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8 14:50

建筑学科主题报告及高峰分论坛(上)


|摘要|2019年11月20日下午,建筑学科主题报告及高峰分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新上院S301A举行,下设两个平行分论坛,主题分别为“建筑教育的特色与学科评价”、“建筑教育的学术创造力”。建筑学科主题报告分论坛议题一“建筑教育的特色与学科评价”由麦吉尔大学建筑学院院长Martin Bressani主持,嘉宾们的讨论内容主要围绕"中国建筑教育是否存在同质化现象"、"时代变化下建筑教育的核心是什么"两个方面展开。


©胡啸/胡昂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教育理念国际研讨会/建筑学科主题报告分论坛现场  2019年11月20日 



主持:

Martin Bressani(麦吉尔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教授)


对谈嘉宾(按姓名首字母排列):

傅国华(麦吉尔大学教授)

顾大庆(东南大学建筑国际化示范学院教授)

孔宇航(天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教授)

孙澄(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教授)

魏春雨(湖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教授)

杨昌鸣(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议题一 建筑教育的特色与学科评价

“中国建筑教育是否存在同质化现象?”


|顾大庆|

      “特色”是近十年建筑教育会议的必用主题词,这反映了国内建筑院校对如何在众多院校中突出自己的办学和学术特点的深深焦虑。如何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呢?我想可以有几个思考的策略。一个是渊源追溯,建筑教育的渊源归纳起来不外是美术学院模式、工学院模式和大学模式。这个在西方国家是非常明显的,学校的特色往往与它的渊源有关。但是对于我们国内的建筑院校似乎就不太有效,比如我们都说东南大学的传统是典型的美术学院模式,但是这个系科却一直是在工学院的体制内。现在的大学十分热衷于改名,结果是渊源模糊了。可以说一个学校特色不在于学校的名称,而是办学的人,人以类聚,就形成特色。这个角度的分析对于认识我国早期建筑教育的特色分布很有用,比如中央大学的美院传统来自于从宾大回国的几位重要的建筑师和学者,而重庆大学的工学院特色与教师的工学院教育背景有关。但是近一二十年各个建筑院校的特色反而是变弱了。那么如何凸显自己的办学特色呢?就产生了一种新的策略,即宏大叙事模式,各个学校不断抛出一个接一个的新概念、新名词。这是我们在各种建筑教育会议上所不断听到的。描述的图景很炫丽,至于如何将这些概念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就不追究了。而我的观点是一个学校的办学特色要体现在日常教学的细节上,从教学内容和组织等具体做法上来考察一个学校的特色可能更容易发现问题,比如第一堂课是画线条、是带着学生到城里走走,还是砌砖,这些细节更能体现出院校的特色。也正是这种细节考察的方式可以揭示尽管有各种不同的愿景描述,其实各个学校的具体教学都差不多。我是主张这种从下至上的办学思路,虽然做起来很难,但是确实能改变一个学校的办学方向。


|魏春雨|

       湖南大学刚刚举办了学科建立90周年庆典,创始人刘先生结合日本东京工业大学背景和营造法式这套中国传统匠人体系,使得湖大的教育体系与宾大体系有显著差别,东工大体系对华南理工大学和重庆大学也有很深的影响。我很同意顾老师谈的,单一的建筑教育模式和评估体系带来了成绩,同时也带来了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当代“大跃进”式的大学发展方式耗费了建筑学科的精力,也阻碍了教育特色的形成。所以,确实要建立一套符合建筑学本体内涵和外延的准确的评价指标,比如吴良镛院士所提出的在工科、理科、人文社科之外建立一个人居环境学科。第二个问题是建筑学本体问题,目前基于理工模式的强大学科指标体系,和建筑学本体严密的自我体系有很多矛盾,“戴着镣铐跳舞”的结果就是院校趋同程度越来越高。第三个问题也是顾老师提到的,应当警惕业内过于频繁的交流互通所带来的吸附和趋同效应。当固化的建筑院校格局和相似的学科竞赛获奖标准成为一种“风向标”,也会使得各类院校原本的个性趋同化。还有我建议更多地关注地区或地方建筑学的教育,尊重各个区域的文化特质和学校背景,在一个基础教育标准之外,建立一个适应地区或地方建筑学教育体系的弹性标准,这一定是通过从下至上的程序去推进。


|Martin Bressani|

       我不太明白讨论的评价标准或者排名系统是怎么回事。


|魏春雨|

       虽然中国建筑学教育有美国、欧洲和日本三个渊源,我们也有营造的传统,但实际上现在国内超过三百个建筑院校,却只有一个标准和一种模式,因此可能需要设定一个能够包容院校地区性特色的系统。


|傅国华|

       作为一个同时具有国内外长期学习工作经验的建筑学被教育者和教育者,我认为多样性的建筑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任何建筑学教育一定要与当地实际环境结合。在同济大学和麦吉尔大学读书的时候,我体会到每个地方的建筑思潮、不同政治经济背景下产生的建筑形态完全不一样。但最近我发现全世界的设计理念和设计哲学正在逐渐趋同,这不是一个好现象。国际化不可或缺,但地方化特色同样很重要。

