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语频道专访阮昕
视频|HISTORICAL BUILDING PRESERVATION GIVEN MODERN TWIST
近年来,如何在保护和更新历史建筑之间寻求平衡已成为热议话题。2019年年底,一家经过翻修的俄罗斯东正教教堂开设了以诗歌为主题的新书店。
日前,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院长、光启讲席教授阮昕受邀在上海外语频道(ICS)对当下历史建筑保护相关问题做解答。
注:以下为原视频的中英文字转译,仅供阅读参考。
Historical Building Preservation Given Modern Twist
问题 1
思南书局在黄浦区皋兰路开设了诗歌书店,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因为它实际上是在翻修后的俄罗斯东正教教堂中建造的。您对此如何看?
我们说到教堂建筑时,它的实质是聚众场所。一般而言,书店的作用是提升人的精神生活。尤其这里提到的是一家以诗歌为主题的书店,更是如此。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建筑的原始含义与新用途之间就完美地契合了。我认为这是个不错的例子:真实展示了如何给历史建筑赋予新生命。
问题 2
您认为在此过程中是否采取了一些保护措施?
在这个设计中,我认为有些方面做得挺好,比如有个方面设计地很巧妙,就是将书架设计为一个附加层,沿着教堂高耸的穹顶伸展出去。书架本身也与原有建筑结构分离。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在进行历史保护时,无论我们做什么,都必须是可逆转的,这是重要举措。
问题 3
您认为在保护历史建筑方面需要考虑哪些重要因素?
在上海,我们经常做的事情叫做建筑“粉饰”工作。这个工作是相当危险的,因为当涉及到保护具有文化遗产价值的历史建筑时,你有可能会覆盖掉原本的建筑结构和肌理,这样就会抹去历史的痕迹——它的记忆以及时光流逝之美。其次,你可能对它造成永久性损害,这种损害是无法挽回的。在这种情况下,你实际上破坏了极具价值的历史建筑。因此我认为,追求闪亮而新颖的事物不应被看作是保护建筑遗产的首要条件。
问题 4
您认为,在保存这些历史建筑以及进行更新时,主要应采取哪些措施?
我想到的有一些。首先要考虑这种改造潜力是否合适;第二,我认为不应将建筑遗产仅仅视为一个物理对象,有时我们保存某些东西,并不是因为它高质量的设计,而是因为它是美好回忆的载体。
因此,我认为应当重视人与建筑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应仅仅考虑建筑物的物理翻新或保存,还应考虑谁会去使用它。第三,我们应该考虑技术问题,我认为我们要掌握的重要技术之一就是确保我们对建筑遗产做的工作是可逆转的。
为了使其可逆转,我们可以选择新旧并置,这是个非常明智的方法。有时将新事物与旧事物分离开来,是能够进行隔空对话的,这非常有趣。而且我认为我们也可以向其他国家学习很多东西。
问题 5
在保护历史建筑和更新方面,还有其他什么我们可以从其他国家借鉴的地方?
一般来说,在盎格鲁撒克逊或母语为英语的国家,他们的态度比较保守:要么将建筑保持原样,要么不敢做新的尝试。但是在欧洲,建筑遗产非常丰富,尤其是像意大利这样的国家。比如有2000多年历史的罗马万神殿,我们看这幢古建筑仍然屹立不倒,仍然是一个活生生的遗产。这种情况下将新旧并置是很容易接受的。
针对采访阮昕教授中提到的历史建筑与保护问题,设计学院设计系副教授吴正恭对此表示:
阮昕院长在接受上海外语频道(ICS)的专访中,提到了对于“历史建筑”的保护,理应考虑到“reversable”(可逆转)的问题,对此我深有同感,因为那不仅是“对历史负责”,而且也是“对未来负责”。
上个世纪80年代末,我因为在宾夕法尼亚美术学院就读期间,曾为在费城的一家犹太人开的古董店,修复过“西洋古画”和“西洋雕刻”,所以我知道,所使用材料的“reversable”,在“restoration”(修复)中的重要性。
但遗憾的是,现在很多所谓的“保护工作”,在某种程度上,至少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多半是“破坏性”,甚至是“毁灭性”的······
也就是因为这一缘故,我们对于“历史建筑”的保护,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设计系 吴正恭
素材来源:上海外语频道、设计学院
视频听译:李男