

编辑:黄琚

图片来源:见文内具体标注处

责任编辑:武超

search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