 

|孔宇航|

       我不太认同国内建筑院校缺少特色。同济和天大很不一样,有沉重历史负担的东南大学和有政治压力的清华大学也不一样;老八校里面,华南理工大学的岭南建筑和重庆大学的山地建筑都是地域性的体现;工科院校之外的中国美院和中央美院又各具特色,央美的设计与艺术联系紧密,国美则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很深的联系;昆明理工或者新疆地区院校的特色更加明显。1992年中国引进美国的评估系统是对院校是否有资格提供职业学位的评判,十几年前开始的学科评估也是对教育是否达标的评判,但有标准不代表没有特色。现在中国建筑教育更大的问题是以舶来的“布扎”体系作为核心,而本质上缺乏从中国传统文化中产生的本土教学模型和体系。随着技术发展和国际化背景下,还要思考如何将当代信息技术发展融入这一系统。这个对谈非常有意义,促进我们建筑教育者深度思考中国当代建筑教育的发展途径,以及如何发现我们自己内在的东西。


|杨昌鸣|

       每个院校都有自己的偏好或者说模式,在教学中也贯彻了一套标准模式来看待学生作业,这也就是各个学校的特色。当时徐中先生等将美国体系带入天大,梁先生将美国体系带入清华,都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带有学院派痕迹的教学模式,但偏好不等同于教育特色。


|Martin Bressani|

        几位在中国建筑教育是否同质化的问题上有不同观点,这很有意思。刚才提到几种不同渊源的教育体系,其中美国的体系参考了法国与德国的,那么美国的又有什么特点呢?

 

|顾大庆|

       美国的特色在于既不是美术学院体系又不是工学院体系,而是大学体系的建筑教育;另外在教师方面,法国巴黎美院基本是由拥有建筑事务所的建筑师而非专职教授担任,但到了美国则变成现在这种大学里的专业教授作为教师的模式了。我们国家的建筑教师都是专职的教师。


|Martin Bressani|

       能否再具体讲讲刚才提到美国的认证体系标准是什么情况?


|顾大庆|

       我们国家在1990年前后开始制定教学评估制度时有两个参照系,即英国和美国,最后选择了美国的标准。主要原因是当时我们只有很少的硕士课程,而英国的评估最终是专业硕士。在实际的操作中,我们的评估和国外的做法有一些差异,比如香港建筑院校的教学评估最重要的是根据一个学习内容的列表从了解、理解和能够三个标准来检查教学是否满足要求。比如对基本作图法的学习,可以在表格中的相应课程中勾选,至于是否要有一门专门的课程来教并不重要。但在内地是规定到具体课程的,每个学校都按照规定来教授相同的课程,这就很难在教学上做到有特色。比如是不是每个建筑院校都必须有美术课呢?应该允许不设美术课。

 

|Martin Bressani|

       加拿大的认证体系和美国是一样的。如果中国也采用同样的国际认证体系进行评估,这可能会带来一定趋同化的风险,加拿大和中国的建筑教育课程和架构已经开始越来越相似了。我观察到麦吉尔大学的中国学生和加拿大学生其实是很不一样的,加拿大学生可以自主推动项目进行,而中国学生则需要等待教师去给具体的方法和目标,美国的学生可能像Schwartz教授说到的具有个人主义的特点。这不是去评判哪一种的好坏,而是说明在想法上就具有根本性的差异。北美大学建筑学教育带来的结果可能是比起用户更重视视觉和炫技,而欧洲院校教育的结果则是更关注城市和社会问题。如果有机会去探讨不同系统之间的结果差异,从中寻找到一种工作坊或者跨学科的教育方法,会很有意义。


|魏春雨|

       孔老师可能混淆了教育特色与学校背景的概念,学校背景指的是比如哈工大具有铁路建设背景、华南理工大学有岭南建筑背景、厦大是由华侨建立的等等,但它跟建筑特色没有直接关系。随便拿出两张作业,就很难指出哪张是由哪个院校的学生做的。


|顾大庆|

       是的,放大看都有特点,但远看是差不多的,这个差不多的原因就是建筑院校渊源特色的不断弱化,比如东南大学一开始叫做南京工学院,但用的是宾大那一套美院的体系。我认为一方面特色在于不完整而非全能,不可能一个院校什么事情都能做;另一方面特色在于实际的做法而非口号,现在国内大学体制下同类型的博士进人标准不可能产生不同的教育特色。美国或欧洲有很多实践建筑师成为教育者,但现在中国是由博士教职员工去做所有的教育工作。我在香港和欧洲的长期工作经历中,发现不同教育背景的人对建筑的解读很不一样。学校教师也有不同的背景,因此他们的工作模式也是不一样的,这本身就能带来很大的不同,追溯到这种源头去讨论可能更好一些。

 

|Martin Bressani|

       说到美术和工学问题,艺术与科学可以结合、技术和美学也可以结合,这样可以发挥不同教育者的背景差异。麦吉尔大学教育方式的特殊之处在于分为建造的工作坊和美术的工作坊,考虑如何将设计做得更有娱乐性。



“时代变化下建筑教育的核心是什么?”


|孙澄|

       从历史上看,建筑这一传统学科对过去的每一次科技革命都有所回应,其中既有整个领域的演进,又有代表性的事件。经历了工业革命带来的建筑材料、结构、技术的发展,到了今天智能化、信息化,以及人工智能等颠覆性技术出现的节点,建筑领域的内涵和外延更在发生着快速而深刻的变化,未来建筑学科和建筑教育应该怎么走?我们做了很多尝试,比如使用BIM技术的绿地集团的绿地金融中心,在威尼斯双年展上用三百公斤的可降解塑料做了一个非常有未来感的空间,我们的学生在2018年霍普杯竞赛里也探讨了互联网+时代下未来城市设计的模式,实际上这样的时代带来了创新的机遇,当然这也对当下的建筑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哈工大在这两年做了学科交叉融合的设想,包括将一些设计学和暖通学科并入建筑学院,形成激发融合创新的多学科架构。


       我们的教育理念也要回应这样一个新时代。一是增强综合性,来突破专业过细的弊端;二是形成全产业链条的建筑教育,超越只关心设计过程和结果的传统教育方式;三是聚焦业界对建筑领域人才的需求和变化,持续改进建筑教育理念;四是融入更多外延内容的开放培养体系,以传统建筑设计主干课为核心,在建筑学的大领域内扩展人文、历史、技术、职业素养等多种教学内容,使得培养的人才可以适应和探索更宽阔的领域,这一点要求更多元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同时也要求通过科教协同育人的模式,将最新科学研究成果融入教育教学过程。同时,增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验性教育,以及线上线下的教育资源共享也很重要。我们还要争取社会上的优质资源,使多主体参与建筑教育,才能使人才培养与未来行业需求和发展对接。


|Martin Bressani|

       孙教授提出内容非常有意思,在科技高速发展的同时,建筑师如何能够融入其它学科而不会迷失自身学科的核心,或者说如何通过新的技术手段去解决地球上面临的问题而不会偏离学科的核心,这一点想听听您的看法。


|孙澄|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我认为建筑教育在任何时代都要面向行业的需求。哈工大1920年建校时的人才培养目标非常明确,只有能够服务于中东铁路建设的铁路建筑与机电两个专业。当下建筑教育,首先基础的核心素养和技能是肯定要坚守的,但也要看到这个行业和领域的发展正在要求我们培养更多元、更全链条的人才,这样才能坚守行业龙头的位置。


|孔宇航|

       建筑学的核心是什么概念呢?


|Martin Bressani|

       非常好的问题,核心当然是设计,即在多重限制中仍然能结合多种外界信息与手段,进行富有想象力的思考。


|傅国华|

       我认为各种技术和软件对建筑教育是一个很大的冲击,手绘等建筑基本功对设计构思非常有益,应当在技术和软件冲击中坚持这种本领。


|杨昌鸣|

       我跟傅老师的观点可能有一点不同。我们现在面临时代的转换,学生也在不断变化。对老一辈来说手绘草图表达很重要,但对玩鼠标长大的90后而言,可能通过建模来讨论方案更容易,也不再需要借助手绘效果图来表达设计意图。所以过去花大量时间学习制图和美术技巧的教学理念要有所变化,更重要的是训练审美与判断电脑生成结果的能力。


|Martin Bressani|

       手绘和数字化两者不是取代或对立的关系,90年代的时候浪费了很多时间讨论这个问题,这是没必要的。建筑教育在不同的教育制度下或不同的培训目的下有着不同的体系,这是一个比较和互动的环节,也是圆桌对谈最有价值的部分,只有多种观点的共同发声和交换,才可能促进更好的发展。谢谢在座各位参与讨论。



©胡啸/胡昂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教育理念国际研讨会/建筑学科主题报告分论坛现场2  2019年11月  


素材来源: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

研讨会现场发言稿整理:张子琪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建筑学系助理教授)

编辑:黄琚

图片来源:见文内具体标注处

责任编辑:武超

search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